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农业振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分析

2022-05-30 07:00:58王宏伟
客联 2022年8期
关键词:机遇乡村振兴挑战

王宏伟

摘 要:新时期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得到了深入性落实,此时务必要加强农业发展,之后在此基础上充分彰显科技的作用,由此去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潜能得到迸发,开创智慧农业格局,为农民增加经济收益,推动三农事业进一步发展。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乡村振兴下农业振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对策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振兴;机遇;挑战;对策;分析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将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对此,在稳步促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将农业振兴视为核心任务,要科学合理的应用高新技术,抓紧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数字化、农业科技化的发展目标。农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一环,我们要稳抓机遇的同时,从容应对挑战,如此才能切实为农民群众增收、创收,达成农业增效、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的美好愿景。

一、乡村振兴和农业振兴的现实意义

若想达成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就一定要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做支撑。乡村振兴的概念,是从我国农村发展需求角度出发,立足于经济、环境、医疗和科技以及文化、民生等多个层面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执行的核心目标即为:促进农村地区整体结构和生态化建设,让乡村发展格局和生态环境日趋优良,改变农村单一化的复兴模式,向全面振兴方向迈进,期间要突出国家的战略导向,对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工作重视起来,通过一系列的有效监管,彻底处理好农村经济事业建设的边缘性问题、整体性问题,从根本上促进三农事业繁荣发展。

因为国内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实力相对不足,所以国内农业资源品种相对来说还是有些匮乏,我国农产品现阶段正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压力。唯有将重点放在提升产品质量层面,方可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实力,继而保障农产品的安全。现在的基本情况是,我国有数亿人口依靠农业来维持生计,与此同时,因为农产品加工行业领域和第三产业领域的迅猛发展,一部分就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国家有关部门主要负責一些乡村地区人口、城市地区人口的基本就业事务,如此便可保证国内整体就业安全。再就是在农业振兴过程中,应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产业化改革视为基础,将农村观念和内涵相融,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整体价值效益,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农业振兴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振兴机遇分析

(一)支农能力不断提升

农村地区拥有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及自然资源,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农村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并且科学技术落后、交通闭塞,农村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现如今,政府主张盘活农村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引入科学技术,这便最大限度上提升了农村资源利用率,实现了资源“走出去”、“引进来”,使城乡GDP差距不断缩小,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实现农村真正富裕便是现如今的核心目标。当前时期,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加大了建设力度,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帮助广大农民群众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并也通过对土地补贴制度、土地保险制度的完善等,为农民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二)农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我党十八大成功召开后,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占主导作用变为了起决定性作用,由此代表着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愈加明显,政府鼓励农业改革要持续深入,这突破了农村集体经济体制限制,进而构成了多样化的土地产权形式,使农业生产开始向市场化方位和国际化方位迈进,如此便增强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进一步深化农业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与精神支持。

(三)农业资源利用潜力得到了提升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长久以来,国内各地区的发展模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通常都以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为主,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效果不佳。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农村的改造力度和农业建设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农业资源利用潜力拥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关于农业的发展,国家和政府对农业发展给予了充足的财政支持,如此便使农村地区的若干资源得到了高效应用,通过引入现代科技,实现了农业发展规模拓宽、农业发展质量提升的目标。

三、乡村振兴下农业振兴挑战分析

(一)农业发展能力不强

农业的发展,关键点在于发挥出农业资源独特优势去谋求更为广阔的空间,进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农村发展步履坎坷,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农业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所致。众所周知,农村地理环境偏僻,山区多、平原少,并且农业发展过程中会受到本地区自然条件限制,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窘境下,农业发展可谓举步维艰。还有就是农村地区交通闭塞,无论是资源的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十分吃力,对入驻乡村的企业难以有效利用,因此就难以带动地区农民就业。还有就是农村内部资源开发不当,没有构建出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二)现代科技应用不足

我国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十分显著,但农业现代化始终都属于发展的短板之一,若想有效提升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当务之急就是要及时有效的进行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和调整。现在的基本情况是,农业机械化能力有待提升,农业发展仍处在瓶颈期。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其农业基础设施配备不足,农田用水全部依靠雨季降水,农民群众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个别地区人畜用水都十分困难,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单一化现象甚是明显,并且劳动力更多的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不见起色。还有就是农业机械设备的普及度不高,尽管说当前科技迅猛发展,但农村地区却没有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全面普及,生产效率不高,农民收益不高。

