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对学生领导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和杭州第二中学的实践,提出培养高中生领导力的思考与策略。一是聚焦个体成长,通过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学会自我决断、做好自我规划,培养学生的自我领导力;二是立足团队实践,通过打造特色学堂、建设实践课程等方式,为学生搭建多元平臺,培养学生的群体领导力;三是依托项目学习,通过融通资源确定项目主题、创设情境推进项目执行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融创领导力;四是赓续精神血脉,通过涵养文化情怀、历练文化担当、拓展文化交际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文化领导力。
关键词 学生领导力;自我领导力;群体领导力;融创领导力;文化领导力;高中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2)09-0005-05
注释:①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2019年度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学生领导力培养范式的校本行动”(课题编号:201933001803A)的研究成果。
笔者先后在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杭高”)、杭州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杭二中”)担任校长多年,在翻阅这些百年名校历史画卷的过程中,常常被优秀校友的事迹感动,因这些校友为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而骄傲。为什么这些学校能培养出一大批国家的栋梁之材?经研究发现,这与学校长期重视学生的领导力培养有着密切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的21世纪,发挥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领导力,对促进个体、社会和国家更好地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可以综合考虑个体、社会、国家三方面需求,系统思考通过学生领导力培养撬动高中育人模式变革的可行路径。
学生领导力是指学生正确规划个人或组织发展方向、在领导情境中与环境形成合力、积极影响自身和他人的决策与行为并不断优化自身领导实践以实现具体目标的一种综合能力。高中生领导力则是基于高中生的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的领导力,指向高中生的综合素养,它不仅是未来的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所必备的能力,更是大多数乃至全体高中生都应具备的优秀品质。[1]高中生领导力主要包括领导素养与领导能力两大维度,涵盖自我领导力、群体领导力、融创领导力、文化领导力四大范畴。本文将以杭高和杭二中的实践探索为例,阐述关于高中生领导力培养的基本思考与策略。
自我领导力是指个体在自身需要的驱动下,根据内部标准的指导,运用内部奖赏实现自我激励,进而达成绩效的自我影响能力。[2]随着新高考在浙江省的逐步实施,学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制度对学生的自我领导力提出了挑战,也为推动自我领导力发展创造了机遇。
1. 促进学生提升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也是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有利于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探索精神、激活其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自我领导力的提升。学校可以创造条件,通过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多种平台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行动中感知,在实践中进一步认知自我;可以通过自评与他评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在与学业教育、职业规划的互动生成中提升自我认知水平。自我认知能力的培育贯穿整个高中阶段,学生在自我感知、思维觉察、行动规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品质,为进入高校深造做好准备。
2. 助力学生学会自我决断
自我决断意味着坚守自我,能够自信直接地进行自我表达,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是学生自我领导力的关键内容。学校可以依托开设专业课程、创设讲坛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决断能力。
其一,依托课程,提高认知。学生的自我决断力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之上的。为此,学校从改进学生发展指导方式着手,初步构建了涵盖学业教育、职业规划与生涯指导等内容的学生发展指导规划,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生涯规划”课程,其中就包含培养学生决断能力的内容,旨在通过高中三年的全方位指导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成长动力。
其二,创设讲坛,提升能力。作为校园文化的亮点,各种讲坛是学生展示特长、历练能力的平台。杭高的学生讲坛、杭二中的蕙兰讲坛都有多年历史,且已形成注重“科学与人文并举,理论与实践融合”、追求“新题材、新形式、新主角”的新模式,已发展成为学生互相启迪、知识共享、提升自我的优质平台。例如:在杭二中的蕙兰讲坛上,许多有特长、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担纲主讲人进行分享,他们在自我锻炼、自信表达的同时,也成为同龄学生的高起点参照,激励着更多学生去独立思考、理性表达。
