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及建议

2022-05-30 22:59:45李文娟
天津教育·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甘州区张掖市核心

李文娟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自从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以来,“核心素养”一词便如旋风一般“席卷”了我国教育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也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化,幼儿园音乐教育也开始高度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实践。本研究立足实际,以笔者所在的张掖市甘州区第一幼儿园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现状展开分析,内容包括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实施路径、教育评价四个方面;其次,探讨了该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可借鉴之处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更新教育观念、提高音乐素养、营造音乐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建议,为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提供借鉴。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一词,最早来源于西方,被认为是来自西方的舶来词。现代学者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变化所需的必要素质和关键能力。单看“素养”一词,“素”指未沾染的素丝,后多指代涉世未深的“人”;“养”则强调后天习得和养成的习惯。教育部于2014年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一文中写道:“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想要获得成功人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终身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共同素养。”之后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则明确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其应当具备的适应终身学习的必备品格,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个人关键能力”,并规定了核心素养的时代性、科学性、民族性三大基本原则以及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等三个方面。因此,核心素养应该立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通过在实践过程中的反思与提高,逐步获得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一个合成概念,由“音乐”和“教育”两个子概念共同组成。音乐教育就是以音乐为媒介,借助音乐开展教育活动。广义的音乐教育包含校内音乐教育和校外音乐教育两大类;狭义的音乐教育特指学校根据国家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按照教育主体进行分类,音乐教育可分为:学校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其中最核心的是学校音乐教育。好的音乐教育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功能,如审美功能、发展功能、音乐相关文化传承功能、娱乐功能等。国外学者将“审美”这一观念运用在音乐教育中,认为基于审美的音乐教育能引导学生学习和体验音乐材料蕴涵的音乐表现力,让学生关注音乐对社会中各种价值的理解变化,进而构建起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本框架。就本文而言,笔者认为,音乐教育是人们有意识进行的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对音乐的审美活动过程,对其身心发展等各方面施加正相关干预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

幼儿园音乐教育隶属于艺术领域的范畴,即前文提到的校内音乐教育的初级阶段。与中小学的学科式教育不同的是,幼儿园音乐教育具有综合性、启蒙性教育的性质。幼儿园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幼儿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故幼儿园音乐教育以音乐为传播媒介,在遵循学前教育与音乐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音乐活动中逐步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得到全面发展,并促使幼儿音乐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

顾名思义,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融合了前文提到的三种基本概念,指在幼儿园阶段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这其中的音乐核心素养则是核心素养在音乐教育中的具体表现。由于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个体认知水平不尽相同,故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单就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来说,其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以及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要求则是以高中学段为主,并不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学生,但是不论幼儿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都是核心素养的阶段化体现,两者都突出了音乐学科的本质特征。因此,笔者认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是幼儿通过幼儿园的音乐学习形成的对音乐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张掖市甘州区第一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现状

(一)目标制定现状

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指引与方向。张掖市甘州区第一幼儿园十分重视音乐教育目标的制定,并且遵循一定的依据,而非随意指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的目标要求、幼儿特点等,是该幼儿园教师制定音乐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如对不同年龄段幼儿有不一样的要求,强调把握核心价值等。张掖市甘州区第一幼儿园主要从审美、认知和表现三维度出发,确定音乐教育的总目标:一是幼儿通过体验、欣赏音乐产生对美的初步认知;二是幼儿喜欢参加音乐集体活动,并在其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二)内容选择现状

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要契合幼儿学习特点和发展要求,同时反映音乐、教育等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在选择教育内容时,张掖市甘州区第一幼儿园主要以幼儿特点、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为依据。首先,教师会主动观察和发现幼兒的兴趣点,据此选择和推进音乐集体活动的内容和深度;其次,教师倾向从幼儿熟悉的领域选择音乐集体活动的内容,从而调动幼儿积极性;最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日常教学内容,二是民间音乐教学内容。幼儿园将两者有机结合,能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欣赏环境、生活和音乐作品的美。

(三)实施路径现状

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要靠科学合理的组织来实现。张掖市甘州区第一幼儿园主要通过三种路径实施音乐教育:一是专门性音乐教育活动,包括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游戏、社团活动等;二是渗透性音乐教育活动,包括班级墙、音乐角、园内景观(室外走廊、楼梯)等;三是大型文化活动,包括联欢会、节庆活动、歌唱比赛等。

(四)教育评价现状

幼儿园音乐教育评价是提升幼儿园音乐教育实效性、科学性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提升音乐教育素养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评价内容上,张掖市甘州区第一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评价内容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基础、活动过程、活动效果四个维度,如在目标评价上,该幼儿园教师更关注目标达成度,比如目标完成了哪些、哪些没完成;比如今天学完唱歌,幼儿是不是都能唱。在评价形式上,基本以教师个人自评为主,即教师对音乐活动的自我反思、总结。

三、张掖市甘州区第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优点

(一)有效利用了民间音乐

张掖市甘州区古称“甘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张掖市甘州区第一幼儿园充分开发并利用了这一资源优势指导和创新音乐活动,铸造了幼儿独特的民间艺术审美品格。幼儿园的教师对本地音乐的理解、认知程度较高,基本都能根据幼儿经验,以幼儿熟悉的本地民歌、乐器,引导幼儿感知、欣赏音乐,学习音乐技能。

