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古韵:守住时代的印记

2022-05-30 10:48清扬
新作文·初中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烧窑石湾琼花

清扬

佛山有粤剧、陶瓷、剪纸、秋色等传统文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之称,是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粤剧发源地,广府文化发源地、兴盛地、传承地。

本期,小编会带大家探寻佛山的两处文化踪迹:南风古灶和粤剧。

南风古灶 | 穿越时空的繁华

“石湾瓦,甲天下。”石湾位于佛山的心脏地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自古以陶器制作闻名于世,文化底蕴深厚。其在陶器制作领域的成就,离不开南风古灶——我国至今保存最完好,且最古老的柴烧龙窑。

南风古灶在经历了岁月与战火的洗礼以及陶业发展洪流的冲击后,仍幸存至今,是石湾陶瓷历史源远流长的重要物证。

起源

山西霍州窑是历史上的名窑,和陕西耀州窑、河北磁州窑、河南宾州窑等齐名。霍氏是霍州窑的主脉,是主要的传承家族,落脚到石湾后,发现也有人在这里做陶瓷,就在这里做回老本行。到第十代,霍以善起了南风灶。

南风灶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五百多年。龙窑之称是源于窑依山而建,犹如一条巨龙从天而降,所以当地居民就把它叫作“龙窑”。但是石湾的居民又称龙窑为“灶”,因为窑头烧柴的地方像旧时家里烧柴做饭的灶头一般,而且陶工都是靠龙窑烧产品养家活口,他们觉得龙窑就像家里的“灶”一般重要。加上这条龙窑的灶口正对着南方,而且灶尾榕树成荫,每到夏天凉风习习,故称“南风灶”。

与之相邻的高灶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结构和操作方法与南风灶一致,因为这条窑建在高庙的后面,窑主希望它能承接高庙鼎盛的香火,故取名“高灶”。

沿革

佛山石湾素有“南国陶都”的美誉,据记载,明清石湾陶业全盛时期,这个2.6平方公里的地方有107条龙窑,容纳工人六万有余,赢得“石湾瓦,甲天下”的声誉。

鸦片战争之后,石湾陶业日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龙窑重获“新生”,1958年前后重建新建龙窑20多座。1973年全行业推广先进的隧道窑,龙窑大部分被淘汰。南风灶和高灶是佛山仅剩的三条龙窑中的两条。

现在,每月的特定日子,南风古灶两条龙窑都会进行烧制。烧窑分为几个环节:装窑、烧窑、开窑。要烧出上等陶品,温度、时间、速度的把控缺一不可,石湾人把烧窑煅制的过程称为“过火山”,最后一步就是根据天气变化温度高低冷却出窑了。据说一次烧窑会消耗掉几百吨柴火。

南风古灶集传统工艺精华与民间艺术精粹蕴藏在这古灶之中,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不断,完好保存至今,世界罕见。2019年12月,南风古灶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

古榕树

南风灶窑尾有一棵绿荫参天的大榕树,枝繁叶茂、苍劲挺拔,犹如擎天巨伞。

数百年来,南风古灶窑火不断,古榕树也愈发茂盛。烧窑工人头顶烈日,还要忍受窑炉透出的高温,这棵扎根窑尾的大榕树正好为他们遮阳挡雨。古榕树不仅为烧窑工人带来清凉,也曾帮助南风古灶避过一劫。抗战时期,日寇来犯,日军飞机常来轰炸,毁掉了不少龙窑。今日,站在树下仍能看见被炸断的树干。它的周围长出了很多新的枝干,攀爬在古灶的石壁上。

这棵榕树约430岁,古榕树下有一块石碑刻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参天巨榕,攀壁而立,盘根错节,奇伟豪雄。数百年来,与龙窑相伴,凌寒傲暑,啸雨吟风,上承云天雨露,下迪陶彩窑烟,近瞻尽观清丽之姿,远眺可赏碧涛之浪,恒日月而留青史,驭风霜以荫陶人。古灶煌煌,誉传天下。榕风煦煦,永泽陶晖。”

