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图画资源,寻找地图密码

2022-05-30 11:48徐彩芬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9期
关键词:汉字课文语文

徐彩芬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指语文教材中各类图表)成为了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形象的画面,丰富的色彩,甚至是一些夸张的、充满想象力、艺术表现力的手法呈现,吸引着师生的目光。笔者就以低段的语文教材中课文插图这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谈一些个人的想法与见解。

纵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从课文中插图的数量来看,可以是单幅的,也有多幅的,从内容上看,有表示意象的,有串联故事的,有帮助识字解词的,也有照片资料类的,还有课后习题与语文园地中也有大量的插图出现。

1.单幅意象型插图

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多用于艺术通象。根据说文解字来说,意象是意思的形象。“出于更好的理解可以说是在大脑里的意思图象”。这里的所谓意象型插图,主要集中在一上的拼音教学中,例如在四声的教学中,汽车爬坡的图像直观地表现了声调的变化;在“Y”“u” “ü”教学中,用“鱼”“乌龟”“分叉的树干”等图像将音与形都鲜明呈现;另外在古诗、寓言的教学中也有,根据诗词、寓言的内容,编者配上了符合意境的单幅插图,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

2.多幅串联故事型插图

多幅串联故事型插图,是插图中出现较多的,许多有生动故事情节的课文都配上了这样的插图,比较突出的有《小猴子下山》《小公鸡和小鸭子》《小马过河》等,例如一下《小猴子下山》一文中,不长的文字中配上了五幅插图,分别是小猴子来到玉米地、摘桃、摘西瓜、追小兔子、空手回家的场景。小猴子逼真的表情、丰富的动作等成为了课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插图围绕一个主题,设主图和分解图。把主题意思分层呈现,有助于学生对主题形成清晰认识并加深理解。

3.识字解词型插图

在教材中,还发现了一类比较独特的课文插图,这些插图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识字、解词。在《“贝”的故事》里出现的插图,将“贝”字的演变过程呈现出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同时了解汉字文化,更好地识字解词。另外在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这样的插图也有多次的出现,例如在一下《识字1》“春夏秋冬”的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等事物,课文都配上了相关的插图。

4.照片资料类插图

照片资料类的课文插图尽管不多,但是也不能忽略,因为这些插图往往隐含着课文的创作背景与时代。在一下《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中,就有一幅“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插图,这幅图展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另外在三上《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中,也出现了白求恩做手术救治伤员的照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实意义。

5.习题型插图

这里说的习题型插图,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频繁出现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可能会忽略的一种插图,例如课后的读一读,说一说;读读做做;连一连,说一说;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等等,这些都以插图的形式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习题的类型,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练习方式。在三上习作中日记的书写通过图像的形式出现,既是学习的范本,又是模仿的基础。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以思维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列举概括。

在习题型插图中,还有一类比较特殊,就是看图写话类的插图,这类插图既有单幅还有多幅的,单幅插图人物突出,背景清晰,活动明显,而多幅插图则以线索串联,以变化推进。二下语文园地四的写话练习就出现了四幅插图,通过时间的推移,体现活动的变化和情节的生动。

分析上述的课文插图类型,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插图资源,打开教学的新视野,是努力的方向。飞龙实验小学“绿色智慧”课程追求生态、绿色、智慧的教育形态;注重可持续发展,鼓励学生在体验中实践创新。在“绿色智慧”课程的理念引领下,做了如下的探索与研究:

一、以图为媒,拓宽拼音学习路径

在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中,出现了大量的插图,这是基于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形象直观地画面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利用帮助实际拼音字母。在教学拼音四声的过程,声调像是在爬坡,引导学生看图,用手势的方法、模仿汽车爬坡的动作来记一记是最常用的方法。而学习“Y”“u”“ü”这几个单韵母时,通过“树杈”“小鱼”“乌龟”不仅能直观地帮助记忆形,还能有效地辅助发音。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图里有声音——给图,趣配音”;“图里有字母——给图,写拼音”;“图里有汉字——给图,猜汉字”;“图里有游戏——给图,讲故事”。充分挖掘图画中拼音学习的元素,让拼音学习丰富起来。

二、以图为媒,融通汉字文化

1.活用插图,了解汉字文化

汉字文化是指书面语使用汉字,并形成一定文化体系的地域。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因此汉字是中国的符号,是中国的千年历史文化演变的见证者,书写着中国灿烂的文明。

以《“贝”的故事》一文为例,这篇文章就介绍了“贝”与钱财、财富之间的关系,文中形象的插图介绍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设计让学生结合插图讲述“贝”的故事,直观地了解“贝”这个汉字的意义所在,学生在感受汉字有趣的同时,了解了漢字文化。同时还可以尝试进行研究性学习,以“贝”为基础,探索与“贝”有关的汉字分类与意义建构,进行“贝”的实物研究等等,让汉字的意义更鲜活。

2.利用插图,建构词语意义

鲁迅先生曾说:“书籍的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是一种宣传画。”在低段和中段年级的课文,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插图,在能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还能因插图建构词语的意义。

例如在二下《大象的耳朵》中,出现了“耷拉”这个词语,这样的词语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出现得很少,要想理解这个词语,就完全可以借助书中的第一幅插图进行描述,随后进行拓展:“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的耳朵也是‘耷拉着的?还有哪些情况也能用‘耷拉来进行描述?”通过观察插图、联系实际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建构起这个词语的意义。

