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园是我们栖居于大地之上的物质载体,是我们存在于世界之中的空间形式,对家园的塑造,即对人之存在方式的塑造。通过对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传统人居环境营建的研究,探析传统人居环境设计的表现方式及规律,挖掘其理念内涵,提炼出其物我一体、道器并举、观物取象、游目骋怀、因地制宜的现代启示价值。
关键词: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西递村
中国的传统地理学思想认为天地人生之间组成一个整体性的、有循环、轮回、有新陈代谢的生命系统[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人居环境设计的深入思考、不断探索,出于构建理想精神家园居室环境的需求,重拾民族传统精髓的呼声越发高涨。皖南地区作为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营建的典范,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其中尤以西递村为代表,其营建理念无不体现出天、地、人合一的共生思想,对现代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西递村人居环境营建
与西方超离自然、向天国寻找心灵安慰的审美倾向不同,中华民族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自然万物怀有深厚的情愫,营筑家园环境的过程就是从大自然中寻找自己的归属,以自然的生命节律来解读和安排自身生命的过程[2]。西递村的人居环境营建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一)择址——俯仰天地
古人择址注重所谓“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究其实质,是古人在观察、体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所总结出的经验方法,如负阴抱阳之地给人以藏风聚气之感,山环水绕之地给人以安全向心之感,草木葳蕤之地给人以生机勃发之感等。传统村落在择址规划中也往往深受其影响,力图寻求营建藏风聚气、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乘“生气”之“风水宝地”。
安徽西递村,位于黄山南麓,曾用西川之名,西川即为西溪,后因“西递铺”这一古驿站而改名西递,由名而始,自然山川为村落奠定了人居之基调。《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载:“壬派五世祖道经西递铺,见其山多拱秀,水势西流,爱携堪舆家入西川境,便观形势,有虎阜前蹲,罗峰拱秀,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风燥水聚,土厚泉甘,遂自婺源迁来其间。”[3]西递先人从此在西递耕读并举,繁衍生息(图1)。西递村群山环绕,村东名杨梅岭,村南名陆公山,村西名奢公山,村北名松树山。而又有三水西流,一为前边溪,一为后边溪,一为金溪,又因“不之东而之西”,从而“东水西流,吃穿不愁”。《风水辩》中认为对居处之水环境而言,居处附近首先应有水而不亲水,位于干燥之高地,其次水流若曲折环绕于居处,则水环境更上层楼。西递村地处两溪流之间的高地,三溪蜿蜒过村,恰似玉带环系,正符合此水环境之方法论。如此,西递村居于山环水抱之中,堪称是得天独厚,满足古人对于居处择址的理想要求。
(二)布局——山骨水脉
中国人把对自然万物的观察经验加以体味致知,构成一个有机的理想模型体系,作为整个现实世界的逻辑结构,并将此提升到生命情感的高度,以求无限趋近生命的完满状态。因此在人居环境的布局营建中,往往将自然山水融入其中,以抽象思维的生灵意态为空间灵感,以构筑“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烟云为神采”的理想桃花源。
西递村以山为依靠,村内三条溪流流经,最北为金溪,中间为前边溪,最南为后边溪,以早期宗祠敬爱堂、追慕堂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秩序,以溪流沿线为轴线,形成了以正街、横路、前边溪、后边溪街道为主的街道布局。各街道之外,又联通各南北向的巷道,村落于溪流进出地各建上、下两水口,又以阁、楼、桥锁财,极具巧思。据村志载,主体村落完好时形类船只,鼎盛时约有99条巷子、90多口水井遍布全村,三溪穿堂绕户,临水筑街,盛极一时。
西递村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载有西递八景,分别为罗峰隐豹、天井垂虹、石狮流泉、驿桥进谷、夹道槐荫、沿堤柳荫、西塾燃藜、南郊秉耒,另咏诗以赞,后世更流传下多种版本的八景和八景诗。西递二十六世祖写诗颂扬新八景,分别为西溪乔木、梧桥月夜、乌岭樵唱、藜馆书声、靄峰插云、天马涌泉、槐荫夹道、前山积雪。无论是旧八景还是新八景,都体现了村落居民对村落人居环境的喜爱眷恋,是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美丽家园,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交融互补。
(三)营筑——因势利导
地缘适应是传统村落生长延展的一种主要形式,村落往往依据地貌随形就势,或因地制宜地择址建村,最大限度地占有利用更多资源,以求村落的长久兴旺。沿水系自然延展这一特色于江南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江南水乡中水体成为所有生产、生活的中心和轴线,从聚落与水的关系上可以看出,所有的建筑都沿河布局,形成线性分布,并成为聚落的轴线和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4]。“水”是西递人居环境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水口亦是西递村一大特色。西递村有上水口与下水口两个水口,一开一合,一进一出。清《入地眼图说》卷七中载:“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财用不竭。”[5]于先人观念中,水主财,尤其忌讳“肥水流出自家田”,因而格外注重下水口的营建。徽人常常密植参天古树或设置种种人工构筑物使得水的“水口两山对峙,涧水匝村境”。在西递村更是如此,下水口左建水口亭,右建文昌阁、魁星楼,外建环抱桥,不遗余力镇水护财。
