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冰 王彩绒
摘 要: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实施者和责任人,在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提升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本课题结合导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探讨导师如何在研究生整个科研训练过程中对研究生的知识获取和运用能力、中英文论文的写作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感和执行力等八个方面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升。本研究对导师在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中所起引领作用的实践探索,对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培育适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综合能力;引领作用;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7-0068-05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研究生培养工作受到很大的关注。在目前新形势下,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保障研究生培养的成效,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导师与研究生接触时间和机会最多,从入学时的学业规划和培养计划制订,到学术能力的培养,以及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导师全程参与,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1]。目前,关于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国内外主要侧重于导师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孙伟刚等根据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研究方法的学习、如何进行写作和逻辑思维的培养等方面探讨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策略[2]。李宏祥等指出我国导师应对国外导师在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指导中的一些方法和措施进行学习并借鉴[3]。王襄平等探讨了在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这一过程中如何强化导师作用的论题[4]。
很多研究就导师对研究生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关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周业波认为,导师在培养研究生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5];唐彬秩等指出,导师应培养研究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不但能够清晰地阐述科研问题,还能够与周围的人进行有效沟通,从而促进学习和科研高效完成[6]。李玉萍探讨了农业院校研究生英语学术写作能力的提高途径[7]。王凤清等建议研究生增强与导师沟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众多沟通方式中,强调了面对面沟通的重要性[8]。朱记伟等提出了促使研究生与导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措施[9]。张明艳从导师、制度规范、社会实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方面提出对农科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机制[10]。潘向峰等指出研究生的科研执行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认为导师应让研究生进入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并给予他们有效指导,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这些措施将有利于研究生科研执行力的提高[11]。赵心恬认为导师应从科研管理意识、学习方法和研究精神三个方面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2]。
还有一些研究从社会、高校和学校的层面探讨了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路径[13]。王巧云从教育管理者、研究生导师、课程建设、社会实践、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主要环节进行了探索与思考[14]。关于导师在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中如何发挥教育和引领作用的文献很少,朱小军等认为导师需要从研究生的创新型人格培养、价值观塑造和专业知识拓展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和全面指导,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15]。他们虽然指出了导师对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性,但只探讨了导师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对导师在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提升方面的作用未有涉及。
在研究生培养中,科学研究占据主体地位,科研能力的培养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目标。目前,很多关于研究生培养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在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很少注重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本研究主要从研究生整个科研训练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获取和运用能力、中英文论文的写作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感和执行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导师对于研究生这些综合能力的引领和教育,对于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及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知识获取和运用能力培养
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核心。研究生要想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必须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除了进行课程学习外,还要进行文献学习,因为文献是研究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阅读与分析文献成为摆在导师面前的一个关键课题[16]。为了提高研究的创新性,紧跟科学前沿,提高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是许多导师对研究生提出的学术要求之一。在确定课题方向后,导师应及时指导学生检索并学习影响因子较高或者分区较高的英文文献,以便学生拓宽研究思路。在实验方案制订阶段,应重点学习文献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在论文写作阶段,应重点指导学生形成文献分析讨论问题时严密的逻辑思维,从而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
要提高研究生文献知识的获取和运用能力,导师在研一开学制订培养计划时就应要求其选修文献检索和专业英语等学科基础课程。同时,建议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加入自己主持的有关课题,尽早确定他们的研究方向,让他们有针对性地阅读英文文献。坚持每周开一次组会进行英语文献的翻译和汇报,一方面督促并帮助研究生掌握相关的专业词汇和常用写作句型,另一方面可促使他们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养成随时跟踪学术最新动态的良好习惯。
二、写作能力培养
良好的寫作能力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创新的基本要素。论文的写作同科学研究过程同样重要,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撰写,都要求研究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清晰的思维。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要注意学术规范的掌握和应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对学术观点和成果的梳理归纳及比较分析。研究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在平时的科研训练中加以系统培养。根据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特提出如下措施:
