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华 唐菡
摘 要 选取重庆市334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调查样本,旨在探究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建立定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1)在影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12个关键性因素中,标准化生产率、政府对本组织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成员履行合同和遵守生产标准的规范、理事会成员出资比例等11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产品价格波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从总体指数看,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表现出先降后升发展趋势;从分项指数看,主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成员履行合同和遵守生产标准的规范是影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3个关键因素。最后,提炼出了4条政策启示。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政策启示;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24.6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5.00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自诞生之日起,对于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以及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合作内容单一、利益联结不紧密、服务能力和带动效应不强等突出问题,制约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全面分析重庆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约因素,探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旨在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1 文献评述及研究思路
1.1 文献评述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合作经济组织在追求长久生存与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能实现经营目标、确保市场地位,又能使本组织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的扩展经营环境中保持优势、持续盈利,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健成长的能力[1]。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通过理論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影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黄祖辉等通过分析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提出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因素大致可归结为产品特性因素、生产集群因素、合作成员因素和制度环境因素[2]。孔祥智等通过调查全国23个省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现政府的支持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中尤其在发展初期起着重要作用[3]。邓桂梅等认为,技术革新及新技术出现、农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等影响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4]。马新蕾等基于对云南省部分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专业协会的调研与思考,阐明了农业科技应用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作用[5]。
黄胜忠等利用浙江省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据,从内外部治理的角度考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对绩效的影响,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与治理机制显著相关的结论[6]。荀雪霞认为,合作社发展主要受经济体制、法律法规、合作文化、政府行为等外部环境因素及运行机制、社员素质、农产品特性等内部因素的影响[7]。吴琦验证了农业市场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及政治法律、经济体制、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对合作组织发展有决定性影响,产权制度、决策机制和组织文化等内部因素则直接影响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速度[8]。翟振才等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因素有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不高、社员合作意识不强、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政府扶持力度小等[9]。
上述研究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发展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指导。但多数研究存在研究视角上的局限性,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及高度综合性,同时也缺乏必要的现实检验和数据支撑,有待进一步完善。
1.2 研究思路
在综合分析和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采取如下的研究思路:1)通过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梳理,初步构建一套指标广、覆盖全、针对性强的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对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在众多影响因素中筛选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影响因素。3)合成关键指标,建立新型评价指标体系。4)实践运用,检验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的贡献程度。5)凝练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为了构建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从两方面着手研究。1)与23位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的专家进行座谈,初步确定以内部、外部两个维度对指标体系进行划分。2)解析《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及监测暂行办法》,结合现有文献,总结提炼出表1的具体影响因素和相关指标。
2.1 内部因素
1)成员特征。成员特征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的影响。成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资源禀赋、契约精神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建水平、发展水平及发展路径[2]。
2)组织特征。合作经济组织是否可持续发展,关键取决于其组织自身特征。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及相关资料的查询和实地调研情况,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年限对其规范化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故将其归为组织特征,以期进一步探讨其对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发展的影响[10]。
3)治理结构。规范的治理结构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发展的前提条件,决定其经营管理水平和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三会”实际运行的完整程度与其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因而对其当前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11]。本文主要用合作经济组织理事会的成员构成、监事会的监督状况,以及合作经济组织对于重大问题的决策原则和决策方式反映合作社的民主治理状况[12]。
