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芳
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劳动精神面貌、情感价值态度和技能水平的重要保障,在中小学学生个人成长与优良习惯的塑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与劳动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可提升学生的情感,优化学生的形象,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增强劳动技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本文笔者将依托劳动教育,重点探究其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整合问题,希望可进一步增强其育人功能。
一、初中生劳动教育情况简析
(一)初中生劳动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中学劳动教育,更加强调综合素质培养,旨在通过日常家庭劳动、学校活动来纠正学生劳动观,提升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而在具体的活动中全面适应社会环境,实现劳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提升,因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部分人无视劳动教育的意义,将劳动生活和劳动教育等同,存在认知上的错误,无法真正深化劳动观念,更不能提升劳动素养,主要表现如下:
1. 家庭劳动学生参与率不高
基于家庭环境的作用,学生在劳动概念中的认知并不深入,忽略了家庭劳动的意义,一方面,家长操持着所有家务,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活动中,开展家庭劳动的时间有限,同时,学生过度依赖父母,父母也基于各种考虑不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家庭劳动氛围不是很浓厚。
2. 在校劳动学生参与量有限
在初中课程设置中,虽然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但课堂上基本是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授课内容较为单一,以说教为主,缺少新颖度,学生的兴趣无法被整体调动起来;另外,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因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缺少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锻炼,学生无法从根本上明确劳动教育的意义。
(二)初中劳动教育开展原则
1. 资源生活化
初中劳动教育包含内容较多,一些内容有些枯燥,学生自身的兴趣不是很高,课程内容需要进一步提升。基于生活化教学,教师在设立教育内容时,应依托学生的个性特点,增强其劳动技能,以便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迎合学生的个性特点。
2. 课程具体化
劳动教育是初中教学的主要内容,经由劳动教育可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观念,增强其劳动技能,有效开展学科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发散性。
3. 课程实施常态化
基于素质教育,学校既应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应增强其实践应用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当下劳动教育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构建完整的教育评价机制,涉及生活生产技术劳动,保证评价反馈过程能够对不规范的地方加以约束,以此达成劳动教育目标。
二、劳动教育和道德法治课程
道德与法治是当前政治学科的基本课程类型,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支撑,还是整合劳动教育的重要落脚点。对于劳动教育,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意识,增强劳动实践技能,形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创造力。其本质也是要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这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相一致。
从整体而言,在将劳动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有机整合的过程中,需遵循相关原则,既要遵循教育自身的功能,明确其育人导向,确立劳动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丰富多样的手段推进劳动教育,不断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劳动观念,也应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彰显学生的个性,依托年龄特点,围绕劳动、统筹智力和体力,切实保障劳动教育的效果。两者相辅相成,既能实现劳动教育的高效化和科学化,也能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依托劳动教育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以劳促教,增进互动交流
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其他学科相比较为灵活也更加生活化,在新时期,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劳动能力,全面优化教学观念,紧追时代发展步伐,保证在无形之中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深化对学生的关怀,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增强其思想观念,通过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沟通交流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基于互联网,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以此深化学生的体验,使其直观体会道德与法治的现实意义,也可通过微课制作关联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增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与法治意识,全面评价学生自身的行为,实现综合发展。
