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
韩美林
韩美林85岁了,别看他个子小,但腰板硬朗,挥毫泼墨之间,中气和底气都是十足的。
韩美林1936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他是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他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徽、生肖邮票的设计者;韩美林的艺术领域包括书画、雕塑、陶瓷等,作品海量。
韩美林的作品如果拿去拍卖,必然抢手。但他却不卖,他把作品全都捐给国家,这就是气魄,君子的气魄。
面对记者,韩美林说,他把其他社会身份都卸除了,只留下清华老师的身份。他说自己这一生,最在乎三样:祖国、母亲和老师。“祖国、母亲和老师,是我一生都不会磨灭的动力。”他更指出:“出自清华必须是栋梁之材,老师也必须是栋梁之材。”栋梁不仅指才华,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一个老师,倾尽一生所学去教导学生,那就是栋梁。而我们,不仅要做栋梁,“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员,就要当中国的脊梁。”
教学不保留,是因为韩美林希望“中华民族有继承的人”,所以他说:“我感到我爱这些学生。”
孔子也是老师,他教导自己的学生说:“仁者,爱人。”韩美林对学生是慷慨的,除了在教学上的倾囊相授,还出钱让自己的博士生去世界各地增加见闻。
问到他为什么不拍卖画作时,他指着学生笑着说,钱够花就行,“我的钱都给他们了,吃饭也好,换着样的吃。我感到这是一种愉快”。
当然,这爱也不是溺爱,所谓“严师出高徒”,韩美林对自己和学生都很严格——必须努力。
于己,韩美林至今仍保持着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习惯。“我必须这样做,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艺术更没有100分。”于学生,韩美林现在带10个博士生,曾经退过两个,就是不要,叫他签字他也不签字。为什么?“不学习,不珍惜,你天天不来,那怎么行啊?”清华人才辈出,这种不努力的轻浮态度是他所不齿的。
韩美林教学生重“才”,他爱才也惜才,他直言不讳,清华现在一进来就考英语,这是不对的,因为搞艺术的人就算英语、数学都不及格也沒关系。“我认为要看菜下饭,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才行。”
韩美林坚定地选择了“人品”,“他起码能认认真真对待这个社会”。
从前韩美林有一个最爱的学生,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所以韩美林经常拿自己的稿费和粮票接济他。后来韩美林“落难”被批斗的时候,不曾想过第一个蹦上去批斗他的,竟就是这个学生。后来韩美林从监狱出来,这个学生要入党需要他的批准,他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觉得在那样的时代里,这个学生当年揭发他也不过想为自己的“成分”脱身。
与过去和解,以宽仁之心待人,这就是韩美林的“人品”,而这也是儒家的理想型人格——君子所包含的内容。君子有君品,君子当自省、克己、慎独、宽以待人。
韩美林更是不忘恩师,当中央美术学院的周令钊老师到来时,韩美林立刻给周老师下跪磕头。
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惺惺相惜,也有种“知己”的意味。
“你怎么这么有热情?”
“我爱它,不就有热情吗?”韩美林答,而且这种热情“烧不完,不知道怎么,一直往外涌”。“看到纸就上瘾,一沓纸就给它画完了。”韩美林说这是自己在鞭策自己,“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样的画法,也与他过去曾经经历的苦难有关。
韩美林有着自己的人生哲学:“人掉到谷底没关系,他这起点不就更高了吗?”君子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韩美林认为吃苦不是坏事,做人要先学会吃苦:“因为人间不全是甜的,有明就有暗,有高就有低,有上就有下,有冷就有暖。人生就这一次,要珍惜这一次。”
韩美林艺术馆墙上刻有一行字:“上苍告诉我:韩美林,你就是头牛,这辈子你就干活吧。”
在学院里,老师教授的不是绘画基础,而是绘画之“法”,这必须靠自己体悟,但艺术有没有法?韩美林的答案是:“无法之法才是艺术的大法。”
所以当韩美林看到学生拿炭条、手绢打草稿,他认为根本不需要,画家就是4个字:一笔下去。韩美林一笔,就是一匹骏马;写字也是,得有一笔下去的劲道。
说话间,韩美林用手比画着,像是一个孩子般激情地向人展示自己挖掘到的“宝藏”,这是属于他自己的宝藏,更是属于这片土地的宝藏——中国的宝藏。
摘自《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