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选萍
雨是大自然的精灵,是诗人心底的情丝。雨清新明净,情丝缠绵。古诗词中,雨的身影幻化多姿:春雨、秋雨,微雨、冷雨……雨,映射着欢欣愉悦的心境,折射着艰难困苦的环境。让我们在古诗词中感受雨的多姿、唯美和灵动,领悟雨的精魂所在。
一、雨映射欢欣愉悦之心境
古诗词中,诗人往往借雨来寄寓自己的情感。特别是春雨,它不仅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也容易触发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热爱之情。诗人笔下的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令人喜。比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不光是写实,更有绚丽的想象。在满怀喜悦的“听春雨”中,诗人神思飞扬,联想到第二天经过春雨洗礼后那娇艳的杏花。这种诗意的想象,既是诗人此时心境形象生动的吐露,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望。
二、雨象征艰难困苦之处境
除了寄寓美好的希望、映射愉悦的心境,雨还是诗人笔下生活窘迫、政治处境险恶的象征。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就是其艰难生活处境的真实写照。茅屋被秋风吹破,大雨下个不停,屋漏床湿,屋中无一处干地,叫人怎能入眠?诗人把安史之乱时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贫困生活处境形象地写了出来。淫雨如麻和诗人的愁苦心境相遇,雨便被赋予了悲凉的意味。
此外,无情的风雨还常常被赋予抽象的政治寓意。诗人之所以用无情的风雨象征险恶的政治,正是源于苦雨给人留下的灾难性记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寫国家山河破碎,像被风吹散的柳絮一样;自己漂泊不定,如同被雨拍打的水上浮萍。诗句中,无情的风雨被赋予了抽象的政治含义,时局的动荡和政治的黑暗,借着风雨在眼前具体呈现出来,直击人心。
三、雨传递凄苦漂泊之愁情
雨,还常常作为愁绪的载体。雨愈是凄凉,愈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
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显示了诗人凄凉孤独的心迹。在一个秋雨霏霏的夜晚,诗人独坐孤灯下,思念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在诗中,我们不仅听到了淅淅沥沥的雨声,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妻子的深长思念,那郁积心底的愁思随雨水慢慢涨满了秋池。诗歌营造出情味深挚的意境氛围,使我们感觉到诗人客居异地的孤寂凄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