(二)以劳创教,营造积极的氛围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引导,教师应规避学生因逆反心理而出现不良后果的问题,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开展引导,创新教育手段,尤其在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下,更应重视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核心素养,可在劳动实践中增设趣味性实验,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经由单一教学形式调整,提升学生的信心,切实增强整体的思想政治意识。此外,还应结合实际合理开展相关教学,引入当下热点话题,优化道德與法治内容,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营造积极的氛围,挖掘更广阔的探索空间。经由生活实例,增强法治意识,激发探索兴趣。实际开展过程中,应明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其政治认同感。
四、延展育人功能的策略分析
(一)丰富情感,形成劳动价值观
我国拥有千年的发展史,勤劳作为人们一直追求的美德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肯定,不管体力劳动,亦或脑力劳动,均是光荣的。但当下绝大多数孩子都被家长过度宠爱,一些学生因社会与家庭影响,不是十分重视劳动,其中在体力劳动中最为突出。为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应深入学生内心,有效发挥情感因素的带动作用,丰富其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念。
1. 镜头捕捉
以“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内容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调查身边所了解的家乡人,通过手机拍摄其劳动场景。有些拍摄农民在棚间采花;有些拍摄工人在工地劳作;有些拍摄餐馆笑脸迎客。通过照片展示了身边劳动者辛勤劳作的画面,他们都在为达成自身目标而奋斗着。
以“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为例,部分学生课前调查过程拍摄了街头相关的片段,包含在马路口站岗的交警、文明引导的志愿者、清扫马路的保洁工人,经由视频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基于他们的辛勤付出才创造出当前的美好生活。
2. 故事感染
大众化探访,寻找背后的故事。在教授课程内容前,可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与访问,明确劳动背后隐藏的故事,以此深化课上交流,表达自身见闻,以此升华这种崇敬感。同时,还可进行典型化展示,体会劳动的伟大。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呈现本土青年的具体创业路程。让学生从中体会追逐梦想、努力向前的劲头。
(二)构建趣味性情境,整合学科知识
整合知识作为学科整合的必要条件,可把独立学科串联到一起,强化学习资源的有机整合,开拓学生的视野。作为初中生,其思维模式并不健全,经由学科思维融入可拓宽认知思路与方式,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初中劳动教育经由道德与法治观念讲授可深化学生和学科的内部关联,优化道德行为规范,学会通过法律改进自身行为。具体可通过多媒体展现短视频。挑取代表性案例,经由案件播放与讲解,让学生明确劳动与道德法治的内部关联,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权益,一旦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立即通过法律手段加以维权。
(三)依托生活,让学生主动劳动
学生是家庭的一员,应主动肩负自身职责,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孝顺和关爱。以“爱在家人间”内容为例,教师可围绕“爱的表达方式”展开探究,鼓励学生主动承担对应责任,通过自己的方式加以回报,彰显自己的爱意。具体教学中,可预留调查任务,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妈妈一天的家务量,发布调查表,通过观察加以记录。经由此环节可大大激起学生的爱意,并能明确妈妈一天的劳动量。正式开始上课时,可汇报自身的调查结果,同时将调查表上交至讲台。随后,可通过多媒体将学生的统计结果呈现出来,看到统计结果,学生会较为惊讶,并不清楚妈妈一天原来会这么辛苦。此时,可通过提问激起学生的劳动欲望,让学生思考自身是否会帮助妈妈分担家务,日后自己又会如何表现。经由劳动教育内涵的剖析,辅以生活教育,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情感,使其主动劳动,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开展,深化育人功能。
(四)感受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
初中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然而,大多家庭均有一个孩子,对孩子也表现出了过度的宠爱,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然而,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基本组成,其在未来学习和个人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此,教师应把理性知识通过感性方式加以呈现,让学生经由参与活动学习知识,提升自身技能。
以“让家更美好”内容为例,教师可依托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学做家务”小活动,全面准备所用道具,例如,在“摘豆角”这一活动中,可提前调查明确哪些学生会摘豆角,哪些学生不会摘豆角,随后让会摘豆角的学生到前面进行示范,保证所有的學生都会摘豆角。再通过小组形式加以PK,从中选出摘豆角效率高且干净卫生的,并让学生畅谈摘豆角的技巧,给予奖励。活动结束以后让学生把豆角带回家,加工以后和家人一起享受劳动成果,增加其自豪感和快乐感。经过此次体验,学生的劳动情感得到丰富,便会主动参与劳动,不断养成劳动习惯。
(五)拓展延伸,真正爱上劳动
教师应明确,优良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只有把劳动看成日常生活行为,积极劳动,方能形成优良的素养。为此,教师不能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应将劳动教育还原至实际生活,达到知行统一,使其真正喜欢劳动。
经由家务体验,学生会在家务活中形成一定的意识,还会主动学习家务技巧,体会劳动的快乐感。以“让家更美好”内容为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常用的小技巧,使其明确家务活的相关技巧。由于视频会从感官层面让学生产生印象,并能让学生明确小窍门的独特之处,以此形成主动尝试探究的欲望。此时,教师可发布家务活实践表,每完成一件家务,让家长给予评价,所有实践任务都完成后将表格带回学校,再依照个人评价结果挑选家务小能手,给予适当的表扬。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真正爱上劳动,主动参与劳动。
结语:
综上可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劳动教育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也是达成“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教师应依托学生实际,围绕道德与法治学科,把劳动教育完全融入其中,全面推进各类实践活动,在增强安全意识的条件下,提升其劳动技能,深化育人功能,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