(三)农业保障体系有待健全

若想改变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国家方面需要持续性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当前时期,政府财力基础呈薄弱之态,而各行各业特别是民生领域均迫切需要政府财力支持,尽管国家主张促动农村、农业优先发展,但我国统筹协调规划战略在前,所以用于农业建设的资金为数不多,这就难以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因为农业生产具备着高投入、低收益、风险大等特点,所以农业生产融资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此时社会资本对农业投入的活力显著不足,农业产业发展投入模式过于单一。当前时期,经济全球化程度日渐加深,农业产业风险管理和预警体系尚未健全,由此便会削弱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四、乡村振兴下农业振兴对策分析

(一)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若想稳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推动新农业发展,期间就一定要持续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开创出一条精细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

首先,需要在新农业发展层面给予强有的支持,可创设新型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之后在此基础上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立“质量兴农”理念,打造全新地方农业品牌。

其次,要加大力度构建现代化农业综合体,并要引入企业助力农业振兴,进而促进农业产业的融合式发展。

(二)加强新农业产业链建设

旨在全面强化农业抗风险水平,需要加强新农业产业链建设力度,要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精准定位”的基本原则,聚焦农业资源禀赋,了解市场发展行情,树立创新意识。正确的做法是,要在特色農产品开发上下功夫,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进而发挥出溢价效果。并且,要立足于新农产品开发视角,打造“旅游+农业”发展格局,建立水果采摘园和蔬菜采摘园,重点培育新品种,持续提升生态产业园的建设成效。

(三)引入高新技术

当前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期间务必要不断加强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为多样化的农产品提供丰富的信息资讯,并要强化农业生产人员的产品开发意识。与此同时,要开发出契合于广大农户使用需求的智能软件,供农户共享经验,进而提升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水平。要培养“农产品推荐官”,建立新型的农产品网络直播销售模式,并且同时还要做好生鲜仓储工作,不断优化物流配送体系,使广大消费者第一时间品尝到特色农产品。

针对农村人口就业紧张的现状,可考虑创建农产品加工厂,这样一来,不单单可以让农村人口顺利就业,还能够促进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期间可以建立古方红糖加工厂和蘑菇酱加工厂以及果脯加工厂等,之后通过淘宝网、拼多多、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大力推广和售卖。在此期间,要加强专业电商人才的培养,提升农产品营销效率,让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去”。

(四)开展特色农业产业活动

旨在最大限度上彰显农村资源优势,推动新农业产业的发展,要树立农旅融合思维,可通过创办农产品尝鲜节的方式,亦或是采取和民族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人到农村来品尝美食、观赏美景,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的同时,助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盘活新农业产业的整个过程中,应将部分收益作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储备金,由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方针。

(五)加强农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因为农业是一种高风险产业,现代农业投入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并且市场化程度颇深,其面临着很大的决策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当前时期,国内农业产业风险保障体系有待健全,风险保证能力和农业振兴的具体需求不相称,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持续加强风险保障体系建设力度,稳步提升农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首先,完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程度日渐加深,再加上国内“黄箱”补贴快接近WTO规定上限,国家方面应完善农业支持方式,减少价格支持的强度,要建立一套以保险为主、补贴为辅的现代化农业保护机制,如此便可最大限度上彰显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效果,还能够纠正市场不良发展现状,亦可有效提升农业风险保障能力,切实减轻“黄箱”政策受限压力。

其次,优化农业保险制度。优化当前的农业保险制度时,需要构建统一的管理机构和协调部门,要建立明确的制度方案,对市场运行秩序加以管制,规避市场风险,打造和现代化农业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农业保险制度,并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和提标等工作。

最后,注重农业风险管理。农业检测预警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所以务必要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和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优势,创建优质的农业监测预警体系,如此便可更好的监测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和农产品的价格变动情况等,实现监测区域拓展,由省内发展到省外,由省外发展到国外,和农业产经营主体相互衔接,进而切实降低农业产业风险。

五、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发展拥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在中国经济腾飞的今天,国内生产力水平持续增强,由此社会生产力的落后局面一去不复返,但也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那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如今,我们不能只看到社会发展好的一面,还要认真审视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要在稳抓机遇的同时,正视挑战、应对挑战,如此才能进一步的提升农业振兴效果,促进三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雨涵.乡村振兴新引擎: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建设的现状,机遇与发展路径——基于江苏的调查研究[J].建筑发展,2021(01).

[2]邹文川,张述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科技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开发模式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邻封镇为例[J].乡村科技,2018(09).

猜你喜欢
机遇乡村振兴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1:58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5:59:50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