4)产权管理。成员公平持股是合作经济组织产权安排的基本特征,股权比较集中表示少数成员的资本贡献较大。一般认为,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并非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其原因在于少数人持股过多会降低其他社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有可能引发少数成员侵占他人利益的行为[6]。
5)财务制度。为确保成员利益,加强对合作经济组织管理者的内部监督和增加财务信息的透明度都是必要的。一般而言,财务公开次数越多,内控制度越健全,表明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相对较规范,成员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相对较大[13]。
6)分配机制。成员经济参与原则强调成员公平出资和合作经济组织盈余按交易额返还成员,资本只能获取有限报酬。合作经济组织与成员农户的利益联结越紧密,“按惠顾额返还盈余”的利益分配机制越健全[12]。
7)管理者能力。农民合作社理事长是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14]。理事长作为合作社的领导者,其素质、水平甚至个性就直接影响到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程度。在其他因素水平相同的情况下,理事长经历越丰富,合作社就越能实现其服务功能。
8)生产经营。营销能力是合作社赖以生存的基础,为其发展提供动力[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购销服务、产品加工及贮藏服务为主的合作社更多地进行了盈余分配[12]。合作社的配套服务设备设施越完整,农民对合作社的依赖程度就越大,合作社的发展动力也越足[15]。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营产品产业集中度越高,服务功能实现程度越高,愿意接受合作经济组织服务的成员数量就越多。同时,专业认证及服务规模的扩大会带来服务的规模效应,品牌的建立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提升其盈利空间,进一步促进合作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11,14]。农产品价格波动程度越高,农户面临着较大的市场不确定性,独自应对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有限,希望合作社能帮助其降低市场风险,其履约的可能性越大[16]。
9)信息化建设。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拉近了合作经济组织与市场沟通的距离,电子商务创造了农户与农产品中间商在线洽谈的机会,网络营销大大扩宽了销售渠道。成员对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反映的是成员对合作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态度和配合度[17],通常有官方网站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互联网时代发展水平更高[11]。
10)带动能力。提升示范带动能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18]。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有坚持规范和创新,才能确保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19]。
11)社会声誉。社会声誉作为重要无形资产,是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因素,对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赢得社会声誉,增进行业知名度,使合作经济组织能够不断积累社会资本存量,为可持续发展奠定社会基础[20]。
2.2 外部因素
除内部因素外,政府的外部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也很重要,往往会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15]。政府扶持资金、优惠贷款和涉农服务部门的监管,以及通过立法建设、政策扶持等为农民合作组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都推动了农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6,11-12]。此外,政府提供给农民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培训关乎提升农业生产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增强农户、合作社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政府对合作社内部环境的改善和调整,从组织结构内部解决合作社的现有不足,为合作社提供可持续的支持力[21]。
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关键性指标的提取
3.1 数据来源和样本检验
在重庆主城区、渝西地区、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选择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永川区、南川区、大足区、璧山区、潼南区、开州区、云阳县、秀山县、彭水县等15个区县,采用组群抽样方法,以每个区县为一个群,从中抽取好、中、差三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调查样本,以合作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43份,回收有效问卷334份,有效率为97.38%。
经检验,调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达到了0.905,属于高置信度,表明问卷总体的信度良好;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结果显示问卷调查中12个维度的共同度都大于0.5,每个测量维度都只在一个因子里的承载荷超过0.5,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通过检验,测量维度的设计比较理想。
3.2 关键性影响因素提取
3.2.1 初步筛选
基于Likert评分量表的设计,以Y表示因变量,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Y1、Y2、Y3......Y12分别表示12个被解释变量,其中Y3、Y4......Y12对应第三、第四……第十二个维度的第一个变量,X2、X3……X64表示这12个维度对应的63个具体观测变量[12],如表1所示。
步骤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步进),筛选出影响显著的自变量。
步骤二:比较标准化系数值,得出每个自变量在回归方程的重要性排序。
以“成员特征”影响因素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估计结果看,卡方值为222.358且显著,对数似然值为651.387,表明模型拟合优度较好;模型中容差的平均值=0.738>0.2,且VIF的平均值为1.441,表明各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最终检验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X2(参与本组织事务成员文化程度)、X3(成员加入本组织的意愿)、X4(对本组织的信任程度)、X5(履行合同和遵守生产标准的规范)、X8(通过本组织获取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对Y1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比较各变量的标准化系数,得出各变量的重要性从大到小为:履行合同和遵守生产标准的规范>对本组织的信任程度>参与本组织事务成員文化程度>成员加入本组织的意愿>通过本组织获取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
同理,对其余11个维度依次进行分析,再次提取出24个显著变量,结果如表3所示[1]。
3.2.2 进一步分析
再次运用前述方法对以上共计29个变量做进一步筛选。经过18轮优化检验、筛选和多重共线性检验,最终提取12个变量,即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分别是:X2(参与本组织事务成员文化程度)、X4(对本组织的信任程度)、X5(履行合同和遵守生产标准的规范)、X23(理事会成员出资比例)、X25(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X34(负责人市场营销能力)、X38(标准化生产率)、X40(主产品价格波动),X42(主产品市场知名度)、X52(有无网络营销)、X54(成员相对非成员生产同类产品的收入)、X63(政府对本组织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4 构建新型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12个关键性因素的基础上设置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考察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新框架。