(二)有较为合理的目标设计

张掖市甘州区第一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目标的制定、确立,基本围绕《指南》和《纲要》,在目标设定上基本做到合理、有序。如在实际音乐活动开展中,教师对幼儿的要求除了有学会聆听,还有在音乐理解和情感体验上的要求,面对两方面的目标,教师会给予幼儿自由感受和充分表达的时间与空间,从而有效锻炼幼儿的音乐素养。

(三)开展较为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体验活动

张掖市甘州区第一幼兒园重视幼儿的亲身体验,在园所内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文化特色,利用有限的室内外空间建构了艺术文化长廊,满足了幼儿各项活动需要的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审美感受与体验。此外,幼儿园定期举办音乐文化节日活动,如合唱比赛、民间艺术进校园等,完美契合了幼儿好动爱玩、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年龄特点。另外,帮助幼儿锻炼肢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同时,通过园本课程下的民间艺术,也让幼儿感受到当地丰富的艺术文化形式,极大充实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课程。

(四)比较重视音乐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

相较于其他幼儿园,张掖市甘州区第一幼儿园关注并尊重幼儿对音乐艺术作品的表现,侧重培育幼儿在艺术实践过程中的艺术表现能力。通过开发民间艺术内容,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至学习、游戏、运动等各个环节。幼儿喜欢欣赏各类艺术形式与作品,张掖市甘州区第一幼儿园就在各类音乐活动中贯彻这一观念,不断拓宽艺术实践平台,丰富幼儿音乐教学的具体时间和内容,以此培养幼儿的音乐艺术表现能力。

四、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建议

(一)更新教育观念

面对核心素养的新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核心素养教育观。首先,幼儿园音乐教育要以核心素养发展为主线,将其主旨渗透在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其次,幼儿园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指导,丰富和深化教师对音乐核心素养相关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增进其对国家教育政策动向、人才需求趋向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幼儿;最后,应把《指南》和《纲要》的理念与核心素养理念有机结合,逐步挖掘音乐教育领域的相关内容以及有效方法,发挥音乐教育引导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二)提高音乐素养

由于大多数幼儿教师并非音乐领域的专业人才,在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编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自身音乐素养,一方面,丰富和夯实音乐相关理论知识储备,强化各类音乐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多聆听多欣赏,注意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如多听一些国内外经典作品,通过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使用乐器、节奏旋律等,增加对音乐内涵的思考。此外,幼儿园应支持教师进行相关培训,通过开展教研培训活动、组织专家讲座等,帮助幼儿教师及时获取音乐教育领域的新成果、新知识,从而不断提升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营造音乐环境

音乐是一门艺术形式,想让幼儿获得良好的音乐审美,要长期“润物细无声”,这就需要幼儿园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上文提到的渗透性音乐教育活动,包括班级墙、音乐角、园内景观(室外走廊、楼梯)等,创设丰富的音乐体验通道,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除了渗透性音乐教育活动,还要增加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在园内生活和学习的机会,让幼儿多聆听和感受音乐:如幼儿进入班级后可以播放轻音乐,唤醒幼儿的听觉神经,让幼儿感受到愉悦与舒适;如开展游戏活动时,可以配上动感的音乐,再加上教师欢快高昂的情绪、亲和有力的话语,逐渐感染幼儿,引导幼儿与音乐进行有效互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幼儿的音乐审美感知、理解能力。

(四)丰富艺术生活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其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仅局限于“听”就会忽视音乐鲜明的表演性和创造性。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应该着眼于拓展音乐审美的体验通道,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应提供幼儿自主性较强的“体验式学习”环境,突出幼儿在音乐学习中实践探究过程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创设丰富的艺术体验通道,让幼儿经过亲身实践后积累直接经验,接受音乐熏陶的同时掌握音乐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在音乐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与文化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不应囿于幼儿是否学会演唱歌曲或是演奏乐器,而要引导幼儿与音乐进行有效互动,了解音乐包含的内在文化和情感,始终让幼儿在一种闲暇和放松的状态下聆听和感受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

(五)加深文化理解

音乐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共生关系。音乐的美不仅停留在音符上,还隐含了作曲者通过作品想要抒发的情感和作品时代背景的基调。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也应该充分体现人文内涵的价值,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历史和人类文化。在现今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要给幼儿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开阔幼儿的视野,带领幼儿走向世界,感受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同时,结合身边的本土资源,开发课程内容,给幼儿带来良好的音乐教育。幼儿园要因地制宜选取音乐教育内容,发挥地区优势,充分发掘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条件可调动当地民间艺术家或剧团参与校园活动,传承和弘扬宝贵的传统音乐文化。

总之,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是幼儿通过幼儿园的音乐学习形成的对音乐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应从更新教育观念、提高音乐素养、营造音乐环境、丰富艺术生活、加深文化理解等五个维度入手,让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甘州区张掖市核心
张掖市甘州区奶业肉牛产业联盟成立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河南科技(2022年9期)2022-05-31 00:42:40
张掖市第四中学
甘肃教育(2019年20期)2020-01-06 11:28:56
张掖市举办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
甘肃林业(2019年4期)2019-03-19 16:47:29
甘州区多措并举加强耕地保护
甘肃农业(2016年6期)2016-07-12 02:31:06
张掖市甘州区代表性观测点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张掖市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2015年3期)2015-03-11 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