莫倩
中国,南宋,一艘满载货物的商船正沿着中国东南沿海缓缓前行,前往南亚、西亚等地区进行贸易。然而,就在行驶至今广东省阳江市海面时,船只沉没,就此沉睡海底。直到800年后的1987年,这艘沉船才得以“重见天日”。
中国水下考古学之父俞伟超将这艘沉船命名为“南海Ⅰ号”,寄托了对中国水下考古未来美好的期许。如今,“南海Ⅰ号”的考古工作已基本结束。共发掘文物近20万件(套)。“南海Ⅰ号”从发现到完成考古发掘研究,历时30余年,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
2007年,“南海Ⅰ号”沉船实现整体打捞出水。
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科技进步带动了水下活动,水下考古也应运而生。英国人在检索东印度公司档案时发现,一艘名为“莱茵堡号”的船只沉没在中国广东的台山、阳江海域。1987年,英国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与当时的广州救捞局共同打捞出200余件器物,其中有金腰带、福建德化窑的白釉等。
“很明显这不是‘莱茵堡号。”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南海Ⅰ号”保护发掘项目领队孙键说道。“‘莱茵堡号是18世纪的船只,船上装载着锡锭和白银到中国。而这艘船装载了大量的瓷器。所以,当时中方打捞负责人及时制止了打捞行动,保住了这一珍贵的沉船。”
也是在198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成立了水下考古研究室。在第一次出海探查“南海Ⅰ号”中确定了沉船的真实存在,但基于当时的经济能力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南海Ⅰ号”的发掘工作暂时搁置。
2001年4月,“南海Ⅰ号”沉船考古工作重启。因项目已搁置多年,加之海里没有参照物,所以沉船定位工作十分困难。“但一次起锚回航时,我们发现船头渔网上挂有瓷片,这让我们知道沉船遗址其实就在我们附近。”孙键说。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帮助下,2001年5月, “南海Ⅰ号”沉船被找到。
当时“南海Ⅰ号”面临着两种打捞方案:一种是水下发掘,把货物拿走、把船拆卸后到陆地再拼装;另一种是整体打捞。由于“南海Ⅰ号”埋在海床下,淤泥厚,水下能见度差,导致水下工作时间有限;沉船满载货物,长时间浸泡对船只强度有较大影响;从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公众分享等需求考虑,都表明或许整体打捞更为合适。
2007年12月22日,在“南海Ⅰ号”被发现20年,在4000吨海上起吊能力的“华天龙号”的起吊下,船体残长22.15米,最大船宽约9. 9米的“南海Ⅰ号”出水。
这次整体打捞的成功,开辟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和新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意义。
遗址档案
发现时间:1987年
地理位置:广东省近海海域
所处时代:南宋初期
遗址面积:19.15平方米
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南海Ⅰ号”沉船上垂直码放的货物
刻花螺壳
金缨络胸佩
银铤
“南海Ⅰ号”共发掘近20万件(套)文物,其中“船体是最大的单体文物。”孙键说,“我们看到的很多古船,大多是根据文献记载推测而来,或是古代艺术家画作中船舶形象呈现出的样貌,但这些跟工程制图毕竟不一样。‘南海Ⅰ号船体,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造船术、航海史的一个绝佳标本和研究对象。”
“ 南海Ⅰ号”是大型海船,短而“胖”,属于中国古代适宜远洋航行的福船,船体主要使用松木和杉木建造。“宋代是古代中国的‘大航海时期,那时海上运输大多是中国船,很多外国的使臣、客商等也是搭乘中国船,更大更安全。”孙键说。
“ 南海Ⅰ号”上的一些文物展现了宋人的生活样貌。鹅、羊、鸡等动物遗存,说明船员在船上饲养动物来获得再生食物;梅子、槟榔、橄榄、香榧子等丰富而多样的水果、坚果等遗存,讲述“舌尖上的航海史”;稻米、冬瓜遗存散布在甲板上,说明这两种作物在南宋时已被广泛种植;而石砚、印章、木梳、观音像等,又将宋人的日常生活生动体现……
“ 南海Ⅰ號”沉没处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大量金、银、铜币的出现,表明宋代具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并涉及到海外贸易体系当中。同时,船上发掘的很多器物并非中国传统的造型风格:如发现的很多项链和耳环等饰品多为东南亚、西亚的风格;又如福建德化窑青白釉六棱瓷执壶,外形有着浓郁的阿拉伯风格。
2016年,“南海Ⅰ号”的一个船舱的淤泥里检测到了丝蛋白。孙键说:“丝织品浸泡在海水中800年,已经与淤泥混合在一起,我们检测到丝蛋白,说明曾经有丝绸装在这儿。”这一发现消除了“海丝无丝”的困惑—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货船,当然装载着丝绸。
绿釉印花碟
2015年底暴露的“南海Ⅰ号”沉船的基本轮廓及各船舱货物
2019年船货清理完成再后期处理去掉支护沉箱和船体的钢梁、钢管后的正射影像
“南海Ⅰ号”沉船第一层俯视平面图。平面图是遗址的正射影像,用上千张照片通过计算机拟合得到全图,可以精确地了解遗址的全貌(记录不同发掘阶段所发掘的遗迹现象),为掌握器物分布、相互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布置规律提供准确记录,也是文物保护、复原的数据基础。
(本报道图片由“南海Ⅰ号”考古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