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紫源
在新课程背景之下,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以顺应未来社会发展之需。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扩大语文视野、提高对语文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下面我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例子来说明。
一、有意识地设计主题活动,引发学生写作冲动
多数学生把两周一次的作文视为一种难以逃避的“苦差”,认为作文课就是在老师的“强迫”下完成作文任务。搜肠刮肚,既愁“写什么”,也忧“怎么写”。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之中,大都涉世未深,见识不广,社会范围相对狭窄,他们的生活太单调与贫乏,缺少新信息的刺激。对一些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往往是无从下笔,即使写了也是空洞无物,情感虚假。所以,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些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着眼学校、家庭、身边的社会生活,使之有话可说,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作为文学艺术骄子的诗歌、散文,其意象的开放性是毋庸置疑的,各种意象的并置、融合、叠加流动甚至超时空组合,如果只是放手让学生一读,那多半是读不出多少内涵的,因为它毕竟不同于浅近的故事会,需要鉴赏的常识与基本的审美体悟。我们可以借此让学生准备各方面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而举办一场诗文认知会。李商隐的一首《锦瑟》有多少人能真切感知其深意呢?美则美矣,个中滋味又有几人识得?这场认知会把我们从平面状态引向了立体思维,从泛泛而谈到深入思索。
结合学校的一些活动,我们还可以开展各类竞赛、专题讲座等,或带学生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等,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激发了兴趣,拓展了写作空间,有了一双慧眼,知识不断得到积累,自然就有了表达的愿望,引发写作冲动。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亮出最真实的自我和最鲜明的个性。
二、持久开展常规阅读活动,拓宽学生写作的渠道
博览群书,多看影视剧和书报,多上网浏览,并不断巩固积累,能开阔眼界,拓展思维,间接获取创作源泉。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他们与书籍为友,使学生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我在实验班里举办了“新书屋”“书友会”“文学俱乐部”等好书共赏活动,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好书贡献出来,供大家阅读。
在读了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后,陈六楠同学写了《重读生命》、吴丽丽同学写了《把生命握在手心》,抒发了自己的独特感受。读了意大利诗人夸西莫多的《岛》后,杨洁洁同学写了《给我一双翅膀》、谢大玮同学写了《插上翅膀的愿望》,独抒性灵,语言鲜活。在读书活动中,涌现出了许多发自内心的美文,张即群同学在笔记中写下:“文学是首无声的歌。我惊异于莎士比亚的语言海洋,也陶醉于‘园丁与飞鸟的脉脉温情。喜欢三毛的清新,也喜欢刘墉的真诚。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酒脱,也喜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宏伟气魄。它们宛若汩汩清泉,缓缓地流进我的心田。在冬夜里,带给我绿色的春意。”……各种精彩文句从同学们的笔端徐徐流淌出来,清新自如,引人入胜,有些同学还创作了诗和歌词,令大家赞不绝口。在一系列的活动后,大家的思路得以打开,学生都能即兴作文。虽然有的文笔还比较稚嫩,但每篇文章都是同学们的真情流露,张显着活力。最主要的是改变了以前的“要我写”,为现在的“我要写”,也开拓了学生的个性思维。
还有一次活动中,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发现代词“我”的微妙,并阐述了关于“我”的话题:据有的汉学家研究,英语中的“我”仅有个“I”,但汉语中有28个“我”。例如“俺”代表着北方人的粗犷与朴实;“侬”代表着江浙人的温婉与柔情;“洒家”代表着鲁智深般的豪爽与不羁……多么包孕无穷的词汇和语言啊!但以一般的认知水平和悟性程度来看不可能各个无师自通。有些东西,如无生活阅历的积淀,恐怕就永无悟期了。例如,袁行霈教授在他的《中国文学鉴赏·滋味》中谈到:《论语·雍也》中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段话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不难明白其所指,但真要对其中所包含的深情作领悟恐怕就只能望尘于教授了。袁教授说:“斯人斯疾,重复一个‘斯字,孔子那种爱惜悲痛的心情充分地传达了出来。”没有一番人生的况味,便难如此。不正是在阅读中有这种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与方法引领我们步入文学的殿堂,又反观生活和生命的深处吗?
