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老口村那告坡田汉旧居研究

2022-05-30 10:48孟彦岑陶雄军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8期

孟彦岑 陶雄军

摘 要:广西南宁市老口村那告坡田汉旧居对研究当地明清时期的村寨结构布局、居民的生活习俗,以及当时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田汉旧居的历史文脉、总体布局、建筑特点、建造材质这四个部分对田汉旧居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理清明清时期建筑的总体结构,对民居的建筑类型和功能空间关系进行梳理,为当代砖木结构建筑的创作提供借鉴,并对明清时期传统木结构民居研究体系进行补充完善。

关键词:田汉旧居;那告坡;民俗民居

一、田汉旧居的历史文脉分析

(一)覃氏的由来及家族发展脉络

谈到田汉旧居不得不提到覃氏民居建筑群,覃氏为中华姓氏,源自于覃怀、谭姓[1]。在先秦时期,覃氏活动于河南地区,其主力由北方迁入南方,后历经秦、汉、晋、南北朝,覃姓逐渐繁衍到了全国各地。宋朝时覃姓已经成为广西的大姓,当时覃氏大约有8 000人,主要集中于广西,形成了典型的南方姓氏。到了明朝,覃姓增加到48 000人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0.05%。目前,广西仍为主要分布区,覃姓人口约占全国覃姓总人口的62%。广西南宁市西乡塘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是古代左右江汇合邕江后的第一个沿江古村落,在邕江水路运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个很有岭南风格的古村落。覃氏民居建筑群位于老口村那告坡,该建筑依山而建,背靠东管巷岭,坐西向东。覃氏民居建筑群共有39栋保存较好的青砖清水墙,是硬山頂砖木结构的清代古建筑。据现场牌匾记载,该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最初为覃氏三兄弟考取功名后所建,在此之后的200多年里,后人不断续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二)田汉旧居发展脉络

在民国时期,老口村那告坡曾是国民党的乔板团团部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为土改工作队及田汉、安娥、艾青、陆地等人的办公场所。田汉旧居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南方民居。土改时期,田汉就在此居住、办公。2009年,南宁市文化局将老口村那告坡定为南宁市文物点。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那告坡覃氏民居建筑群,南宁市批准在那告坡实施建设民俗民居示范项目,总投资100万元。那告坡民俗民居建设主要包括田汉旧居、周边旧民居、庭院等的修缮和保护工作。现已对田汉旧居的梁、柱、屋面、墙体、地面、门窗、围墙、院落等部位进行翻修,让这间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民居又重现了往日的风貌(图1)。

二、田汉旧居的总体格局分析

(一)建筑整体格局

田汉旧居面阔三间,中间房由楼板隔成前后两间。建筑通面宽9.64米,进深9.3米,总占地面积89.65平方米。该建筑为硬山顶,人字山墙,天然夯筑地基,砖木结构建筑[2](图2)。外墙由青砖砌筑,内墙由纯泥砖作为内衬[3]。田汉旧居主体建筑呈对称关系分布于中轴线两侧,其他附属庭院则布局灵活,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屋顶前檐挑出廊步,整个建筑共有两个庭院,三扇门,一扇为进入庭院的正大门,一扇为进入中厅的大门,还有一扇为供后厅出入的小门。整个建筑空间主次分明,序列流畅。

(二)建筑功能划分

整个建筑的功能空间划分为中厅、后厅、覃耀唐居室、田汉居室和庭院(图3)。正厅中间使用隔扇将空间分成前后两个部分,正前方的中厅为会客厅(图4),主要用于接待宾客,后方的后厅则为火塘,主要是用来做饭烧火。火塘在西南传统民居中较为常见,一方面是为了满足饮食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取暖保温[4]。火塘燃烧时产生的黑烟不仅可以去除室内的湿气,使木结构建筑不易发生霉变,保持民居室内温暖干燥,同时烟熏也有利于驱赶昆虫,不易造成木结构空心化。覃耀唐居室(图5)和田汉居室(图6)分别位于正厅两侧,主要用来睡觉休息。每个房间都有两扇门,分别通向中厅和后厅,整个房间内部的五扇门只保留了门框。共有两扇窗,分别在覃耀唐居室和田汉居室。两个庭院之间以台阶相连,其中一个庭院主要承担过渡空间的功能,另一个庭院则更像是菜园。

