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程
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征,我利用不织布精心设计、制作了一套富有特色、实用性强的玩教具,在一物多玩中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了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多元体验的机会。
彩色不织布、纽扣、剪刀、魔术贴、小型缝纫机、针线等。
1.将不织布对折后,裁剪成两块边长20cm的正方形(图1)。
2.用铅笔在不织布上勾画蔬菜、数字的轮廓(图2)。
3.按轮廓剪出相应的蔬菜、数字图案(图3)。
4.将剪下来的数字缝在一层蔬菜的正中间(图4)。
5.将蔬菜上、下两层相叠,用缝纫机锁边(图5)。
6.在正方形不织布中间缝上刺毛魔术贴,底部缝上对应数量的纽扣(图6)。
7.将缝好刺毛魔术贴和纽扣的方形不织布与另一块同样大小的不织布相叠,用缝纫机锁边(图7)。
8.在蔬菜背面缝上刺毛魔术贴,并粘在方形不织布中间(图8)。
9.剪与纽扣相同颜色、数量的圆片若干,并在中间开好扣眼(图9)。
10.用以上方法制作一组颜色鲜艳的不织布教玩具(图10)。
玩法一:颜色碰碰乐(小班、中班)
两人合作玩游戏,一人将不织布反面朝上放好,另一人通过观察说出颜色。在认识颜色的基础上,鼓励幼儿按颜色配对,在游戏中提升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玩法二:奇妙扣扣乐(小班、中班)
幼儿将带有扣眼的小圆片准确地扣在方形不织布底板的纽扣上。一开始可以随意扣纽扣,幼儿熟练掌握后,可以鼓励他们按纽扣颜色扣上对应的小圆片,增加游戏的乐趣,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及小手肌肉的灵活性。
玩法三:趣味夹夹乐(小班、中班、大班)
幼儿尝试用三根手指将夹子夹在不织布底板上。小班的幼儿可以随意练习夹夹子,中大班的幼儿根据纽扣的数量或数字夹相应数量的夹子。游戏时能有序、专注地操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注意事项:夹子的数量及数字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分层、分批投放。
玩法四:有序排队(中班、大班)
游戏开始,幼儿可以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给数字、小圆片排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尝试将数字与小圆片相匹配。
注意事项:游戏从简到难,一开始先摆5以内的数字,在幼儿熟练的基础上再逐渐提升到10。
玩法五:记忆大挑战(中班、大班)
教师将有数字的不织布底板打乱顺序排好,参与游戏的幼儿通过观察,尝试熟记每个数字的具体方位。接着,教师将有数字的底板依次翻过去。如果教师说“2”,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忆将2的底板翻过来,并使用上下、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该数字底板的位置。以此类推,直至每个数字都翻过来,在互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记忆力、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游戏可根據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调整,如一开始先排2个或3个底板,待幼儿熟练后逐步增加到4个、5个、6个……直至10个底板。
玩法六:找朋友(大班)
一人將不织布底板翻过来,以3个为一组有序排好,并在底板上依次隔空摆放数字,另一人观察、分析后正确摆放缺的数字。幼儿在游戏中初步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锻炼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
玩法七:快乐分合(大班)
游戏开始,先将一个数字摆在上方,再用两条黑色长条作为分合符号,尝试按序将总数分成两个部分数,探索10以内数的组成,从中发现递增、递减的关系,以及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在游戏中锻炼记忆力、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玩法八:数字大考验(大班)
游戏开始,教师将不织布小圆片按数量摆放好,幼儿根据数量摆放数字,通过数字与圆片的匹配锻炼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幼儿熟练之后,可以鼓励他们尝试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注意事项:由易到难,一开始先摆放5以内的数,之后再逐步提升到10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