3. 引导学生做好自我规划
学生自我领导力的培育需要循序渐进,做好自我规划是重要一步。自我规划简单讲就是描绘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它需要一个螺旋式上升、修正式成长的过程。因此,学校可以引导高中生先按高中三年的维度来定义自己,重视学业规划制定,在自我探索与自主选择的过程中逐渐生成自我领导力。与此同时,学校还要通过合理整合资源,为学生的自我规划提供专业保障。
例如: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在制定学业规划时,高一阶段要由重衔接适应转变为学科全了解与自我真认知,高二阶段要由重学科提升转变为思维力纵向发掘与学习力横向拓展,高三阶段要由重备考应试转变为知识拓展与社会接轨,通过选科以及对专业和职业倾向性的探索与选择,形成自己的发展规划。学校在对学生意愿、困惑、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家校互通”“校企合作”“校社交流”等形式,形成专家导航、全员参与、自主学习、交流评议的互动式培育模式;同时还定期邀请知名大学教授、各行业的专家学者,通过讲座、论坛、一对一谈话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做好自我规划。
群体领导力是指个体在各种类型、层次的团队活动中所具有的组织协调能力,带动群体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3]学校要为学生搭建参与群体活动、提升群体活动能力的多元平台,同时通过开发社团活动、创意研学等综合实践类课程,幫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关于自我、团体、社会的真实体验,拓展自我边界,在团体活动中寻找归属感、收获真学识,不断提升群体领导力。
1. 打造特色学堂,让学生在群体学习中增强综合素养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特色学堂,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群体学习中培养观察力和反思力,增强综合素养,进而不断提升群体领导力。例如:杭高的“养正学堂”以“学堂、讲堂、课堂”三大载体,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其中理论课程通过学术报告、技能培训、同伴分享等方式开展,旨在帮助学生增强对认识和行为的自我反思能力;实践课程着重打造青年观察家、演讲和领袖训练营三大项目,着力于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旨在全方位锻炼学生的领导力。杭二中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则创立了“为公”青苗班,通过开办“为公学堂”,搭建“1(必修教材)+3(课程体系)+N(微专题)”校本思政体系,依托思政课程、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赛事四类培养载体,推动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能力素质培养。
2. 建设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群体活动中提升领导能力
学生的群体领导力主要体现在群体活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学生社团是学生展示自我、提升群体活动组织协调能力的重要舞台。杭高和杭二中都有近百个学生社团,涵盖了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等多个方面,且都建立了完整的学生项目活动体系。例如:杭高有“一会(樱花文会)、两讲(明远讲坛、生涯讲座)”等;杭二中有“一会(哈佛峰会)、两坛(名家讲坛、热点论坛)”等。这些活动由学生会和社团以项目打包的方式承办,全体社员相互协作共同筹备社团课程、举办社团活动,同时加强外展和外联工作,共同展示社团的独特风采。在2020年跨年夜前夕,杭高的天文社团指导教师和往届骨干社员集聚离杭州3000多公里的太平洋小岛上,为学校师生直播日全食全过程,此活动受到校内外的一致好评。
此外,依托高中课程开展实践研学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群体合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如曾获浙江省中小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的“钱塘江河流考察研学活动”(杭高地理组开展)和“玉皇山地质考察研学活动”(杭二中地理组开展),都是各研学小组的学生合力攻坚、协作共创的结果。
融创领导力是指个体引领自身与所在团队融合不同门类的知识和信息、产生创新性想法并进行实践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项目学习,在“组队-合作-管理-反馈”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依据学习需要有机融合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创设立体化的学习情境,并且通过分享交流、协作共进驱动项目的执行,进而实现学生融创领导力的培养。
1. 融通资源定目标,实现团队聚合
在开展项目学习时,学生需要根据项目主题自由组建团队,并且设置合理的项目目标,这就需要学生对自我有准确的认知和定位。一方面是学生组建团队时,要清楚自己和团队内其他成员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即判断是否“志同道合”;另一方面是设定项目目标时,要明确自己或团队的能力是否与目标需求匹配,即判断是否“力所能及”。例如:杭高一些学生从“饮食与健康”选修课的书本出发,对果酒的制作展开思考、质疑,并基于此主题组建团队,拉开了项目学习的帷幕。杭二中的学子关注社会时事热点,一些学生聚焦流浪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公共急救技能与设施等现象或问题组建团队开展项目学习,其成果还在CTB全球创新研究大挑战(China Thinks Big,简称CTB,是以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创新的国际级别高中生挑战大赛)中屡获佳绩。基于问题导向推动项目团队聚合的过程,也是学生充分整合信息进行融创学习、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
