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信息化+非遗”精准扶贫扶智模式探讨

2022-05-30 12:57苏之友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扶智文化遗产物质

苏之友

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时,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当非物质文化遗产遇上信息化手段时,文化的传承手段更加丰富,同时也带来了扶贫扶智的新模式。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提高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带来一定的收益。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结合学校教学特点和学生故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以工作室的模式开展“信息化+非遗”教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扶贫扶智。

一、“信息化+非遗”模式的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博物馆中的活化石。随着校园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技术的普及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方式必定与信息化结合,形成“信息化+非遗”模式。

“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指以运用网络技术、电子设备、数据库技术等为媒介,辅助教学实施,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后,可提高教学的效率,降低教学的成本。非遗全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具有审美的价值,与物质文化相比,它主要是依附于人,通过口传心授传承(程乾,2013)。“信息化+非遗”模式是在教学中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运用网络技术、电子设备、数据库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归纳、管理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层次、多元化的传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王艳华,2020);另外,通过信息化手段,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产品”,创造经济利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信息化+非遗”不但是使用信息化技术设备教学的模式,还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产品的一种手段。

二、职业教育中“信息化+非遗”模式助力扶贫扶智的思路

“信息化+非遗”模式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直接优势:通过信息化手段,更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二是间接优势:信息化技术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起到扶贫扶智的作用。

1.以“信息化+非遗”模式搭建资源庫,促作品转化为产品

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普及和推广,避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经过这几年的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层次学校得到了推广,甚至成为一门课程,使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职业教育中,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职业教育中,职业院校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企业项目驱动,培养学生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技能,学生通过实战完成练习,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作品转化成产品。在设计行业中,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升和普及,建设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库,丰富了设计元素,提高了设计的效率与效果。院校和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整理和记录,从而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和教学资源库。学生能够在教学中通过资源库直观地学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解决了教学上的局限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其次,信息化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了传承、创新和发展的平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展现,设计人员通过资源库,直接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进行创作应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组合或重组,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促进学生的作品转化为产品,甚至创造效益。

2.以“信息化+非遗”模式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加快精准扶贫的进程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以“信息化+非遗”模式使职业教育对扶贫精准发力,带动少数民族及偏远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我国许多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开展“扶持”计划,招收少数民族及贫困地区的学生,少数民族及偏远贫困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该地区生源学生对自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针对少数民族及偏远贫困地区的生源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此外,通过网络、电子设备等信息手段,学生把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转化为产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信息化+非遗”模式加快教育精准扶贫的进程。教育本身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育扶贫难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育信息化是以电子设备、网络技术等为媒介进行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具有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改变教学观念和更新专业知识的作用,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信息化手段能够对教学经验进行有效的复制和推广,结合“信息化+非遗”模式,能够加快教育精准扶贫的进程。

三、职业教育中“信息化+非遗”模式助力扶贫扶智的策略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业教育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专门的一个专业或课程进行开设,在设备、资金、人力等方面投入有限,针对目前现状及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策略建议。

1.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提高教学质量

截至2022年5月,我国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达1557项,其中纺织类达百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业院校中从走进课堂的传承形态转变为专门课程的发展创新形态。面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作为课程开展的需求,只靠教师的个人力量是无法开展好教学任务的,我们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采用网络技术、数据库平台等资源,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因此,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时,我们要加大信息化设备与资源等方面的投入,例如:VR展示设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录播系统等,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有效地提高教师授课的直观效果,还有助于学生资源收集与参考,大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2.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时俱进

在“信息化+非遗”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是固定的,教师可以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提升;但信息化技术是在不断地更新,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和更新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更新自己的信息化知识与技能(任友群,2017)。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学会使用多媒体信息化设备,还需要学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中的各项技术,具备一定的创新应用能力,例如:在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中,需要学会VR展示功能,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学会建立或使用数据库,帮助学生总结归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学会应用淘宝、抖音等平台,教会学生线上销售方式等。

3.从物质扶贫走向精神扶贫,扶贫必扶智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地区的扶贫项目主要是从资金、基础建设、农产品扶持等方式进行,这种扶贫方式往往只能治标不治本,难以从根本上脱离“贫困”(王卫军,2017)。

扶贫必扶智,在“信息化+非遗”模式下,职业院校牵头开发少数民族及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少数民族及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和研究,培养一批非遗传承人,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能。

另外,通过结合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电子设备使用能力等,从“输血”的帮扶方式转移到“造血”的智力扶贫方式,从“被扶”的到“自扶”,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和发展创新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带动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以“智”扶贫,从物质扶贫走向精神扶贫,从根本上脱贫。

