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悲剧的本质探究

2022-05-30 10:48宋琳
雨露风 2022年8期
关键词:悲剧意识红楼梦

宋琳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很高的古典章回体小说,这部作品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其本身的悲剧色彩。为此,想要更好地解读《红楼梦》这部作品,需要加强对作品悲剧意义的真切把握。本文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研究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剖析从家庭到社会的悲剧,探讨人生的悲剧这一大命题。

关键词:红楼梦;悲剧意识;悲剧解读

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这部举世无双的文学巨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直至“泪尽而逝”,包含了曹雪芹的全部精力。曹雪芹个人经历了从富贵到贫穷的状态,感受到了大喜大悲。[1]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曹雪芹通过敏锐、深刻的思想来对人物、故事进行描绘。为此,文章结合《红楼梦》的基本内容,就作品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底蕴进行分析,旨在能够通过作品来让人们对生命形成一种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红楼梦》作品背后的悲剧意识

悲剧的说法和概念来自于西方,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分别是生活当中的悲剧性、现实层面的悲剧性、思想观念的悲剧性。这些悲剧意识在戏剧中有着十分鲜明的体现。如果对悲剧的内涵进行仔细解读,其实就是将人生中具有价值意义的东西撕裂毁灭给人看。[2]

通过对悲剧内涵的深入解读和分析之后发现,悲剧意识的产生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在《红楼梦》的作品表达中深刻地透露出悲剧的思想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红楼梦》小说中对梦境的表达就充分体现出明显的悲剧意识。作品中的所有字眼都体现出了比较强烈的悲剧意识,使用了很多和梦境有关的标题,描绘的梦境也与作者身世对应,在表达上,即使是描述繁华的贾府,所体现出来的悲凉和失落始终贯穿其中;第二,在整个作品中描述了大量的情痴,这些情痴在大观园的社会背景下出现悲剧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这种悲剧也是思想意识上的一个体现;第三,作者站在主人翁的角度上进行创作也表现出了一种悲凉的心境,不管是男主角,还是女主角,其发展的最终指向都是悲剧,这样的悲剧表达方向给人带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思想领悟。[3]

二、《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体现

(一)不合封建礼教要求的木石前盟所引发的悲剧

整个作品的表达充分依托了金玉姻缘和木石前盟的基本故事框架,所产生的意义超出了故事本身,且在作品内容探讨中所牵涉到的思辨内容是十分丰富和深邃的,涵盖了所有的欲望和冲突。在小说的创作中,作者力求通过故事情节来探究精神层面的内容,借助传统文化思想来探究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小说中象征薛宝钗的“金”是象征林黛玉的“木”的克制力量,贾宝玉的“石”具有双重属性,可以化作土去生木,又可以通过提炼来形成金,从而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木石前盟、金玉姻缘形成呼应。木阴柔,金阳刚,一阴一阳是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的两种不同本质性认识。在作品表达中,薛宝钗和林黛玉是两种对立的审美规范、人格理想、宇宙精神。作為重要承担力量,贾宝玉的天赋虽然倾向于林黛玉,但是在那个遵从封建礼教的社会,贾宝玉的个人意愿也无法和封建婚姻制度抗衡。[4]

(二)贾宝玉软弱多情所引发的宝黛嫌隙

贾宝玉是全书形象的核心,这个形象的塑造在整个小说话语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金陵十二钗是小说中着重描写的十二个女子,这些人物和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张谱系所能够包罗的。贾氏家族和贾宝玉的关系十分亲近,在迎春出嫁之后,贾宝玉叹气,独自伤心徘徊,触景伤情。除此之外,作品中有很多的女性角色都和贾宝玉存在关联。这些艺术形象都和贾宝玉之间存在一定的感情关联,这样的描写充分体现出了贾宝玉性格的多情。另外,贾宝玉的性格中也有软弱的一面,《红楼梦》中的晴雯、黛玉的死,他除了恨和怜惜之外,没有真正为她们的死亡而抗争过。[5]

(三)林黛玉和贾宝玉背道而驰的结局——理想的幻灭

《红楼梦》中两个爱情主角是贾宝玉、林黛玉,他们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才子和佳人,更是两个性情乖僻、被当时人嘲弄为有痴病的封建主义的叛逆者。他们不仅在选择自由恋爱上与当时社会要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悖,且在思想上、生活上也出现了和社会违背的情况。贾宝玉是封建家庭的坚定叛变者,不愿走科举道路,并对封建秩序、精神道德等予以激烈的否定。

三、《红楼梦》中人物结局悲剧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背景所造成的必然性

曹雪芹在表现爱情悲剧时并没有将悲剧冲突放在表面、肤浅的状态,而是真切细腻地描述了林黛玉和贾宝玉从两小无猜到相知相爱的感性历程,但是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他们两小无猜的感情出现了矛盾对立的状态。

贾宝玉和林黛玉共同的叛逆性格、生活理想是和当时的社会不相容的,封建势力和他们的矛盾冲突共同导致了这个悲剧,由此描写出了这一悲剧时代发展的深刻性和必然性。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在林黛玉和贾宝玉所在的那个时代,如果两个人的前途是光明的,那么在发展两个人爱情的同时还需要找到能够容纳贾宝玉和林黛玉生活理想的国土,找到能够接纳他们叛逆思想和理想爱情的地方。然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这种思想是很难实现的,由此也决定了两个人的爱情悲剧,且站在宏观层面上来看,这种悲剧不仅是一种爱情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悲剧。[6]

