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明亮的青春“神话”

2022-05-30 10:48平千卉缪嘉暄
美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小美孩童熊猫

平千卉 缪嘉暄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旗下的动画电影《青春变形记》通过明亮的色调与灵动的想象,谱写了一曲关于青春的“神话”。13岁的“小美”步入青春期后,在面对自身情绪和外表的变化时,敏感的内心不断发生冲突与碰撞,从叛逆心态初现到情绪管理失控,最终在家庭与朋友构建的爱意中抵达了自我心灵和解的港湾。影片通过“成人视角”与“孩童视角”的对话与视觉化呈现,探讨了家庭纽带、孩童友谊与个体意识等主题,解答了“青春期”的谜题。

影片开场,导演借助小美的自述,揭开了以孩童视角展开的第一重成长解读。作为自我世界的主宰,小美对“成熟”有着极为强烈的渴望。当妈妈无意间闯入小美的“小小世界”,小美内心的秘密被彻底暴露。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梦是无意识的表现形式”,小美进入梦想后的幻想,就是对“成长”意识的再次佐证。导演在影片中借助“红熊猫”这一意象,外化了“初潮”到来时无意识的心理表现。教室外,妈妈的过度关心则是触发孩子心理反抗的“机关”。当小美试图控制“另一个自我”失败后,妈妈才明白小美陷入了自己家族世代相传的魔咒——族中所有女性成员都有变身红熊猫的能力。这是先祖当初为了抵御外敌向神灵祈求获得的力量,到了现代反而变成令人困扰的诅咒。妈妈感到自责,并耐心告诉小美,只要经历下个月的“红月仪式”,一切即可恢复正常。孩子的内心是纯净的,她们所理解的世界也是有限的,面对成长带来的疼痛,父母的引导至关重要。

作为妈妈眼里 “优秀而乖巧”的女儿,小美对自己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变成红熊猫后的茫然无措与自我厌恶、空荡荡的房间、破损的墙壁、被甩开的娃娃,是小美对自身“缺陷”的逃避。她不断使用服饰掩饰,试图以此回避现实中自己的“不完美”。这种“平衡”的假象被朋友们的安慰与陪伴所打破。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而强装坚定的小美,终于卸下了伪装,哭喊着说出自己变成红熊猫的事实。

当小美通过言语将朋友“推开”的同时,她的内心却在害怕他们离去。为了实现与朋友一起看演唱会的梦想,小美向父母证明她已经拥有调控自我情绪的能力。在爱的浸润下,她开始慢慢接纳自己。

导演在影片中巧妙借助了“摄像机”这一符号意象来记录小美在“自我和解”后内心最本真的童稚表现。明亮的画面色调配合着欢快的背景音乐,小美在与朋友的嬉笑玩闹间,将内心压抑已久的情感盡情释放,红月前的忐忑也在爸爸的话语关怀中得以消解。情感流动之下,小美试图与过去的自己进行对话,从一开始的抗拒、逃避到派对上的轻松、自如,小美在亲情与友情双重外在力量的环绕中逐渐完成了内在自我的成长。

在“红月仪式”失败后,小美不顾家人的阻拦来到演唱会的现场。从女儿破门而出的那一刻起,妈妈的情绪开始失控,这是母女二人矛盾在积郁许久后的第一次爆发。导演利用仰拍的视角,凸显了妈妈至高的地位,而此时这一“权威”正在被女儿所挑战。在女儿力量的冲击之下,妈妈强势的形象轰然倒塌。

对成人视角的跨越,是影片中成长谜题的第二重描绘。当“青春期”与“更年期”在此时狭路相逢,妈妈与孩子观念上的对立,使得二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反映出“成长”这一永恒的主题背后蕴藏的疼痛。

父母也曾是孩子,而孩子也终将成为父母。在对过去的描绘中,影片用想象中的一处小森林建构起一座勾连小美与妈妈内心的桥梁,在彼此的介入中,让双方互相接纳与靠近。影片结尾,小美选择与红熊猫共生,既是从内在心理出发,对自己的接纳,亦是对家庭和情感的再一次融入。“成长”本身就是由“破”到“立”的过程,而影片“红熊猫”形象的背后,正是“青春”本身内在力量的涌动和释放。

猜你喜欢
小美孩童熊猫
Do Softly Pray
褪色的玫瑰
推理:小美过生日
蜡烛跷跷板
孩童之道
我爱“熊猫”
萌萌哒熊猫
萌萌哒熊猫等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最美孩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