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富强
小麦返青后即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这一时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时期。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促控结合、水肥调控、防病治虫、防止早衰、增粒增质量”。
一、拔节期水肥统筹
注意施好拔节肥,浇好拔节水。小麦处于拔节期,需要充足的肥水供给。此前没有进行春季肥水管理的一二类麦田,或者早春进行过返青期追肥但追肥量不够的地块,都必须在此期浇水和追肥。拔节期肥水管理要做到因地、因苗制宜。对地力水平一般、群体偏小且苗小、苗弱的地块,宜肥水早攻,即一进入拔节期就浇水施肥,以促弱转壮、促进苗情转化;对地力水平较高、群体适宜的地块,宜在拔节中期再追肥浇水;对地力水平高、群体偏大且有旺长势头的地块,则必须将肥水后移,应在拔节后期追肥浇水,以控旺促壮。一般每667 m2追施尿素8~10 kg。高产地块,宜再追施钾肥5~7 kg。追肥宜开沟深施,杜绝撒施,以提高肥效。
二、防御倒春寒
小麦进入拔节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对于低温冻害较为敏感,罹受冻害往往导致冻蘖而降低亩穗数,进而影响产量。拔节期冻害由“倒春寒”导致,遂平县春季气候复杂,近年小麦进入拔节期后“倒春寒”天气频繁发生,因此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防止“倒春寒”导致的小麦冻害。抗御倒春寒,可以采用如下措施:一是于返青期和拔节期各喷施1次“碧护”;二是于低温寒潮来前2~3 d对麦田灌溉,可以提高麦田地温,改善、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防御和减轻冻害;三是于低温来临前7 d田间喷施磷酸二氢钾+三十烷醇。
冻害一旦发生,要及时灌溉并趁机对麦田追施适量的含硝态氮复合肥,也可以每667 m2追施尿素5~8 kg和磷酸二氢钾3~5 kg,还要及时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受冻小麦尽快恢复生长。
三、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白粉病、条(叶)锈病,虫害主要有麦蜘蛛、麦蚜、1代黏虫和吸浆虫。当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要及时施药防治。病虫混发地区要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各计各量混合施藥防治,最好再适量加入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可以起到补肥健株的作用。
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如果出现持续阴雨天气,要做好对赤霉病的防治工作。该病一般在小麦扬花期开始侵染,至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该病自2012年后已成为遂平县小麦常发、重发病害。对于该病要以防为主,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是最佳防期。防治实践证明,一旦错过这个时期,以后施药很难达到理想防效。建议选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也可以用25%的氰烯菌酯悬浮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喷雾防治时必须注意施药质量,要对准小麦的穗部均匀喷洒药液。
四、一喷三防
小麦进入穗期后是病虫集中危害盛期,若防控不力,将对小麦产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小麦“一喷三防”宜自孕穗期开始,是小麦后期防治病虫害、抗御干热风和防止早衰、倒伏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粒质量和单产意义重大,是促进小麦增产最直接、最经济和最高效的技术措施。应根据当地当季气候、病虫害发生特点和趋势等做好研判,选择适宜的防治病虫害的农药和叶面肥,采取科学配方适时进行。
第1次应在始穗后开花前进行,每667 m2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100 g + 25%多菌灵200~250 g + 3%啶虫脒乳油20~30 mL +磷酸二氢钾150 g +硼砂500 g,还可加入生长调节剂和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兑水喷雾,可起到治病杀虫防早衰的作用。也可以施用小麦“一喷三防”专用复配制剂。建议于5~7 d再进行1次。
“一喷三防”的最佳时间为晴好天气且无大风的上午9—11时和下午4时以后,一般每667 m2喷洒药液不宜少于30 kg,喷洒药液务求均匀周到,尤其是要注意喷到下部叶片和叶子背面。若在小麦扬花期施药,则必须避开授粉时间,可于每天的上午10时以后进行。一般来说,高产麦田最好喷施2~3遍,间隔时间为7~10 d。必须注意的是,施药前要关注天气预报,以免施药后24 h内出现降雨而重新施药。
五、灌浆期水分管理
灌浆期灌溉不可一刀切,若灌浆期出现1次20 mm以上的降水,不建议再浇灌浆水,反之可以考虑浇灌浆水。群体偏大、生长过旺、具有倒伏隐患的麦田不宜再浇灌浆水。灌浆期浇水时宜小水轻浇。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风雨来临前不可浇水,以免倒伏。
六、适时收获
蜡熟末期为小麦的最佳收获时期,此时麦穗、穗下节和叶片已经全部变黄,秸秆尚有一定弹性,小麦籽粒的含水量一般在22%左右、较坚硬且呈现固有色泽。遂平县小麦成熟期多有阴雨天气,所以,小麦成熟后要及时采用机械抢收,确保颗粒归仓。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栽培的是优质专用小麦,必须单独收获、脱粒、晾晒,以免混杂。
(责任编辑 刘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