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高频错题教学分析

2022-05-30 10:48:04谢峥谢小青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谢峥 谢小青

摘  要:高频错题是有效的数学教学资源,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為了提升教学的针对性、精准性,文章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频错题研究的观点,以在精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文章以小学数学为研究对象,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频数学错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期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频错题;教学研究

一、搭建“线上支架”,完成精准反馈

小学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加之没有养成良好的错题整理习惯,无法从高频错题中汲取知识、得到精准反馈。为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抓住信息技术储存功能与便捷性特点,将学生高频错题整理起来实现精准反馈。

(一)创设云题库,推动资源反馈

以往的错题整理以错题本为媒介,不利于长期保存,而且教师不能全面把握学生的动态。但云题库的建立可以轻松解决上述问题。基于错题数据分析,可以精准、系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完成错题资源的整理与收集。为了将学生的高频错题整合起来,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教师构建了线上云题库,分为个人和班级两个题库,两大题库相互联系。另外,教师要教学生如何注册账号、登陆和使用云题库,让学生对日常错题进行分类、整理并纳入个人题库中,方便学生复习应用。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共性高频错题纳入班级题库中来,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态,进而调整教学方案。

(二)构建云微课,推动认知反馈

云微课是以多媒体设备为依托的5~10分钟的错题音视频,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在教学中,教师精选学生的高频错题制作微课,为学生复习提供帮助。然后教师将录制好的微课上传到班级微信公众号的错题专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的学习。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他们会根据自己知识结构、思维特点暂停或重放,以重构认知。为了保持课堂的良性互动,教师在微课下面设置了留言区,学生在完成观看之后可以写下自己的方法,供他人参考。通过大家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可以把握学生当前的认知动态,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帮助学生重新建模。

(三)构建云说题支架,推动学生的思维反馈

云说题指的是以网络平台为支撑,对错题开展全面的讲解。学生通过视频或语音的形式开展表达,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全面展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将学生解题的思维展现了出来,通过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聆听还能对学生不正确的思路进行了指正。例如“如果一个三角形两条边分别长5cm和8cm,那么另一条边的长度范围是怎样的?”这一问题:

学生1:因为第三条边要小于5cm+8cm之和,所以第三条边是小于13cm大于0的任意长度。学生2: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构成三角形的三边是有要求的,还必须满足第三边大于其他两边之差,所以第三条边要在3-13cm之间。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思维依然停留在第三边如何求上,根本没有关注到题目的本意“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立刻关注到了学生问题所在,并开展了针对性的指导。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难以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但云说题支架的构建,可以让学生尽情表达,以将学生的思维真实地反映出来。

二、构建线上互动平台,开展项目辨学

(一)构建云讨论辨学项目,鼓舞学生表达

讨论是提升学生认知的重要环节。在讨论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错误之处,可以提升自身的认知。但以往的课堂讨论过于严肃,学生不敢表达也不会表达。通过构建云讨论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交流中来,日常不爱参与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并在大家的讨论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云讨论平台的支持下,学生可以自动发起错题讨论会,教师则要在后台做好指导,对于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教师做最后的讲解。比如在解答“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角是45°,它的顶角是多少度?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时,教师要鼓舞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然后“小教师”通过连麦的方式组织大家讨论,并说出理由,对其他学生的错误之处进行指导,以深化学生对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理解。这样的云课堂讨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而且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开展云对比辨学项目,启发学生思考

对比是数学教学的有效方式。通过对相似的学生易错题开展对比,可以让学生抓住知识点的区别,真正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基于此,教师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知识对比延伸到了线上,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比如在学习完“比例”这节知识的教学之后,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关练习题:

问题1:打一份稿件,甲单独打要2小时,乙单独打要小时。现在甲、乙二人同时合打,完工时甲比乙少打1920个字。这份稿件一共有多少个字?

问题2:甲、乙二人分别要完成56个零件和45个零件,甲做5个的时间乙做4个,乙完成任务比甲多用1小时,甲、乙完成任务各用几小时?

组织学生连麦发言,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分析和对比,将思维图发布到班级微信群中,通过大家的交流与探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构建云提问辨学项目,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视角解答问题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才能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云提问的辨学项目,让学生经历提问、思考、解决这一系列的过程,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比如针对下列的高频错题:在手工课堂中,明明用橡皮泥做一个圆柱形学具,已知圆柱的底部直径为4cm,高为6cm,他想要做一个长方形纸盒将学具包装起来,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教师,这个纸盒需要多少cm2的硬纸?

三、建立线上检测平台,追踪学生的情况

(一)建立云评价检测,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评价是深化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过程,也是教师反思教学的过程。通过建立线上教学、知识能力、合作探究、成长收获四个维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高频错题以及自身成长进行量化评选,并在最后评价专栏写出自己的线上学习心得,为教师优化数学教学提供依据。教师利用问卷星,从四个维度设置了教学评价,让学生在打分中反思自己的错题,以完成对知识的巩固,最后系统自动赋值给出分数。当然,教师要对学生的评价问卷进行检查,避免极端分数的出现,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对学生线上学习的监测。

(二)构建云分享监测,提升学生的认知

教师可以月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高频错题线上分享会,分享活动的开展,一来可以监测学生的错题是否得以消化和吸收,二来可以通过题目强化学生的认知,并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整理的高频错题名单,以点名的方式让学生表达题目的含义、解题的思路,在学生说完之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后由学生做出点评和评价。同时,教师可以纳入变式问题,以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并最终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认知。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只有革新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高频错题作为数学课堂的有效资源,必须重视起来。为了弥补传统教学课堂的不足,教师可以构建线上支架、线上互动、线上监测等平台,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力。

参考文献:

[1]朱家浩. 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高频错题教学[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07):61-64.

[2]徐艳红. 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J].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1):97+102.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