4.1 指标选取及權重确定
将提取出来的12个关键性影响因素具体转化为可量化指标,其中11个正向指标、1个逆向指标。除成员对该组织的信任程度、成员履行合同和遵守生产标准的规范、该组织财务管理的规范性、该组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等4个指标由当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负责人根据该组织的运行发展情况在0到100分之间打分外,其余8个指标数据由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据实填写。
获得指标数据后,根据Logistic回归的标准化系数,经过归一化处理,得到指标权重,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见表4。指标的权重越大,表明该指标对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就越大,反之亦然。
4.2 冗余度检验
为保证各指标间相互独立,不能存在高度相关性,本文采用最小均方差法计算指标冗余度,若某项指标的均方差约等于0,则可删除该指标[12]。
经检验,2017—2019年指标数据最小均方差分别为1.259、1.495、1.523,皆大于1,表明指标之间不存在高度相关性,通过冗余度检验。
4.3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原始指标数据来源于实地调研,指标性质包括正向作用和逆向作用两大类且存在量纲上的差异,缺乏可比性。因此,采用极差法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成为可用的实际评估价值。假设有i个待评方案(本文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个数),j项评价指标,分别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表示第i个对象在第j个指标下的值。对每个矩阵中的指标按照以下两种情况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当zij是正向型指标,即指标越大表示的状态越优的时候,
rij=[zij-zminzmax-zmin] (1)
当zij是逆向型指标,即指标越小表示的状态越优的时候,
rij=[zmax-zijzmax-zmin] (2)
(1)(2)式中,rij为无量纲处理后的指标值,zij为第i个对象在第j个指标下的自变量值,zmin为自变量最小值,zmax为自变量最大值。
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均在区间内,且无论是对正向指标还是逆向指标,rij的值均是越大越好[6]。
4.4 评价模型
鉴于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定量综合评价的单项指标只能从某一侧面反映可持续发展状况,只有将单项指标合成综合指标才能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状况。为全面、综合反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水平,本研究定义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F,ω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值,rij为无量纲处理后的指标值,n为评价指标个数,并采用如下加权函数法合成评价函数:
F=[i=1nωjrij×100,(j=1,2,…,n)] (3)
综合评价指数理论取值范围为[0,100],指数越小,说明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弱,指数越大,说明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8]。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代入(3)式,得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
4.5 评价标准
目前,学术界对于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结果没有界定统一的标准。为对全体样本评价结果区分层次,对全体样本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对强弱进行了划分[9]。示范社是带动合作社发展的“领头雁”,通过示范社典型引路,才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效、可持续发展,并发挥应有的作用[23]。因此,取样本中52家国家级示范社为标杆合作经济组织,计算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取其评价值作为标杆值。将样本中任一合作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与标杆值进行比较,即可得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
5 实证结果应用与分析
5.1 总体评估
将上述评价体系应用于重庆334个样本,结果显示,2017—2019年,全体样本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表现出先降后升发展趋势。2018年略有下滑,同比下降2.07%;2019年小幅反弹,同比上升6.43%。相关统计量如表5所示。
应用标杆分析法,将上述结果与标杆值进行比较。数量上看,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强的占比在2018年同比减少9.80%,2019年同比增加2.17%,如表6所示。
5.2 分项评估
为深入了解重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研究单个指标的分项指数,进一步评估各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变化的影响程度。
由表7可知,成员对该组织的信任程度、成员履行合同和遵守生产标准的规范这2项指标相对较好,本组织专利技术数、产品通过网络营销获得收入、成员比同类经营非成员人均增收额、政府对本组织的技术培训次数这4项指标发展相对落后,且成员比同类经营非成员人均增收额还是逐年递减,说明合作经济组织帮助成员增收的优势在逐渐弱化[22]。
根据回归方程得到贡献率函数,测算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贡献作用,回归函数如下:
F=0.093 8Z1+0.106 6Z2+0.136 8Z3+0.124 6Z4+
0.117 4Z5+0.097 2Z6+0.169 6Z7-0.094 4Z8+
0.094 1Z9+0.120 0Z10+0.101 5Z11+1.168 6Z12(4)
(4)式中,F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变量,Z1、Z2、Z3......Z12为影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系列自变量。
测算函数如下:
CRi=[αΔZiΔF],(i=1,2,…,n) (5)
(5)式中,CRi为第i个指标对F当年的贡献率,α为(4)式的回归系数,ΔZi为第i个指标当年增量,ΔF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年增量。
将(4)式代入(5)式,得到2018—2019年的指标贡献率(见表8)。
由表8得知,本组织主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是推动可持续发展指数下降的主因,贡献度在2018年、2019年分别高达307.15%、75.50%;而成员履行合同和遵守生产标准的规范是阻止可持续发展指数下降的主因,贡献度在2018年、2019年分别为-179.94%、 -9.45%。结果表明,主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成员履行合同和遵守生产标准的规范是影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指数变化的主因。
6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1)在影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12个关键性因素中,标准化生产率、政府对本组织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成员履行合同和遵守生产标准的规范、理事会成员出资比例、有无网络营销、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成员对该组织的信任程度、成员相对非成员生产同类产品的收入、负责人市场营销能力、主产品市场知名度、参与本组织事务成员文化程度,这11个对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减弱;主产品价格波动对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程度介于负责人市场营销能力和主产品市场知名度之间。
2)通过检验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评价合作经济组织2017—2019年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
