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2-05-30 02:14夏丽萍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晋文公晋国秦国

夏丽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阅读史传作品,了解史实之后,还要进行深入思考,甚至对史书的记载提出质疑。”读经典史传文,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更是一个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质疑和求证,学会全面发展地看待事物。教学中运用讨论法、质疑法、探究法让学生走进人物角色的冲突,辨析秦、郑、晋三国局势的利弊,以批判的眼光分析春秋文化实质。通过读、问、疑、议充分地与文中的人物对话,与史实碰撞,全面、客观分析史实和历史人物,用批判性思维学习经典文本,促进辩证思维发展。

一、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人物决策,概括人物形象

教师深入研读文本,找到文中与人物重要决策相关的关键词句,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提出观点,从文本中寻找依据利用文本去充分说明自己的观点,提炼人物形象。

学生厘清文章大意后,教师提问,文中佚之狐劝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你如何看待烛之武出征呢?由问题激发学生入情入境分析人物决策背后的利益冲突,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郑伯进一步规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关于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切中要害的分析,让烛之武坚定了出师的信念。此时再引导学生补充烛之武临危受命的心理活动,通过想象、解疑,感受他在重大抉择关口的矛盾心理,权衡利弊以大局为重。通过入情入境和人物同思想,共患难,看到了这个人物身上“义”和“利”的完美的统一。虽然烛之武的选择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他也是为了更长久的安定和利益。义是国家大义,利是由国及己。整个学习流程学生提出观点,找到论据,说明观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逐步推进,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更加深刻。

烛之武赴秦,文中描述仅仅四个字“夜缒而出”,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点胆怯。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可组织学生讨论,你觉得烛之武这样做值得吗?启发学生从正反两面全面看待烛之武这次临危出征,不同观点的交锋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教师顺势提炼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既有对自身境遇的不满,也有以大局为重的深明大义,由此批判性思维训练水到渠成。

烛之武在到达秦营之后,面对强敌,运用巧妙的言辞,设身处地,化解了一场可能会面临的亡国之战。读后启发学生质疑,烛之武游说秦伯,成功之处在哪里?小组讨论后汇总:烛之武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列举晋文公出尔反尔的典型事例,戳穿秦晋两国关系实质,进一步深入分析晋的野心;晋国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晋国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从秦欲亡郑转化为秦与郑盟,从危机中找到化险为夷的契机,以利相诱,化险为夷。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寻迹探幽,从文本中寻找论据,利用文本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运用批判性思维辨析时代背景对于个体的影响

人物的决策离不开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有了前面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人物决策的铺垫,现在过渡到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历史背景对于个体的影响,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看问题,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单纯从个体行为来分析动机,而是站在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探究人物发展的深层次的影响,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提升。

晋文公攻打郑国的真正原因,仅仅是因为郑国对晋国没有礼貌以及对楚国有二心吗?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得出晋文公攻打郑国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春秋”时代。“春秋时期”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土地和人民,晋国想扩张领土,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同时自身实力不足,需要借势秦国。这些深层次原因都掩藏在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后,需要将视野放到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中,才能探究真正的动机。

教师顺势追问一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什么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而不是“退晋师”?由文章开头秦晋围郑的原因可以知道,秦晋之间不是没有缝隙的。晋国的野心秦国也能够揣测几分,而秦国实力大大强于晋国,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结合时代背景,厘清秦、晋与郑国三者之间的关系,抓住了矛盾的根源所在。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词中说“郑既知亡矣”,这一句话的要害恰恰在于使郑一开始就从三国关系中抽身出来,关系转移,矛盾性质转化,从而使自己占据了主动。烛之武之所以能瓦解秦晋结盟,这正是审时度势后的高妙之处。能够以一人退一师,既展示了烛之武的雄才大略,又凸显了时势造英雄,历史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打上了时代烙印,追根寻源,我们就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到出奇制胜的关键所在。

在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过程中,学生思考的过程是将文本与自己已有的逻辑产生链接和碰撞的过程。而教师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问题恰恰能够激发这个碰撞的過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知人论世,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分析个体的所言与所行,总结前人的所得与所失。

三 、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春秋时期“礼”文化的内涵

这部分在前面思维训练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春秋时期“礼”文化的实质。教师补充:在春秋时期,崇尚礼仪,战争频发,各种礼仪渗透到政治、经济、战争的各个环节中。“礼”文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到文中能体现“礼”文化或者违背礼文化的句子。秦晋围郑,最终却促成“秦郑结盟”;秦违晋盟,晋却不肯“失其所与”,开篇说:“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篇末又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结盟、失盟。围郑,不可。从这些前后矛盾,失信失义的细节中可以得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春秋时期的“礼”文化被“利”所牵制。“礼”和“利”不能孤立地去评判。学生在尝试从单一的思维走向丰富的思维,促进了批判性思维的提升。春秋礼仪昌盛,但在战争的阴霾下,弱肉强食,胜者为王,礼文化只剩下躯壳。

文中的晋文公并没有攻打当年帮助过自己的秦穆公,他直接否定了舅父子犯的请求。而且直到晋文公去世,他都没有对秦国发动过战争。这是“礼”在“利”之上。同样是为了“利益”,烛之武所追求的“利益”是民族大义,是一种符合“礼义“的行为,而秦穆公追求的“利益”则属于“私心”。通过全面的,种种“礼”和“利”的实例的分析,对于礼的理解逐步得到升华。

整篇文章的教学贯穿了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不同训练方式,第一,提出观点,找到依据,阐明观点。第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第三,全面整体地看待问题。随着教学的推进,思维训练逐步深入,批判性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时迸发。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晋文公晋国秦国
晋文公伐原
晋文公伐原
晋文公伐原
晋文公伐原
师旷劝学
五张羊皮
秦国的“拐点”
秦国的东进与东出
瞒天过海
翳桑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