2. 创设情境共协作,增强融创执行
项目确定后,项目团队要根据项目目标和已有资源,制定一份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负责人则需要发挥感召力,将团队成员有效组织与协调起来,共同为项目的完成付诸行动。在这个过程中,真实情境的创设以及项目的实施都考验着团队成员融合各类资源、推动项目执行的融创执行力。
项目学习注重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因此,项目团队需要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生产情境、学术情境等各类情境,共同朝着既定的目标、基于制定的解决方案采取行动。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已有知识进行决策与判断,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一起各展所长,将想法转变为实际成果。如擅长实验操作的同学负责具体步骤的落实,图像绘制由绘画能力优秀的同学完成,结论总结与分析由知识扎实的同学主导,小组汇报思路则由全体成员共同整理得出。例如:杭二中校团委在开展“学生领导力”课程培训项目的过程中,项目团队设计了学生领导力评估量表,通过定期开展校区内学生骨干合作议事会、联动集团内多校区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会、承办全市中学生交流论坛等途径,实现了资源的整合运用,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文化领导力是指传播文化知识,输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产生叙事主导权的能力。文化领导力是一种更高层面的领导力,它既有助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和谐共处,又有助于一个民族、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更好地发展。杭高与杭二中都是百年老校、名校,校史资源丰富。因此,学校从校史出发,通过引导学生挖掘校史中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养分,围绕校史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促进学生文化领导力的积淀和培养。
1. 涵养学生的文化情怀
培养学生的文化领导力,首先要增强学生对已有文化历史的情怀感知。校史馆有着丰富的史料,也是涵养学生文化情怀的校内场所。为此,学校以校史为素材,以校友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度挖掘史料开展合作研究,在对学校历史的回望中感知文化的力量。
例如:杭高以“校史月”为契机,组建校史团队开展系列活动,通过诗歌创作、徽章设计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的感知与认同。针对杭二中校史馆缺乏抗日战争时期校史资料的问题,师生们联系世界各地的校友,最终在美国图书馆寻找到了学校前身—蕙兰中学老校长葛烈腾的晚年回忆录《Heaven Below》,并将此书翻译出版(中译本名为《人间世》)。通过合作探究,杭二中师生成功挖掘出抗战时期庇护难民的校史和杭州抗战史,为学校文化和杭州文化的完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对学校历史文化的亲近感。
2. 历练学生的文化担当
学生的文化领导力更体现在文化担当上。从广义上说,文化担当就是一个民族或者个人对自身文化的价值意义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并拥有主动承担其文化发展责任的坚定信念。杭高与杭二中都有一支学生校史讲解员队伍,这就为学生深度体验学校文化提供了平台和机会。学生们在讲解校史的过程中,一方面逐步生成同理心,学会了换位思考,能够基于受众群体的多种需求提前准备多种讲解模式;另一方面则锻炼了沟通和表达能力,很多学生展现出成熟的演说家气质,综合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在这样的浸润之下,学生们逐渐形成了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2019年,杭二中师生参与设计并制作了“庇护”及“汇流”两组雕塑,以鲜活立体的文化符号生动呈现了校史馆内沉静百年的厚重历史,从而为更多学习参观者展现了独特的学校文化印记。在师生们的推动下,体现学校文化血脉、以《人间世》为脚本的纪录片《天堂之下—不能忘却的纪念》于2019年9月正式发布。
3. 拓展学生的文化交际
文化交际也是文化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益于将文化发扬光大,使其得到广泛传播。高中生的文化交际主要围绕学校文化展开,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提供多元平台。例如:2016年,杭二中成为我国第三个承办“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的学校。该峰会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创业精神、领袖气质和公民意识”,是进入中国最早、规格最高的中美国际交流夏令营。学校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峰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生代表一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前沿国际教育,探索多元学科兴趣,在此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常学勤.我国中学生领导力培养:理性认知与实践路径[J].中小学管理,2010(7):5-6.
