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老本的谢馥春,半年亏损翻五倍

2022-05-30 10:48:04赵天华
中国化妆品 2022年9期
关键词:财报营收化妆品

赵天华

复古包装上的古典美人,细腻鸭蛋粉上的浓郁花香,谢馥春的经典品牌形象在大众心目中,具有极高的认知度。

但谢馥春近几年的经营数据,与其品牌知名度相比,却略显惨淡。

8月23日,谢馥春发布了2022年的上半年财报。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954.91万元,同比大跌54.51%,去年同期为2099.12万元;净亏损668.83万元,亏损同比扩大421.49%,去年同期亏损为128.25万元。

谢馥春半年不足千万的营收体量,不到珀莱雅、夸迪、薇诺娜等国产头部化妆品牌“618”预售首日销售额的1/10。就连近日被唱衰的完美日记,“618”大促期间销售额也过了亿,是谢馥春上半年总营收的10倍。

早在2014年时,谢馥春的年营收就已经突破了5000万元;2017年时超过6000万元,彼时,完美日记和花西子都尚未崛起,目标为踏入亿元俱乐部的谢馥春,足以称得上是国产头部品牌。

风靡一时的谢馥春,为什么被市场抛在身后?

一部分原因在于,谢馥春过半的营收来源,为线下零售渠道,即线下专营店。但此线下专营店,与屈臣氏等布局购物中心、商超的门店不同,谢馥春门店选址多数分布在旅游景区和历史文化街区中。但受新冠疫情疫情影响,部分景区关闭,2020年间,谢馥春绝大部分实体门店都处于歇业状态。

与旅游景区的深度绑定,导致门店经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降低了谢馥春的抗风险性。

但从另一方面看,在没有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到来之前,谢馥春选择开景区店,不失为一种保证营收稳定,与竞品形成差异化的打法。且谢馥春本身的外观设计就以古典、国风为主,包括钿艺、雕花等传统工艺,这让它在近几年国潮风行的时候,自带“网红属性”,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再来看线上,过去谢馥春的线上渠道,增速也不理想。

2017年到2019年,化妆品在电商渠道红利期最大的3年间,谢馥春的线上营收,始终保持在2000多万。根据财报披露的数据,上述3年,其线上平台销售額分别为2420万元、2217万元、2285万元,增长不明显。

2020年整个行业在线上的数据变化,更直接体现出了谢馥春在线上渠道中的迷茫。

线下零售业态的暂停催生了各公司的线上业务,疫情也推动消费者往线上转移,根据数据显示,珀莱雅、贝泰妮等擅长线上渠道的品牌,2020年间线上均实现45%以上的高速增长;上海家化、丸美等以前主打线下渠道的公司,线上渠道增速也超过15%。但谢馥春2020年的线上平台收入,却不增反降至1511万元。

据财报数据,今年上半年,谢馥春线上销售额为465万元,略超线下零售渠道的406万元。

线下生意持续低迷,线上业务不增反降,谢馥春难以止损。

被迫走出舒适圈

乍一看,谢馥春面对的困境起因仿佛是疫情,疫情摧枯拉朽间,使其承担主要营收来源的线下零售渠道全部停摆。

而事实上,早在2019年,谢馥春的净利润就已经开始下跌,同比减少8.78%;公司也在2019年的半年报中直言,净利下跌的原因,是加盟店的进货量同比减少。

无论是专营店,还是CS店,过去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以旁观者的视角,在各公司的财报中已经能看到直观的数据呈现;身为从业者,谢馥春感受到这一趋势的时间点只会更早。

但对于老品牌来说,比起业务上的变动,摆脱传统经营模式带来的思维惯性,则更为困难。

其实,谢馥春在2011年时,就已经入驻了天猫旗舰店,但并没有做出足够的声量。一部分原因在于,仍用线下的节奏做电商。比如,据财报显示,2017年,谢馥春全年仅推出10款新品,2018年只有4款。作为对比,完美日记一年上架的SKU能过千。

与推新更慢一点的品牌对比,如花西子,一年的新品仅有10余个,但其单品研发时间往往长达数月,甚至2年,以期达到推新即爆品的目标。

但谢馥春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则远远不够。2017年,谢馥春全年的研发费用仅为9200元;这个数字在2018年增长到13900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1%和0.02%。

很难想象,一个销售额数千万级别的化妆品品牌,在研发方面每年仅投入万元。

谢馥春对自己已有产品的自信并不是没有理由,早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谢馥春香粉、香件就获得大奖;2006年,谢馥春被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其“香、粉、油”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但“吃老本”终究不能走得长远。从2019年起,谢馥春将每年的研发费用拉升至100万元以上,但彼时已经做到数亿级别的竞品,研发费用已经达到千万级别了。

研发费用的背后,依旧是渠道、品牌、消费者三者之间话语权的变化与博弈。早期国内的化妆品市场是渠道为王,门店点位、货架位置第一,产品第二。所以产品力这一说法,在10年前没有现在这么重要。谢馥春在2017年之前,甚至财报中都没有研发费用这一项,只有销售费用。

而现在,各个化妆品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方面的投入,不仅是在推陈出新速度上的较量,掌握多少专利、配方,更是巨头们拼实力的重要指标。

老牌国货们想要持续获得消费者的喜爱,需要进一步提升产品力,而非只卖情怀。

猜你喜欢
财报营收化妆品
No.2 知乎2021年全年营收29.59亿元,同比增长119%
乐高2020年上半年财报:收入同比增长7%
玩具世界(2020年4期)2020-11-16 01:06:10
车企财报:几家欢喜几家愁
汽车观察(2018年9期)2018-10-23 05:46:18
PPG公布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
上海建材(2017年4期)2017-10-16 01:33:39
圣诞化妆品包装很雷同?那是因为你没看见这些!
2018年,化妆品要“减负”!——便携式化妆品成新热点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健康女性(2017年3期)2017-04-27 22:30:01
恒安国际2015年实现营收 244.5亿港元
生活用纸(2016年5期)2017-01-19 07:36:01
9.58亿美元AMD营收连续5个季度下跌
CHIP新电脑(2016年3期)2016-03-10 13:17:00
化妆品/留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