第一,制订完整的培养计划。在制订培养计划时,除了让研究生选修学科基础和必修课程外,还应建议研究生选修一些科研写作方法课,如“中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等。这些课程可帮助研究生了解学术论文的分级和组成要素,启发他们的写作思路,并教会他们图表的分析以及学术论文的规范性等,从而帮助研究生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最终撰写并发表高影响因子或者高分区的研究论文。
第二,多阅读英文文献。在阅读过程中特别注意对英语专业词汇和固定句型的归纳总结,把文献中好的词汇和语句表达方式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最终提高英语论文写作能力。
第三,写文献综述。在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和项目申请书的撰写中都需要写国内外研究进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献综述,导师应在给定研究生选题后,让他们就选题查阅文献,从而写出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根据实践得知,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和对文献的归纳总结分析能力都会有大幅提升。
第四,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科技论文的投稿和返修。研究生初次投稿时,导师应全程指导。投稿之前,导师应对论文的内容、学术性和真实性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论文,应返回重写;投稿时,对所有涉及的过程包括期刊的选择、期刊的注册登录、投稿的操作流程、如何选择审稿人等过程应给予指导,保证论文有效投出;最后在返修意见回来时,应指导研究生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审稿意见。在论文的返修阶段,一定要指导研究生按照审稿人的意见逐条逐句地修改或答复。
第五,优秀同学的经验分享。让科研能力较强,发表过高质量论文的研究生结合自己的投稿经验做专题分享,如论文的写作思路、写作过程以及投稿时期刊的选择等,这个过程会让研究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论文写作和投稿的培养环节。
三、实践能力培养
研究生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前沿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需要实践动手能力,祝家钰等指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式[17]。
研究生实践能力欠缺成了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问题[18]。目前,研究生普遍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研究生导师需要积极联系社会上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和实践锻炼的场所。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研究生前往辽宁丹东相君杜鹃花有限公司、浙江嘉善碧云花园有限公司、北京花木有限公司、杨凌雅秀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和杨凌千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参观学习,把理论所学与实践有效结合。这种实践,一方面锻炼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了研究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为研究生的德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研究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贡献给社会和企业,增加了自我认同感,同时通过对行业的了解,也增加了学农爱农的意识。这些素质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4]。
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导师可通过以下途径有意识地培养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研究生每周定时向指导教师口头汇报文献阅读或实验进展情况,这也是促进研究生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途径。第二,定期召开研究生组会。在组会上,尽量做到让每个同学进行课题进展或文献汇报,汇报由研究生在会场讲台上进行。汇报结束后,大家就该研究生的报告内容和演讲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提问和讨论,导师不压制学生的学术观点,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才能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最后由导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实践证明,这种互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的方式非常有效,可以促进学生通过比较找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有意识地去模仿和提高,一般经过1~2个学期,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点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第三,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活动。通过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可激发研究生研究的灵感,拓宽他们的研究思路,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最终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自己做报告或者与其他科研人员沟通交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如学校旱区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周一举办的学术报告,研究生院的研究生论坛,图书馆举办的讲座,都应鼓励研究生参加。第四,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如每年的观赏园艺学术年会,作为国内外园林植物研究领域青年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参会人数逐年增加,通过参与这种学术会议,可以让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炼和培养。
五、沟通和交流能力培养
沟通能力是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研究生在就业时具有更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往往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学校的研究生培养中,绝大多数研究生在与导师、课题组成员、学校其他教辅成员的沟通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沟通能力亟须提高。
首先,是与导师沟通。导师与研究生沟通是否顺畅高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19]。部分研究生不会主动与导师沟通。有的敬畏导师,不知如何与导师沟通,有的因为导师太忙以及自己害羞等原因无法与导师进行沟通。导师可以更加亲和的姿态主动多与学生沟通,使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流,在交流中慢慢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研究生实际与导师沟通的内容多集中于实验指导、论文投稿和写作等方面,而对自己的家庭、生活、情感和心理问题一般不愿与导师进行沟通,这不利于我们培养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研究生。导师在与研究生沟通时,不能仅沟通学业问题,还应鼓励研究生敞开心扉,就自身的个性、情感、品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沟通,从而便于我们全面了解研究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其次,与课题组成员沟通。与课题组成员沟通的能力是保证团队合作高效顺畅的基础,导师应有意识地创造大家在一起沟通交流的机会,并就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进行指导。
导师还应就研究生如何与同行进行有效沟通,如何与学校实验管理老师与行政管理人员沟通,如何与社会人员和企业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培训,这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的研究生必须要做的。
六、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每一个行业都非常需要团队合作精神。研究生在校期间不能单打独斗,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应积极参与到团队课题的研究中,在科研训练中培养与同门进行有效合作的能力或素质[20]。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创造合作机会,培养合作意识。要想让研究生有团队合作精神,首先要让他们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部分研究生认为只需要干好自己的事就好了,没有必要团队合作。但实际上,现代的科学研究要想取得大的成果,必须组建团队,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导师应拿学校做出重要贡献的团队的例子去让研究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也要想方设法为研究生提供合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高效率和重要性。