西递村因溪得名,沿溪而建,在临近蜿蜒溪流之处,却不会强制改变溪流走向,而是以溪流曲线为依照,相应地改变沿溪的屋宅界面。与此同时,实际居住的房屋与溪流并不会紧密相连,而是通过庭院、天井等纯粹的空间加以过渡,人与自然既保持了恰当的距离,又构筑了联结的纽带,最大限度地在顺应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空间宜居的最优解。这种自组织的妥协适应体现了中国人作为自然有机组成部分的集体无意识的自觉性,“参天地、赞化育”的思想早已浸润至中华民族的灵魂底色中。在人居环境中,人与自然、与周遭各生命体同呼吸、共命运,在相对的节制中共生共荣。紧靠溪水一侧的民居一般不会把房屋中的起居部分贴近溪水,总要保留一定的过渡。
二、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当代启示
西递村的人居环境营筑处处体现了古人的生存智慧及生态智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中的设计理念值得探讨,以期为传统民居的保护提供参考,为现今更具有民族认同感、具有民族气质的生态环境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一)物我一体的共生理念
在当代环境设计中,核心价值是重构人居灵魂,“人”作为居住的主体,应当被着重考虑。所有的设计介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具备充分的同理心,尊重人的意愿、满足人的需求,将人的价值情感融入设计实践。只有如此,才能建设永葆生机的心灵归属地。
(二)道器并举的营建理念
在当代环境设计中,设计师不应过度关注形而上,过分追求格调的高雅最终难逃曲高和寡。譬如某村营造的图书馆看似高大上,而馆中几无农业相关书籍;某村咖啡馆定价高昂,普通村民望而却步;等等。环境设计应当从当地的实践中汲取灵感,依据居民的实际解决问题。在艺术设计中,艺术不是设计师的艺术,而是居民的艺术,是环境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
(三)游目骋怀的观照理念
现代环境设计视觉形象泛滥,在政府或艺术设计相关人员介入后,也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和体系。人居环境形象往往支离破碎:古建筑掺杂在农家自建小楼与商业街中,美术馆在荒野田间突兀伫立,乡村艺术节在某时间段昙花一现……人居环境建设存在定位模糊、杂乱无序、空间混乱、功能不全等问题。人居环境营建不能仅凭一股冲劲盲目去做,前期要做好顶层设计,形成系统方案并有序推进下去,要形成政府、艺术家、居民、社会共同联动的建设机制,人居环境的改善要顾及生产生活、社会实践、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人居环境建设需要“游目”式的和谐统一的视觉形象,需要鲜明动人地从千城一面、千村一面中跳出来。
(四)观物取象的诗性理念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从何处寻?先民告诉我们:从水波上,麦穗摇荡里;从微风里,飘来落花声。中国人的诗意栖居,是从象天法地的观照中、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中得来的。人居环境建设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承担起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从自然中观照学习,真正融入当地环境中去。
(五)因地制宜的“在地”理念
“在地”来自英文In-site的翻译,本意为现场制造。放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来解释,可理解为对以传统村落为代表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理念的延续与传承。环境设计中的“在地”概念,要强调的是设计介入地及形成于其的文化、风土等地域特性的依附关系。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塑造了中国人眷恋乡土的内倾性格、非酒神文化的含蓄表达。因而,中国的传统村落是各成一体、独具特色的。环境设计要考虑到每个区域具体的自然环境、社会语境、民风民俗、文化历史,因地制宜、因时而异,而非一味地照搬国外模式,忽略了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特殊性。否则,环境设计就不是建设,而是破坏。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西递村择址、布局及营建的分析研究,得出物我一体、道器并举、观物取象、游目骋怀、因地制宜的人居营筑理念,明确了传统人居环境营筑理念对当代环境设计的启示价值。笔者衷心地期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大家的共同探索努力,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能找到一条解决人居现实问题与延续传统根脉契合的合理路径。
参考文献:
[1]于希贤,黄建军,于涌.中国古村、古城的仿生學布局[J].寻根,2002(3):30.
[2]祁嘉华.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人居环境观:风水之美深解[J].华夏文化论坛,2008(1):216.
[3]段进,龚恺,陈晓东,等.空间研究1: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7.
[4]王云才.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之图式语言及其传承[J].中国园林,2009(10):74.
[5]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2:301.
作者简介:
卢晴,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