三、田汉旧居的建筑特点

(一)外在造型特点

田汉旧居外形呈院落状,坐北朝南,院落大门入口处位于院落的西面,建筑外表由青瓦砌成,整体庄重典雅,简约又不失大气。建筑房檐作为檐廊的突出部分,一方面可以在雨天为檐下人群遮风挡雨,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雨水冲刷腐蚀建筑。从设计方面看,不仅保持严谨科学的线条比例,而且符合视觉审美,是古代匠师智慧的结晶。建筑墙面的整体色彩呈低反射的灰色,这与广西地处中国西南部,常年温度较高,日照时间长有密切关系。当地居民为了避免过强的阳光反射,常使用青砖砌筑,保留其原本肌理和色彩,通常不另做表皮覆盖处理[5]。整个建筑正立面有三个窗户,分别位于正门的两侧和正门的正上方,窗户长60厘米,宽68厘米,显得格外的狭小,这与广西沿海地区风大潮湿有关。整个建筑左右两侧对称有雀替和通风口。田汉旧居使用泥土砌墙,砌墙的原料包括燃烧后的秸秆,有时也会将碎石子一起混入,目的是使墙体更为坚固。又因长期受东南方向台风的影响,建筑大多朝南,在南北处开大窗,东西方向的山墙封闭,极少开门窗。

(二)营造结构

田汉旧居的屋顶形式主要为硬山顶,表现为人字形屋顶,顶面自上而下坡度逐渐减缓,这种坡面形式不仅有利于雨季排水,可以有效保护墙面不被雨水长期冲刷腐蚀,而且能减小夏季阳光射入房间内的面积,并在冬季保证屋内的采光[6]。古代人常在人字形屋顶倾斜的两侧砌筑与屋面等高的山墙,与其他形式的传统建筑相比,这更能体现出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明清时期的覃氏民居内部为木结构建筑,从建筑的结构来看,其与传统的木结构相似,多以组装、穿插为主[7]。

四、田汉旧居的建造材质分析

(一)墙体材质

早期的田汉旧居墙体的材料是由泥土与石子或焚烧后的秸秆相互混合而成的。后期人们对建筑的梁、柱、屋面、墙体、地面、门窗、围墙、院落等部位进行翻修,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田汉旧居在材质上采用砖木混合结构[8],一方面有利于防火、防腐、防虫,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承重结构的维护和加固。这不仅可以减少单个零件的损坏,而且也确保文物建筑得到了保护。

(二)天花材质

田汉旧居的屋顶采用陶瓦来建造,陶瓦作为中国古代使用最广泛的瓦片之一,兼容性很好。内部的屋顶桁架、天花板、室内木制横梁和木制组件使用油性的防腐材料处理,不仅可以保护木结构不被水分侵入,而且油溶性防腐剂本身也不易于挥发。同时,采用阻燃材料对木结构进行处理,阻燃材料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木质材料遇火不燃。但是,这种阻燃材料也有一个缺点——不防水,因此只适用于屋顶桁架、天花板、室内木制横梁等位置相对比较高,触碰不到水的构件。

(三)窗户材质

窗户在材质上采用木板和石砖相结合,内外相互叠加共两层。建筑外围的窗戶由相互叠加的石砖砌成,窗户中间的图案为“十”字镂空形,四周拼接成“T”字形镂空花纹,利于通风。建筑内部的窗户采用的是木隔扇窗,中间还有一个开关推手,可以随意开关窗户。这不仅有利于防潮隔热,也便于采光。

五、结语

广西南宁市老口村那告坡田汉旧居展现了明清时期建筑的历史风貌。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田汉旧居的建筑形制进行剖析和总结,不仅研究了明清时期传统砖木结构典型的结构单元和功能空间,也介绍了我国明清时期砖木结构民居建筑的建筑材质与建筑特征。将从传统民居建筑结构与空间关系中吸取的经验,应用于现代砖木结构建筑创作中,对于促进现代民居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保护好覃氏民居建筑群,对研究明清时期的村寨布局,传统民居的变化发展,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习俗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覃圣敏.广西覃氏祖源辨正[J].广西民族研究,2007(3):142-155.

[2]王之怡.中国木结构民居的结构类型与空间特征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3]兰天美.岭南地区与江南地区建筑山墙艺术特征比较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03-105.

[4]李辉,罗明金.火塘在湘西苗族乡土文化传承保护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建筑,2021(4):9-11.

[5]张盼,杨茂川.适宜技术下的苏南民居界面形式与材质分析[J].山西建筑,2015(28):12-13.

[6]崔垠.硬山民居建筑的地域技术特色比较[D].上海:同济大学,2007.

[7]刘艳艳.明清时期木结构建筑风格分析及其保护[J].林产工业,2020(2):85-87.

[8]莫贤发.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研究评述[J].美术文献,2018(4):131-134.

作者简介:

孟彦岑,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陶雄军,硕士,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教授,广西艺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