第二,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集体劳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一方面应让研究生集体深入企业进行相关技术的指导和学习,在活动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应定期组织集体劳动,大家在与专业相关的集体劳动中放松紧张的情绪,高效完成一个人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集体劳动也因此成为课题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七、责任感培养
研究生的责任感,包括对自己、对团队、对班集体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一个对自己、对团队、对集体负责的研究生才能最终承担起社会赋予他的责任。研究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自觉地去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学有所成,从而服务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在现阶段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中,研究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不足,其根本原因就是责任感缺失。
研究生个人责任感的培养首先要让他们从尽职尽责地做好分内工作开始,在学术科研工作上树立积极、端正的态度,具有面对困难的毅力和恒心,做到科研诚信。研究生集体责任感的培养则要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参加课题组或班集体的活动,关心课题组的发展和班集体荣誉。同时,导师要树立模范先进,利用榜样教育的力量,强化责任心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特性。因此,对个人、集体和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研究生,导师要及时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从而影响整个团队学生群体。而导师作为学生最好的榜样,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加强导师的社会责任感是培育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首要方面。如果研究生在读书求学期间就锻炼出强烈的责任感和承担责任的勇气,将会对他今后的人生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八、执行力培养
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执行力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按时完成老师交给的科研任务,能否按时毕业,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11]。在研究生培养中发现,部分研究生没有做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赖老师布置任务;畏难情绪重,在制定科研任务时与导师讨价还价;不能按时完成科研任务,规定这学期完成的论文拖到下学期;做事不注重细节,不追求完美,每月的书面总结报告、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表填得完全不符合格式规范……这些都是研究生缺乏科研执行力的表现。
导师要想增强研究生的执行力,首先就要让他清楚为什么读研,将来准备做什么工作,怎样做好未来的工作,自己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从而增强其学习的紧迫性和责任感,自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导师在学生读研之初就应指导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其在研究生期间全面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最后,要深层次了解研究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九、结语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扎实地掌握本学科知识的人才。课程学习、课题训练、学术论文写作等只是研究生培养的手段,只有将培养研究生综合能力的目标融入这些手段,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感和执行力,才能保证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庆. 试论如何加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J]. 院校管理,2016:151.
[2] 孙伟刚,覃森. 从导师视角来谈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7(23):17-18.
[3] 李宏祥,王燕妮. 国外高校教师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01):58-61.
[4] 王襄平,李俊清,孙艳玲. 强化导师作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J]. 中国林业教育,2010,28(03):38-40.
[5] 周业波. 科研训练中培养研究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04):550-552.
[6] 唐彬秩,屈艺,母得志. 浅谈医学研究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01):14-15.
[7] 李玉萍. 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培养[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05):609-613.
[8] 王凤清,律颖,彭耕,等. 某高校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现状调查[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01):128-130.
[9] 朱记伟,李珍珍. 浅谈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有效沟通[J]. 教育探索,2016(06):103-104.
[10] 张明艳. 农科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6(39):77-78.
[11] 潘向峰,周燕,余德民. 论如何提升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执行力[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05):38-40.
[12] 赵心恬.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法中的探索与体会[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2):182-183.
[13] 周向阳,李善妮,李劫. 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7,9(02):238-240.
[14] 王巧云. 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主要影响因素探討与研究[J]. 教育在线,2016(09):123-124.
[15] 朱小军,时章明,周萍.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导师指导因素探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01):246-248.
[16] 王佳,刘映红. 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探索[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07):199-204.
[17] 祝家钰,龙昭华,熊华为,等. 理论研究与实践技能在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J]. 学科探索,2017(19):46-47.
[18] 骆乐,薛兴利. 基于AHP-模糊综合模型的硕士研究生实践技能培养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02):126-130.
[19] 龚丽,李志,刁黎. 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现状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09(06):128-129.
[20] 李方,张雪英. 研究生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3(19):166-168.
[21] 刘俭,万文婷,彭勇. 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6(41):42-45.
(责任编辑:胡甜甜)
基金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服务西部高校的‘六位一体研究生导师培训研修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赵冰(1980—),女,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王彩绒(1970—),女,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学位管理处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研究生导师培训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