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锋 雷杰能
2022年2月25日,高安市2022年中小学校(幼儿园)“直播带你上思政”评选活动拉开了序幕。整个活动分为校级选拔推荐、市级选拔推荐、直播评选三个阶段,4月底评选活动圆满落幕。这是高安市创新学校思政工作的一项新举措,有力地激活了全市学校思政课教学。
高安市各学校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德育形式,让思政课程“立”起来,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育人成效显著。高安独具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经验多次在宜春市及全省德育工作会议上被推介。
校园文化铺就人生的底色
2017年11月7日至11日,高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与广州《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高安市初中学校“创特色学校”校长研修班在花城广州市开班,来自全市27所初中的正副校长一行60人与广州“创建特色学校”专家、校长面对面交流学习探讨。本次研修班采取以实地考察为主、专家讲座为辅的学习形式,参观考察了颜乐天纪念中学、真光中学、陈嘉庚纪念中学、越秀外国语学校、广州五中5所学校,学习沿海地区打造校园特色文化的经验。
多年来,高安市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打造出“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风景线。高安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四光说:“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根和灵魂,我们坚持‘五育并举,深挖人文底蕴,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致力打造积极向上、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孩子们在优秀文化的浸润下树德、启智、强体、育美、爱劳,全面发展。”
为此,高安市划拨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专项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经评估确定为校园文化特色学校的可获20万元奖励资金。
各学校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上项目,围绕育人目标,深入挖掘历史渊源,找准人文环境与办学理念的契合点,精心布设校园文化景致,让一草一木皆成风景,一砖一瓦传承底蕴,楼道走廊彰显理念,处处育人,时时育人。
吴有训实验学校以校友——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吴有训先生的字“正之”为切入点,传承吴有训“中国灵魂、世界眼光”“责任担当、诚信敬业”“勤奋求实、精细有恒”“融会贯通、开拓创新”“正心教化、甘于奉献”精神,融合“走好路、上好课、说好话、写好字、扫好地、读好书、做好操、考好试”八好教育,形成了以培养身心正、品行正、 知能正的学子为目标的“正之”文化,百年文脉历久弥新,该校被评为省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
黄四光介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各学校都注重熔铸特色与打造办学特色深度融合。黄沙中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字门拳”进校园、进课堂,学生学拳习武,练就吃苦耐劳本领,将“尚健”融入教育、融入课堂、融入教研、融入管理,形成了人人尚德、处处积健的“尚健”文化。该校被确定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字门拳)传播基地,《中国教育报》以《“字门拳”擦亮学校名片》做专题推介。高安三小秉承“百花开放、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形成“花文化”。此外,还有“雅正文化”“香樟文化”“忠孝文化”……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各学校文化品位不断提升,师生综合素养日益提高,校园文化育人大见成效。
思政课程“立”起来
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高安市高位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市领导带头上思政课。高安市教体局建立局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局班子成员每学期须到所联系学校讲一堂思政课或作一次形势报告。高安市坚持“开门办思政”,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教师是发展之本,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高安市不断加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在教师编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通过校园招聘、省聘及中央特岗计划等,共招聘20名思政课教师。高安市还组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心教研组,为全市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提供专业指导,并通过组织专题讲座、业务培训、优质课竞赛等形式,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在2020年举办的宜春市中小学校长思政课教学比赛中,高安市选送的3名校长均获各组别的一等奖。
为了激活学校思政课教学,高安市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助推整体提升学校思政课教学水平。高安市教体局副局长余丹峰介绍,高安市教育行政部门把思政课教师的配备和思政课程的开发、教学方式方法、教研等纳入对学校的督导考核内容,把思想品德课纳入质量监测范围,与语、数、英等学科同步考核、同等对待,考核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校长推进思政教育的重要依据,以考促推、以测评教、以测促学。
把思政课列入考核和质量检测范围,极大激发了思政课教师的创造性,让思政课“活”了起来。在教学中,教师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在互动性、趣味性、针对性上下功夫。
高安市以直播平台为媒介,创新开展“直播带你上思政”活动,思政课教师化身主播,荧屏内外同上思政课,连心连线抒发爱国情,形式新颖,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开创了思政教育新局面。
今年3月以来,全国疫情多点散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高安市学校邀请疫情防控一线战“疫”英雄走进校园,讲述战“疫”故事。他们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师生,让师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构建体验式德育新模式
在做好文化育人、课程育人的基础上,高安市下真功夫做好活动育人的大文章,精心开展体验教育,增强德育的生动性。
记者看到一张《高安七小传承传统文化清单》,布置给学生的寒假作业是: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年俗,拍摄照片并配上文字说明,通过剪纸、写春联、画年画等系列活动体验年俗,了解扫尘、祭祖、贴春联等年俗习惯,将新年所见所闻用手抄报形式表现出来,将新年的所见所闻写成小作文……如春风化雨,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悄悄地撒入孩子们的心田。
余丹峰分管学校德育工作多年,对不断创新德育形式、开展体验式德育有很深的理解:学校德育是做学生“心”的工作,要努力改变只注重集体而不注重个体,只注重对全校学生统一要求而不注重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因材施教,只注重集体开大会、作报告而不注重个别谈心进行思想交流的做法,也要改变对学生训斥多而关心少,命令多而民主少的现象。“德育如果只停留在‘知识上,难使学生认同并内化;简单说教的高压式德育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要多开展活动,把德育融入课程,多组织学生参加德育体验活动,构建体验式德育新模式。”余丹峰说。
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基础上,高安市全面推开体验式德育活动,激活德育工作的一池春水。
近年来,高安市学校开展了誦读红色经典、品读红色家书、讲述红色故事、表演红色情景剧、歌唱红色歌曲等系列活动,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体验,在读写唱演中受到革命文化的熏陶,让红色基因春风化雨般融入学生血脉。
上湖初中是一所乡村学校,学校精心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学生前往英雄城南昌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教育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文化体验活动。
南昌之行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一段段难忘的记忆,大家都感到收获满满,纷纷表示:定当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八一精神,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做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推进体验式德育活动的过程中,高安市学校还注重把“红色”“古色”“绿色”结合起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1年6月5日,高安市村前镇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到南昌“遨天一号”太空科技体验馆开展研学活动。在教官的带领下,学生们参加了航模比赛、VR体验、观看太空馆影像航空科普片等活动。学生个个兴高采烈、笑容灿烂,心情也格外放松。
瞄准育人目标,各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体验空间。有的学校开展“重走红军路,传承红色精神”井冈山研学实践活动;有的学校开展“品音韵文化,瞻德清故里”研学实践活动,学生走进周德清纪念馆,了解周德清故里,打开音韵之门;有的学校开展“研蝴蝶之秘,观现代农业”研学实践活动……
体验,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在体验中收获思想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