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
摘 要: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但是,当前我国的高中思政课堂中,仍未能实现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衔接,不能够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思政课堂的融合,对相关策略进行探究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对新时代优秀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的意义进行探析,随后对现阶段高中思政课堂上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状进行介绍,同时对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的可行性以及如何选择内容进行探究,最后针对优秀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的策略提出建议,以此供有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思政课堂 融入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8.022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是每个中华儿女的骄傲。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不仅能够帮助实现思政课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全方面人才。针对现阶段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尚不成熟完善的情况,校方以及科任教师对相关策略进行探究十分重要。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高中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
对于高中思政课堂而言,其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输送大批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为实现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除了要重视课堂思想性、理论性的深度外,还应该重视相关课堂内容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要想提升课堂内容的亲和力,就需要将相关知识与学生的思想情感相融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产生共鸣。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已经经过数千年的风霜,并且代代相传,深深地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中。因此,在高中思政课堂的讲授过程中,适当引用历史人物、历史事迹或传统民俗,更加能够激发学生在心理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2.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是高中思政课堂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的目的之一。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中,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先进性,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如今,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产品的发展,许多高中学生从小就接触到西方文化,比如圣诞节、感恩节、黑色星期五等,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力越来越大。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向学生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保证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立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根本途径。只有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有实现的基本。在高中思政课堂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十分重要。
3.有利于培养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五千余年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之根,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保证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之一。在当前西方文化冲击以及应试教育的冲击下,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都相对较低,对传统文化的接触较少。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中,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文化,从而建立文化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4.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当前中国发展的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愈加紧密,受到的文化冲击也越来越多元化,尤其是在电子通信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高中学生接触到的外来文化越来越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只有加强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才能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稳步发展。因此,在高中思政课堂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础。
二、现阶段高中思政课堂融入優秀传统文化的情况
现阶段,即使大部分高中学校已经落实传统文化与高中思政课堂的融合,但是仍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同时,有一部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正确的理解,对传统文化的接触较少,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导致知行脱节的问题。并且,当前大部分高中学校都缺乏完善的思政教育机制,教师对思政课的教授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对传统文化的融入缺乏重视。相较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思政教师的重点更多地向学考、高考考点倾向,应试教育痕迹明显。在这种局势下,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政课堂中被边缘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触途径再次被切断,难以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认识,文化自信心、民族自信心的形成也较为困难。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的可行性
1.与当代中国的价值观相一致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其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华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用“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解释了要建设一个怎样的国家,这与我国建立人民安居乐业的全面小康社会的思想高度一致。同时,古人也十分重视诚信、爱国等品质,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一致。由此看出,即使是在今天,优秀的传统文化依旧值得我们探索、思考,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高度的先进性,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基于此,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中,与高中的育人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途径。
2.有良好政策支持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当代教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相关政府相关部门也发布了一些文件,要求高中教学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主线之一,开展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国家相关教育文件的发布,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思政课程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3.与高中的育人目标有高度的一致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目标除了育德树人外,还需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输送合格、可靠的人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有志人士的道德操守。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文化作为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精神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生活,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是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关键一步。
四、高中思政课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
1.以新时代发展需求为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经过了五千余年的时间洗礼,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环境产生了变化,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此,为培养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社会新人,高中思政课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立场正确,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以民为本,以共用构建美好新社会为目标,将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政治思想和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之美,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并有计划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为成为新时代新青年奠定坚实基础。
2.与高中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相一致
融入高中思政教学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是与高中立德树人的目标相一致的。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必须要保证内容、思想的正确。首先,必须与加强理想信念教学相关,即所融入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具有高度的理想信念正确性以及历史相关性,可以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引用,积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更为远大的目标。其次,必须强调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教学时,所选择的内容需要是正面且积极的,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学习,脚踏实地做事,为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而努力奋斗。最后需要符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目标,着力于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素養、道德素养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五、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的策略
1.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
针对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政课堂中渗入较少并且分布散乱的情况,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寻找能够与课本内容相融合的传统文化。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三的教学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单元,教师可以融合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总结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执政党并受到人民拥护的原因,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仁爱”的意义,学习“仁爱”这项传统美德。
需要注意的是,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不是独立的,因此相关传统文化资源库也不是随机的。教师在选择和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时,需要注意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正确选择,同时也要对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和处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了解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其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活细节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堂中的文化内涵。最后,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加工,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接触传统文化。
2.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融入途径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学生的学习途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除了传统的通过课堂获取知识的方式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对此,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学习、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拓宽传统文化的融入途径,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积极传播正能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注意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的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多地接受传统文化的训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这也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互联网素养。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强化自己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更加积极地寻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三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同时可以引用当代影视作品,如《觉醒年代》,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忠诚一直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忠信、诚敬,不可须臾离也”“孔子教学,教以文、行、忠、信”,中华八德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通过共产党成立的故事,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忠诚”二字,学习中华八德,让学生能够在体会民族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的同时,记忆相关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创新教学方式
为实现思政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中,创新教学方式十分关键。在传统的思政课堂中,一般是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课堂缺乏互动性。为了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教师可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参观教学法,组织和指导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者人文景点,或建议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观一些著名的文化景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参观具有文化底蕴的景点,增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优秀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具有非凡的意义以及高度的可行性,针对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尚未实现将优秀传统文化完美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的问题,相关部门以及科任教师应该深刻反思,不断探索合适的策略,不断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不断增强学校和社会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安学芳《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融入现状及对策分析》,《考试周刊》2020年第88期。
[2] 赵国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作用思考》,《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1期。
[3] 李惠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策略探析》,《师道(教研)》202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