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玲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原校长王梓坤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位面容清癯、儒雅敦厚的老人,完美地诠释了何为学者本色、师者风华。
王梓坤,江西吉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1984年至1989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我国“教师节”设立的倡导者。
1929年4月,王梓坤出生。11岁那年,父亲早逝,他跟着母亲和兄嫂艰难度日。上学时没有灯油,他就坐在同学的旁边“借光”读书;缴不起学费,他就向老师申请缓缴;课余时间,他帮着家里插秧割稻、打柴放牛。就这样,靠着自己的刻苦與韧劲,王梓坤读完了高中,考取了武汉大学数学系。
秋季开学,19岁的王梓坤背着一张席子和一床旧被子第一个来到学校报到。冬日御寒,他只有一件毛线衣,那是父亲留给他的。实在太冷,他就披着被子在床上看书、学习。手和脚都生了冻疮,他也不觉得苦,大学里浓浓的书香,给予了他最大的温暖和满足。学校举行活动,他也经常带一本书去。他见缝插针利用活动的间隙读书,不舍得浪费一点时间。
经过4年苦读,王梓坤顺利毕业,被分配到南开大学做助教。系主任看他好学上进,邀请他一起翻译了一本苏联的教材——《变分学教程》。书出版以后,王梓坤收到了300元稿费。暑假回乡探母,他用这笔钱为家里买了一头耕牛。
自1952年8月开始领工资后,王梓坤每月都给家里寄钱。后来母亲过世,他就寄钱给兄嫂,寄了将近50年,直至兄嫂过世。对于家乡,王梓坤更是满怀深情。1987年,他为家乡江西吉安枫墅村枫江小学设立了红枫奖学金,还捐资修建了“爱乡楼”。有一次他回家乡讲学,南昌大学设宴款待,满满一桌子皆是院士、领导,王梓坤却端起酒杯走到后厨,恭敬地跟在这里做厨师的吉安老乡碰杯,其情其态令人感佩。
1955年,王梓坤被学校推荐并通过考试,去往莫斯科大学读研究生。他选择的是当时国内比较薄弱却又是国家建设急需的概率论。留学3年,王梓坤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以至于只要他一出现,管理员就知道他要哪本书。那时候伏尔加河沿岸是留学生必去的打卡地,但王梓坤从未驻足。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他连自己最爱的胡琴也束之高阁,“终生不复鼓琴”。
按照苏联导师的要求,王梓坤开始研读杜布的《随机过程》。这本书深奥难懂,堪称“天书”,但他毫不畏难,由慢到快,由浅入深,最后终于啃了下来。读完那天,他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两行小字:“精诚所注,石烂海枯。”
1958年,王梓坤顺利通过答辩,被授予副博士学位。
学成回国,王梓坤继续进行概率论的研究。他1965年出版了《随机过程论》,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随机过程理论的著作,它与王梓坤另外两部著作《概率论基础及其应用》《生灭过程与马尔科夫链》一起被誉为“学习概率论的三部曲”,众多高校将它们用作大学教材,滋养了几代概率论学人。
30岁那年,王梓坤开始指导研究生,几十年来,他先后带出了20多名博士、40多名硕士。很多学生深情地说:“这一生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做了王老师的学生。”教学和研究之余,王梓坤还经常给学生和青年教师做报告。他边讲边整理,于1977年出版了《科学发现纵横谈》。这本几万字的小书风格清新、笔调流畅,既有科普性,又有文学性。读者们竞相购阅,引爆了“科学的春天”。
1984年,王梓坤被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朝受命夕饮冰”,王梓坤深感压力巨大,但他还是带
着“竭尽全力,秉公办事”的信念,赴京就任。
一天早晨,刚刚醒来的王梓坤灵感突发:应该建议国家为教师设立一个节日,以倡“尊师重教”之风。他忆起自己的求学时代,正是因为老师的培育,才有了他今天的成绩。北师大是当时师范类高校的代表,作为校长,他有责任向全社会发出呼吁。1984年12月10日,一篇题为《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的稿件在《北京晚报》头版刊发。“尊师重教”的说法,就是在那时由王梓坤首次提出的。他还和几位知名教授联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书面建议。1985
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九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5年掌舵,北师大面貌焕然一新。1989年,王梓坤卸任。时至今日,北师大的教职工还是亲切地称他为“咱们的老校长”。老校长在校园里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遇到有人跟他打招呼,他必定下车还礼。那种低调与谦逊,深深印刻在北师大人的心里。1991年,王梓坤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93年3月,王梓坤应聘到汕头大学,高达万元的月薪让他迅速“出圈”。他说:“礼聘是尊重知识的体现。我想用我的第一步引起整个社会对知识分子的重视。”如今,科研院所和高校以优厚条件吸纳名师的做法早已屡见不鲜,这与当年王梓坤迈出的第一步不无关联。
古稀之年,王梓坤重回北师大。图书馆里,再见他清瘦的身姿;讨论室里,又闻他悉心的教导。“喜看新鹰出春林,百年树人亦英雄”,这是王梓坤给北师大毕业生的留言,更是他自身的生动写照。
木铎之心,素履之往。在学术和教坛的双重耕耘中,王梓坤结下了累累硕果,育出了满园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