4.充分应用本土非遗资源,精准扶贫对象

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的生源地较复杂,来自全国各省市,例如广东省中山市中职学校生源中,祖籍中山本地生源占约50%,其余50%来源于其他省市,其中以云南、四川、湖南、广西等地为主。这些地区是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少数民族较多,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祖籍来自该地区的生源一般是从小学或初中才到中职学校的城市生活,对祖籍本土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如在开展非遗课程教学时,针对地区生源开展本土非遗文化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能够系统、深入地了解本土文化。因此,在实施“信息化+非遗”模式时,以地区为单位,应用本土非遗资源,针对地区本土学生开展教学,精准扶贫对象。

5.建立信息化非遗工作室,精准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专业面广、数量大,单独作为专业开设,条件未成熟,在职业教育中,可尝试以课程项目或工作室的形式开展。职业教育中分专业开设教学班,可根据专业开设非遗工作室,例如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根据服装专业开设了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该工作室专门针对服装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教学和研究。工作室模式教学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特点,工作室只针对一项内容展开学习和研究,学生能学精,对技能的把握更加到位。另外,工作室开展教学与企业项目对接,使学生的作品能快速地转化为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可聘请大师担任工作室负责人或导师,形成技能大师与专业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培养学生成为“艺”“技”双全的人才,既具有艺术审美能力和修养,又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和技术(魏玉君,2020)。

四、职业教育中“信息化+非遗”模式助力扶贫扶智案例2014年,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在服装专业引入了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在发展过程中,2017年建立了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共计培养了100多名学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及贫困地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建立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精准扶贫对象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起初目的是为了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在创作中有更多的元素选择。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提升,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建立了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

服装专业学生籍贯为湖南、四川的约占班级总人数的20%,湖南省有苗、土家、侗、瑶、回、壮、白族等民族,四川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民族。在2017年起学校开始接收云南省昭通市的学生,云南省昭通市少数民族有回族、苗族、彝组等,四川、湖南、云南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地区有丰富的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工作室在招生培养时,注重选择来自该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自该地区的学生对自己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更了解自己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更有利于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建立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以扶贫地区学生或少数民族学生为培养对象,精准扶贫,带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带动地区的经济。

2.以项目为导向,信息化提高教学效率

工作室的学生为高二年级学生,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缝制、制版和设计的能力,具备了独立完成生产实训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导向,以企业真实订单为实战,让学生快速了解企业的需求。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和展示,学生也需要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完成任务,信息化的手段大大地提升了教学的效率,也提升了学生实践的效率和效果。

例如:在2017年海南黎锦服饰有限公司与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合作,要求设计一系列黎族民族服饰纪念品,学生通过VR博物馆系统,身临其境地了解黎族文化,从中寻找到了设计灵感;学生使用工艺资源库,快速地了解服饰的生产工艺流程,解决工艺难题;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对设计效果直观观看和调整,大大提升了效率。最终该项目中,学生50多款作品被企业选择生产,以项目为导向,结合信息化技术,把作品转化为产品。

在以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部分都是纯手工制作,生产的效率较低,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生产化,最终还是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提高生产效率。

3.信息化带动产品销售,实现经济收益

产品最终销售出去才能真正得到收益,线下实体店销售或寄售的模式对现市场销售模式较滞后,线上销售模式不但成本投入少,而且能随时随地操作,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整合服装非遗工作室与电子商务工作室资源,为学生开设了线上网络销售课程,教会学生充分应用好当前的网络销售平台,例如通过抖音、淘宝、微信朋友圈等,把产品销售出去,实现经济收益。当前该工作室学生实现开设自己的线上店面或抖音号,已有多位学生目前坚持着店面的运营,解决日常生活开销,不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还实现经济的收益。

五、结语

“信息化+非遗”模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手段更加丰富,同时也带来了扶贫扶智的新模式。在职业教育中“信息化+非遗”模式助力扶贫扶智的思路中,以“信息化+非遗”模式搭建资源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作品转化为产品;以“信息化+非遗”模式,以少数民族地区及贫困地区学生为精准扶贫对象,信息化助力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推广,加快精准扶贫的进程,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针对该思路,职业教育中“信息化+非遗”模式助力扶贫扶智的策略应从加大职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从物质扶贫走向精神扶贫,扶贫必扶智、建立信息化非遗工作室等方法入手,精准扶贫、扶智。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扶智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扶贫·扶志·扶智
“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助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