(二)社会环境是诱发悲剧的根源

《红楼梦》在爱情悲剧背后揭露的是贾府、薛府、王府、史府四个大的封建家族的腐朽和没落,这样的刻画在当时的社会具有典型意义,这四个大家族是即将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真实写照。在小说的第四回写到了薛家的公子哥薛蟠,为了霸占丫头,平白无故打死了人,之后一走了之,官府衙门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也并未仔细追问。金陵应天府贾雨村刚刚上任,不知道情况想要按照规范的法律标准去办理事件,一个门子制止了他,向他介绍了“护官符”的由来:“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是连性命也保不成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在了解了这个故事之后,贾雨村和其他上任的地方官一样,徇私枉法,胡乱判了这个案件。“护官符”的存在不仅深刻揭露了当时官场的腐败、社会的黑暗,也从背后验证了四大家族在封建社会强大的政治势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贾宝玉和薛宝钗的结合将会迎来整个社会的赞誉,也会收获自己的锦绣前程;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结合,贾宝玉将一无所有。这样的时代背景也充分验证了贾宝玉和薛宝钗的结合是一种必然,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也将以失败告终。

(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

时代、社会、历史及民族的审美心理也是《红楼梦》悲剧精神形成的重要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佛家、道家文化为基本支撑力量,在表现的时候直面现实人生的苦难,在其中彰显人们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也使得一代一代的知识分子将其内化为个人精神力量,并為了追寻这种境界而拼搏进取,施展个人的理想抱负。贾雨村在甄士隐的资助下考取了进士,虽然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却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看他的正邪两赋论是十分精彩的。贾政出任外职的时候却不得不放纵家人徇私枉法,之后被弹劾。李泽厚说,对待人生、对待生活需要一种进取精神,在为人处世的时候要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的思想,在人事中需要保持情欲的满足和平衡,在这个过程中避开理性的炽热迷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十分注重实际功用,忽略客观理性内容的,这样的特点在《红楼梦》文本中有着明显的体现。[7]

四、《红楼梦》悲剧性精神所带来的新思考

《红楼梦》的悲剧精神能够引发我们多方面的联想和思考,在具体分析时,《红楼梦》所表现出来的悲剧性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辩证关系,整个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悲剧性精神在构造美学风格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作品对人物形象塑造的求真追求对当代大众文学的启示。人的性格是十分多变的,多变的性格会让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真切可感,在具体的表现上,作品塑造出来的形象不管是主人公,还是次要人物,都呈现出了鲜活、正常的个性。作者在人物塑造的时候将求真看做是一种最高状态的追求,在创作的时候为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人物塑造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二,作品隐藏的忧患意识对大众文学的启示。人类进步学家指出人类文化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而发展,文化牵扯到了大传统和小传统。其中,大传统是社会的哲学家、人类学家等知识分子们经过反思所形成的精英文化。依托这样的文化可以用来分析整个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悲剧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种肯定的态度,对传承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依托作家的思想、境遇处境及时代文化发展,如何在不同时代弘扬真善美是文学作品创造的重要责任体现。在当时思想备受压迫的时代,曹雪芹就具备了超越时代发展的忧患意识,在作品创作的时候能够跳脱文化背景的束缚去思考人生脉络和个体命运,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塑造出了纯真的人物形象。当前,大众文学的创作不仅要看到表象,还需要密切关注并思考时代的隐忧。比如现代作品《琅琊榜》,通过历史故事的形式展现了天下为公、人人平等的思想主张,旨在能够启示人们坚守自己的赤子之心,给人以鼓舞,振奋人心,引人思考。在正面形象塑造的同时,整部作品也从反面体现了“人们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抛弃初心,最终面目全非”的问题,由此引发了无数读者的思考,深受人们的追捧和喜爱。

五、结语

综上所述,《红楼梦》是文学历史上十分有造诣的作品,整个作品注重挖掘人物及创作背景中的悲剧性精神,在悲剧性精神展现时也能够体现出曹雪芹和民众心灵上的沟通对话,通过这种心灵的沟通对话能够帮助人们跨越时空来更好地继承、弘扬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守望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周芫.试对《红楼梦》作品悲剧的本质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1):61-65.

〔2〕何卫国.试论《红楼梦》影视改编对红学研究之影响[J]. 学术交流,2017(8):147-153.

〔3〕张诗杭.中西方爱情悲剧创作美学的异同探析——以《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J].戏剧之家, 2021(36):23-24.

〔4〕沈忱.经典文学作品阅读课研究——以北京市某高中高一学生阅读《红楼梦》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8):52-56.

〔5〕苏琴琴.中西比较视野下的《红楼梦》悲剧解读——论现代学者对《红楼梦》之悲剧价值的世界经典定位[J].红楼梦学刊,2015(5):40-59.

〔6〕马明奎.试析《红楼梦》的悲剧精神[J].集宁师专学报,2007,29(2):21-28.

〔7〕殷子琪.从大观园解读《红楼梦》的悲剧意蕴[J].文渊(中学版),2019(1):746.

猜你喜欢
悲剧意识红楼梦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从悲剧前知识浅析雅斯贝尔斯的悲剧理论
生命的映像
论童年经验对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影响
海明威作品中悲剧式英雄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