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命题趋势下的诗歌教学反思

2022-05-30 11:48袁芳敏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9期
关键词:命题试题考查

袁芳敏

情境化命题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而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情境化趋势也是越来越突出了。通过对情境化命题的不断摸索与探究,我们的情境化试题设计也经历了由借助情境引出话题、借助情境考查知识、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这样的情境与问题融合逐步深入的一个发展路径。

我们的高考命题之所以要突出情境化,正是因为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就有指出,情境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而“高考评价体系中所谓的‘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1]情境化的命题,我们可以从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这些情境维度,去引导学生在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而情境化试题也是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实践环境、学科知识与思维方式。我们之所以会重视试题中的情境化设计,这是因为情境化试题是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已具备的能力考查的需要,情境化试题的解题需要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体现了学科的价值,最终实现由“解题”向“解决问题”的引导教学理念转变的需要。

高考命题,特别是在诗歌阅读简答题的命题中,我们以前的设问方式是非常直白的,要么直接问诗歌当中某个意象有什么作用,要么提问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再要么就是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而在情境化的命题趋势之下,诗歌阅读简答题的设题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种情况,考查对已知观点的理解。比如2021年新高考I卷的诗歌阅读题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简答题提问是“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再如2018年高考北京卷的诗歌阅读题辛弃疾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提问“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以上这些简答题的提问都是给出了一个已知的观点,让学生在这个具体的情境当中运用自己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学科思维去构建与给定观点的关联,在具体的情境之下去解决问题。

第二种情况,对比分析。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的诗歌阅读题,就是拿欧阳修的《画眉鸟》和文同的《画眉禽》两首宋诗做对比分析,简答题提问是“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的诗歌阅读题亦是如此,题目展示王勃的《白下驿饯唐少府》,然后以新带旧提问“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020年高考浙江卷也是比较王勃的《秋江送别》与王昌龄的《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这种对比分析出题,情境任务就非常的具体,学生只能在两首诗歌的言语范围之内,调动自己的学科认知,进行对比分析。

第三种情况,开放性提问。2020年高考天津卷诗歌阅读是韦庄的《纪村事》,提问“‘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本题学生回答同意或是不同意,只要分析探究言之成理,指出了妙处何在都行。这种开放性的提问就很注重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个体体验。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需要学生打破常规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以期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还有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诗歌阅读王建的《精卫词》,提问“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也一样是开放性提问,同意或不同意都行。

以上情境化突出的命题形式,让我们看到了诗歌阅读高考命题的一些趋势走向,我们会发现,这些命题方式使得题目的综合性变得更强了。情境化的提问,就是将语文知识放置在了真实的言语世界之中,提问是试图让学生恢复语文知识的产生与应用情境之间的本然联系。解答这些题目,学生需要将题干的提示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起来,以展现出在不同命定情境中,自己解决和解释问题时,所具有的有效分析、推理和交流的能力。这就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察,这就不仅仅只是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涉及到语文的思维和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其次,实践性增强了。情境化试题的能力考查,不再拘泥于考查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而是更多地转向了考查在记忆和理解基础之上的评价与运用。因此,情境化试题能够真正促使学生在作答中践履“实践”。再次,针对性强。以上情境性突出的设题,会让学生的答题更具针对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了套路答题。最后,這种出题创新了形式,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机械刷题。我们要以“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为方向指引,高考命题是在努力探索新题型,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度,降低了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得分收益。

所以情境化命题一定是高考命题的趋势所向,情境化命题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当中,实现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多样化呈现,而学科素养正是在高考考查中起着导向作用。我们的高考为什么不只是检查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具备怎样的学科能力,而是要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如何?那是因为我们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而能力又应该包括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积累知识和运用知识在内的更多内容。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并不是学生获取了某些知识或者具备了某些能力,而是学生具备了学科素养,所以高考就是要挑选具有学科素养的学生。那么学科素养又是什么?学科素养其实就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质量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2]学科素养突出了考生在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为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

高考命题的设计隐含着学习方式的改变,更是倒逼着课堂教学的反思。那么高考情境化命题趋势下,对我们今后的诗歌课堂教学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呢?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性问题。诗歌阅读首先还是要能读懂诗歌,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所以在我们的诗歌课堂教学当中,夯实基础注重积累,这一定是首要的。重视基础,夯实基础,是语文学习的必需,没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哪里会有真正的理解文本、分析文本的能力?学习诗歌更是如此。很多学生读不懂诗歌的意思,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积累的认知不够,对意象的储备太少,对典故、历史的认知匮乏等等,这些都会极大影响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所以不管诗歌阅读,高考命题有怎样的变化,我们在诗歌课堂当中,对于基本认知的积累是一刻也不可懈怠的。而且基础知识也是我们创新的基础,创新的高考命题,也有赖于我们运用扎实的基本功去进行探究解答,一切的主观题的解决,皆源于最基本的文本解读与破解文本的功力。

其次,我们的诗歌课堂要重情境设计。我们诗歌阅读的高考设题,已经是在努力践行把问题与情境进行深度的融合,以期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当中,实现学科素养的多样化呈现。考查的是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之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个高考考查方向反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就是需要我们重视情境的设计。通过课堂情境的设计,并努力去增强语文知识与学习情境的融合度,这样是有利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吸收和把握的。课堂进程中有了情境的设计,“学生就容易实现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沟通和转化。”[3]引导学生在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这里的情境化是指将语文知识放置于真实而富有意义的語文实践活动中恢复语文知识产生与应用情境之间本然的联系,而不是形式化的情境。形式化的情境是与教学内容并没有任何内在的实质性的联系,只是一个硬生生的强加的设计。同时,在情境问题的探究过程当中,也训练了学生针对具体情境问题,有效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们的课堂还需要实现促使学生由“认知”走向“实践”的转变。情境任务导向下的教学活动,就是应该引导学生在准确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在情境化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储备两相结合,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提升关键能力,进而能以自身已具备的语文素养,去应对以后将会遇到的其他真实问题情境,以期顺利完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真正实现由“认知”走向“实践”的转变。

对于语文教学的反思和探究,我们的认知和理念是不断改善和深化的。新高考当下的我们都应当重视并且积极主动地去顺应高考命题发展趋势的导向性,情境化的命题催生我们努力去实现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情境的设计,并以情境化的教学设计去建构学生的学科知识网络,培养关键能力,承载学科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踏上自主学习之途,最终实现由“认知”走向“实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1,28.

[2]张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与高考试题分析[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22:2,29.

[3]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2,90.

猜你喜欢
命题试题考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