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知道“读”可以“研”,而“研”是可以做出大学问的。
三、思辨阅读与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
语文活动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让学生到更广阔的空間去感受语文课堂的无所不在。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纳课内课外于一体,熔学校社会于一炉,才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用不同的感官去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当然,仅有观察,只是对事物有了生动鲜明的印象和感受,仅有这些还难以写出好作文,因此还必须对观察内容进行思考,就是要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我经常指导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发现生活、思考生活,让他们从身边最常见的生活细节思考起,然后再提炼自己感受中最深切的部分和最真切的体验,下笔成文。鲁婷婷同学写的作文《生命,在和谐中轮回》就闪烁着思维的光芒。她认为生命的和谐就是王昭君的“独留青冢向黄昏”;是陶渊明的“桃源深处心空灵”;是苏东坡的“浪涛汹涌千堆雪”,文章最后这样总结道:“生命的完满在和谐之景中不断轮回,传承着一代代伟人向往和谐之景的夙愿,美丽的女子演绎绝世的生命舞蹈,文人骚客唱响绝世的生命华章文章……”写出了自己对生命和谐的独特感悟和思考,富有个性。动手写作离不开思考,观察体验后勤于思考,那么思考能力必然逐步提高。
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的阅读品位低下,因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而沉湎于网络、武侠、言情小说中。因此在浩如烟海的文籍里给学生挑出最好的精神食粮,开个恰当的书目,帮助订阅有价值的、可读性强的刊物,推荐好的时文、美文,让好的、有生命力的作品在圈子里流传都是大有必要的,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并适时加以引领与分析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不能让教学等同于唯开放、唯快乐而不思辨,让谬种流传开来。也许要让“铁树开花”“哑巴开口”是很难,但是要引领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值得说的事是不难的,当然这书首先得是“正”的,而不是“邪”的,这“事”是可以多元评价,而不是众口一词的,否则就会真坏了性情。然后,我们就可以慢慢地放手,让他们进行批判性地阅读与思考,再到广泛涉猎,甚至无书不读、无事不评,最后能青出于蓝,杂取百家,自成一家,达到真正的开放。
据说有人想把赵树理的小说搬上荧屏,却遭到了老先生的拒绝。因为他认为,在他的笔下,在读者的心中,“二诸葛”和“三仙姑”等人物都是活着的,他不想别人把他们刻画成他们所想象的样子,而是把这个主动权归还给最广大的读者。在思辨活动中,我们把这个事设计为学生辩论的话题。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可用心去品味这一原汁原味的经典,而不是被人做了注解的一个文化快餐。我想对于任何一个文学作品或是生活的原材料,不同的阅读主体会有不同的感知和体验。只是有的相对浅显,有的相对深刻。我们该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向深层次探讨作品或生活原材料的内在意义,挖掘现实中的事物,才能收到如儒家文化中所说的“日新,日日新,苟日新”的效果。
对与错其实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清楚自己的所为,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思辨,该什么思辨,及如何思辨。最重要的是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踏踏实实做人,不急功不近利,不哗众取宠,返璞归真。
语文活动可以因势利导,经常从生活这个源泉中采集新鲜活泼、富于时代气息的材料作为内容,也可以结合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编自演一些中外名剧。在教了《孔雀东南飞》《邹忌讽齐王纳谏》《项链》后,我就指导学生把这些文章改编成课本剧,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己挑选适合自己的角色扮演,自已设计剧中人物的心理、言行举止等,同学们很热情,认真排演。在自编自演中,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力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得到了极大地发挥,个性思维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语文活动丰富多彩,只有让学生真正被鼓励,张开思维的翅膀,在实践中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在课前用3-5分钟进行演讲,轮流让学生说说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人和事,有感而发,内容广泛。演讲后,大家对这些内容发表看法,谈谈感受,畅所欲言,个性直率的、腼腆的都可以各抒己见,进行评论,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想法,老师随时进行点拨。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思维发展了,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总之,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书本、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很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