从总体指数看,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表现出先降后升发展趋势。2018年略有下滑,同比下降2.07%;2019年小幅反弹,同比上升6.43%。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占比在2018年同比减少9.80%,2019年同比增加2.17%。
从分项指数看,各分项指标发展步调不同,导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的各方面发展难以均衡,并且这种不均衡可能会继续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主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成员履行合同和遵守生产标准的规范是影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3个关键因素。
6.2 政策启示
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受其内外环境的双重约束,通过计量分析,带来以下的政策启示。
1)优化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素质结構。从筛选的指标来看,成员受教育年限、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等均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核心影响。因此,在确立以户为参与结构的背景下,可尽量吸纳农户中具有较好文化素养的成员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及其相关事务。同时,通过交流学习、定期培训等方式,提升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相关知识培训,优化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素质结构。
2)强化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契约精神。根据实证分析,成员间履行合约及对标准化生产规范的遵守,是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合作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每位成员,都秉持参与合作的初心,遵守合作契约,才能达成效能最大化,促进合作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应在合作实践中对社员进行契约精神教育,并按照事先约定组织统一的生产计划,遵守投入品使用和管理规定,精心农事管理。合作经济组织理事会应该带头遵守契约规定,建立公正透明的成本收支制度,建立重大事务公示制度,让广大成员对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归属感,增加相互间的信任度,遵守契约精神,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
3)加强合作经济组织的精准制度扶持。政府部门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应该选择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精准扶持。目前,应该把主要支持重点放在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标准化生产,以提高产品品质、加强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支持、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销售平台、提升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和促进合作经济组织产品品牌培育等,形成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正向支持。
4)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内部规范管理。根据计量分析结果,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财务管理规范性等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并且成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此,应该着眼于提升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切实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管理规范建设,建立公正、透明、独立的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民主气氛充分彰显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樊宗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
[2] 黄祖辉,徐旭初,冯冠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2(3):13-21.
[3] 孔祥智,郭艳芹.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状况、组织管理及政府作用——23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调查报告[J].农业经济问题,2006(1):54-59.
[4] 邓桂梅,赵慧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2):609-610.
[5] 马新蕾,蒋永宁.浅析农业科技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以云南省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7-31.
[6] 黄胜忠,林坚,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3):65-73.
[7] 荀雪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0):157-158.
[8] 吴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86-90.
[9] 翟振才,罗政华.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主要约束因素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3(3):39-41,50.
[10] 陈共荣,沈玉萍,刘颖.基于BSC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会计研究,2014(2):64-70,95.
[11] 莫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及分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湖南省的187份调研數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1-35,48.
[12] 孙亚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9):48-56.
[13] 黄祖辉,扶玉枝,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7):4-13,62.
[14] 黄祖辉,高钰玲.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程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2(7):4-16.
[15] 程转男.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1.
[16] 李道和,陈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履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农户的调查[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2):117-125.
[17] 柯若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信息能力评价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18] 吴一鸣.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19] 黄怡,翁梅金.合作社持续发展的财务挑战与规范建议[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6(12):14-15.
[20] 万江红,李继娜.制度学派视角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声誉制度塑造研究——基于对武汉市农民合作社的考察[J].农村经济,2013(4):111-114.
[21] 丁宏术.基于后SCP范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7(2):88-90.
[22] 纪文,陈宇.农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江西省抚州市实证[J].武汉金融,2009(9):50-51.
(责任编辑: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