在三下《赵州桥》一课中同样如此,“拱形”“横跨”的理解也可以借助课文中第一幅插圖,畅谈对这两个词的看法,从而形成“拱形就是弧形”的意义架构,通过拱形桥设计理念的进一步清晰,在头脑中形成图像与文字匹配起来。

三、以图为媒,形成图文链接

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由欣赏图片而引出一系列的问题,顺其自然地把图和文链接到了一起。插图是静止的,无声的,但作为课文内容的体现,只要教师链接得当,课文插图就“活”起来了。而同时,“活”起来的插图又会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上第六单元的课文以“祖国美丽山河”为主题,课文中均配有精美的插图,无论是古诗还是写景类的课文,结合详实的插图一是对文字的补充与验证,二是在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为例,通过配套的课文插图和课后配图,将图文结合进行语言品析与积累,极大地促进了语言内化。

在二下《千人糕》、二下《小马过河》这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中,就配上了极其形象的系列插图,串联起了故事情境,如果能将图文巧妙地链接,那么就真正打通了图文的壁垒,让插图的媒介作用充分发挥起来。就说《千人糕》一课,插图上不仅呈现了种子、甘蔗等米糕制作的最原始材料,还出示了制作后的一系列运输、销售等过程,是对文章中爸爸的话最好的补充与关照。通过设计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看一看——仔细观察插图,初步了解制作过程;连一连——将课文中的插图与事物名称连一连,形成图与文字的链接;说一说,讲一讲——借助插图讲一讲千人糕的由来,内化图文内容,明白“千人糕”的真正含义。

还有一类插图,它的媒介作用不仅仅在文本内容上,还可以关联到故事或人物背景等,对内化文本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中,通过一看插图,直观感悟,了解事件背景——初步感受邓爷爷植树的用心,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二看插图,图文结合,增丰文字智库——学习生字“植”等,让生字学习更直观;三看插图,丰富想象,建构动态画面——联系图文内容,了解植树的过程,学习运用准确的连接词和动词。

四、以图为媒,发展言语智能

插图的最大优点,就是把视觉效应能够发挥到极致,让学生通过插图感知文字所传递信息的内涵。充分利用插图,学生可以轻松地进行观察、分析、进行想象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训练,从而把学习内容与具体事物紧密结合起来。

在一下《小公鸡与小鸭子》一文的教学中,以图为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走进故事情境,看图明晰故事的两大情节: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救落水的小公鸡。在看图中帮助学生建立图文链接,为讲述故事提供有效的媒介。

在二下《蜘蛛开店》,课后习题中出现了“朗读课文,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这样的练习,设计:一、你会连一连吗?让学生根据示意图和书中的三幅插图连一连,将故事内容与插图紧密勾连起来。二、你会讲一讲吗?利用示意图和插图有效地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讲清楚、讲生动这个有趣的故事。三、你会想一想吗?故事还会怎么发展呢?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丰富示意图和插图,进行故事的续编。

而在六上《故宫博物院》故宫和站牌练习中则可以这样设计:一、创设情景,例如做故宫一日小导游,利用故宫平面图和故宫官网通知(材料三)设计一条最佳游览路线,并结合前面的文字对热门景点进行详细介绍。二、老师带着学生学习略读课文《故宫博物院》材料一,并且按照由南到北的顺序梳理故宫主体建筑的方位,感受故宫建筑的精巧。三、接着老师根据课文开头的自读任务,创设游览情景,为家人做故宫一日小导游,结合材料三:故宫平面图和材料四:故宫博物院官网通知,设计一条最佳游览路线,并结合材料一:故宫各宫殿位置和材料二:太和殿的故事,对热门景点进行详细介绍。根据课文中提供的插图,充分利用插图资源,有效设计游览路线,介绍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五、以图为媒,拓展思维空间

思维是学生智力因素的核心,没有思维的智力,仅仅是一种本能行为。因此,教师凭借插图,启迪思维是教学的本质。

插图,不仅能直观地提供画面和相关信息,还能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插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地预测。在教学三年级《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插图的阅读让这篇课文的学习变得更有趣。【导入环节】中利用课文插图带领学生预先推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座老屋、一座破旧不堪的老屋,思考这座老屋到底都经历过什么,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老屋的命运将如何发展。接着在教学【走进故事】环节中,再次关注课文的插图,根据微笑的老屋推测故事发展,思考老屋的所想所做,预测一定会答应小猫、老母鸡、蜘蛛……的请求。利用插图,带着学生入情入境,展开大胆的推测,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教学中,更是可以充分运用插图引导学生进行预测,看插图预测胡子的来历,长胡子的神奇经历等等,将学生深深地吸引到课文的阅读中,并未后续深入阅读整本书做铺垫。

更为深入的教学,则可以利用图片的辅助功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联想。在三年级下册《蜜蜂》一课中,课后习题要求“默读课文,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这一张图表,要求学生在了解文本叙述层次的基础上高度概括文本的内容,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读文本完成表格的练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深度的联想,指导推敲语言进行精准概括。

课文中的各类图画,是课文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课程高质量发展,在挖掘图画资源上,可以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成尚荣.诗意语文:哲学的尺度与实践的智慧[J].语文教学通讯,2005(10).

[2]隋妍,高广生.教材中插图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4(5).

[3]田蕾.读图时代[J].小说月刊,2016(24).

[4]余煜,金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绿色智慧”课程建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04).

猜你喜欢
汉字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汉字这样记
背课文
汉字这样记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