[2] 韩勇.自我领导力:国外领导科学研究的新视角[J].领导科学,2013(29):25-27.
[3] 常学勤.中学生领导力开发: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视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4):52-55.
(编辑 谢 凡)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追梦者。蔡小雄校长30年的教育人生,便是一路寻梦、追梦、圆梦的历程。这30年里,浙江省平阳县第一中学、杭州第十一中学、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杭州第二中学都曾留下他躬耕的足迹。他也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名校校长,获得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苏步青数学教育奖、杭州市首届杰出教育工作者、浙江省杰出教师等荣誉称号。一路行来,更迭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他行止由梦的初心。
寻梦。初为人师,蔡小雄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名业务精深的教师。在平阳一中,授业恩师的言传身教,激发了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真挚热爱。于是,他以精进业务为“支点”,教学与科研齐步并进。课堂上,他是善于启迪思维、润泽心灵,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工作中,他是善于钻研、勤于笔耕,科研成果丰硕的优秀骨干。他平均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5篇文章,1997年开始相继参加县、市、省优质课评比均获得一等奖第一名;2000年调入杭州第二中学后,他带的班级高考成绩连年优秀,自己也获得全国首屆高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从“初出茅庐”到“小有名气”,他一步一个台阶地向着梦想奔跑。
追梦。为了走得更远,蔡小雄在潜心向“教”的同时,开始引领一群人共同追梦。作为杭州第二中学数学竞赛主教练,他自2001年开始长期担任省数学会竞赛教练,所带的三届数学竞赛团队均获得省团体总分前三名。他在浙江省教育厅官方网站设立了“蔡小雄名师工作室”,贡献自己的教学智慧,帮助更多教师快速成长。工作室现有成员1978人,遍布省内山区、海岛,网站点击量突破142万人次。他还带领工作室成员开课研讨、著书立说,在教学相长中彼此成就,其中有6位被评为特级教师,5位被评为正高级教师,10余位评上省、市教坛新秀,他和徒弟们一起撰写的“高妙系列”“玩好题系列”数学书畅销大江南北。
圆梦。2012年开始,蔡小雄相继担任杭州第十一中学、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杭州第二中学等学校的校长,办一所令人向往的学校、帮助更多的青少年圆梦成为他最大的追求。在他看来,教育工作者不能仅为一点“显性”的分数“挖空心思”,更应该为学生“隐性”的未来“大做文章”;而学校的“作为”就是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有待雕琢的璞玉,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成长助力,帮他们寻找到“乐为”的方向,遇见最美好的“有为”自己。十年来,他基于这样朴素的理念推动办学实践、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在学校出彩、师生精彩的同时,也不断彰显着一位学者型校长的独特魅力。
2021年8月,蔡小雄再度启程,成为杭州第二中学的新一任校长。在以“循道追光,将卓越进行到底”为主题的第一次开学典礼演讲中,他鼓励学生要做有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新时代青年;激励师生要勇于追逐“光”,更要敢于成为“光”。他说,“愿你们保持勇敢与坚毅,翻越一座座山峰;载着理想与故事,划过一条条江河;愿你们在时代的大潮中奋楫前行……”直面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这也将成为杭州第二中学和蔡小雄即将开启的崭新航程。
心之所向,因梦而往。愿蔡小雄校长和他所领航的杭州第二中学都能抵达心中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