明砖清瓦  人间烟火

挨着南风灶和高灶一带以林家厅为代表的明清古建筑群,古香古色,具有鲜明的岭南民俗文化建筑特色,是古代建筑文明的遗产。亭台楼阁,青砖红瓦,处处都有岁月的痕迹。

这些古旧的砖墙、落寞的条石、散乱的绿色……在冬日的阳光下犹如一位百岁老人般静默无言。当你走在四通八达的深巷间,踏着石板路,穿梭于红砖灰墙的平房之间,一步一景。小巷旧房,绿植依偎,一间间陶艺铺隐匿于此,形态各异的陶制品潜藏巷中,那些匠人劳作的画面又似乎浮现出来,仿佛那些早已湮灭的漫长岁月,也正随着这声音,渐渐苏醒过来……

南风古灶

楼台拥处迹犹存,古灶于今火尚温。

五百年来桑海换,幸留瓷艺结深根。

粤剧 | 艺术枝头的“南国红豆”

粤剧,被称为“广东大戏”,被誉为“南国红豆”。数百年来,源自南戏,形成于广东,流行于岭南地区等粤人聚居地,后传入世界各地,承载着岭南人的乡愁。2009年,粤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琼花会馆

粤剧,属于皮黄系统,受昆、弋、汉、徽、秦、湘等剧种的滋润和影响,各取其长,自成一格,既与传统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著名剧作家田汉将粤剧表演艺术概括为“热情如火,缠绵悱恻”。其丰富优美的唱腔,独特瑰丽的服装、脸谱,吸收了本土艺术八音、木鱼、粤讴的民间传统音乐,别具一格的粤剧例戏,精美见称的舞台布景,无不彰显岭南文化特有色彩,多达11360个的剧目更堪称世界之最。

佛山“琼花会馆”建于明代中叶,是最早的粤剧行业组织,为本地戏班艺伶排练、教习、切磋艺术之地,也是戏班管理的机构。会馆附近的水埗头边立有一石碑,上刻“琼花水埗”四字,艺伶在水埗上整理戏箱,乘船到各地演出。作为粤剧的行会,琼花会馆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它的出现,说明佛山已成为当时粤剧发展的中心。

清初,佛山戏剧活动相当兴盛,是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一大地方剧种。粤剧戏班以红船作为交通工具巡回演出,故粵剧艺人又称为“红船子弟”。据记载,当时佛山镇方圆十数里之地已有大小戏台30余个。清代有一首竹枝词:“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可见当时粤剧活动之盛。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沙,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红线女——粤剧艺术一代宗师

清末以前,粤剧演出用的是“桂林中州话”,俗称“戏棚官话”。虽然韵味独特,但与普通观众却有一定的距离。辛亥革命前后至20世纪30年代,白驹荣、薛觉先等一批粤剧名伶为了让百姓听得明白,完成了粤剧演唱从戏棚官话到地方语言广州话的转变,让粤剧走入寻常百姓家。

早期粤剧演出,伴奏乐器是传统的高胡、扬琴等,20世纪20-30年代,粤剧前辈薛觉先、马师曾、陈非侬等名伶开始大胆使用西洋乐器。

新中国成立后,新一代粤剧人继续探索粤剧的创新和改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粤剧艺术一代宗师红线女。

红线女在传统旦角的基础上,融入京腔、昆腔演唱艺术和西洋美声技法,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腔”。1956年,红线女主演的粤剧《搜书院》进京演出,引起轰动。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粤剧为“南国红豆”。

◆结语:

踏着古迹可寻的青砖石板,穿梭于古色古香的楼台亭阁,“给我一整天,还你一千年”是南风古灶内蕴的陶魂,听听“热情如火,缠绵悱恻”的粤剧,在佛山感受岭南文化的古韵。再看看住在南风古灶中的人,他们坐在自己的小店中,静静地制作陶器;还有不穿戏服唱着粤剧的人们,他们与佛山这座城市融为一体,见证历史又延续历史,守护文化又创造文化。

猜你喜欢
烧窑石湾琼花
窗外飞絮
宁夏青龙山石湾沟南冶镁白云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琼花的修剪技巧及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石湾的遗产资源与特色小镇
扬州琼花涂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最后的砖窑
西安市司法局:扶志扶出石湾村群众幸福生活
河南孟津新庄汉代烧窑遗址
景德镇与石湾人物泥塑的比较
巴拉巴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