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脑洞为什么这么大

2022-05-30 10:48谢茜茜
知识窗 2022年11期
关键词:航线创造性大脑

谢茜茜

3岁的幼儿园小朋友给树叶画上眼睛,对着电脑发呆的中年人把身边的物品拟人化,老奶奶为了哄孩子直接做了一套“卡通馒头盲盒”……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止人们放飞思维了,谁的身边还没有一个脑洞开得巨大的熟人呢?

那么,脑洞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有人的脑洞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有人随随便便开几个脑洞,思维就飞出了银河系?

为了寻找答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做了一项有趣的研究,结果发现:如爱因斯坦、图灵、乔布斯这样的天才型选手,他们能拥有惊人的脑洞和创造力,很可能是因为大脑里的神经连接不走寻常“路”。

这项研究的实验对象共有3组,其中2组分别由视觉艺术家和科学家组成,每组21人。这些成员均拥有创造性思维,被研究人员定义为“大C”型思维。第三组为对照组,由21名智商匹配观察组的社区志愿者组成。经过CAQ创造力测试,确定实验组的创造性思维确实优于对照组,在年龄、族裔、智力等方面则大致相同。

研究团队将实验对象在3种不同测试状态下的大脑区域进行核磁共振扫描。3种大脑状态是指静止状态、物品用途测试状态和远程关联测试状态。在静止状态下,实验对象需睁眼躺平,观看黑色背景中的白色固定“十”字。物品用途测试状态则要持续10分钟,实验对象需通过眼前看到的单词尽可能多地想出其不同用途或典型特点,再按下相关的单词按钮,比如雨伞的品质是防水,拥有防水性能的还有雨鞋、泳衣、荷叶等。在远程关联测试中,实验对象要在14分钟内识别3个看似完全不相关的词,如“爱、棉布、机器人”。

之后,研究人员提取了3种测试状态下大脑的局部和全局图论,再由精神病专家、行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观察、分析。在全局连接分析中,他们发现,静止状态下的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来说,大脑小世界连接减少,说明其大脑网络连接的效率更低,脑连接节点更加分散。而在局部连接性分析中,实验组在执行创造性任务时,局部效率和聚类系数都低于对照组。

也就是说,脑洞大开的视觉艺术家和科学家,拥有更多的大脑全局随机连接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在动态思考时效率较低,但似乎有助于将远处的大脑节点连接起来,从而让人的想法突破一小片区域,跳出思维的“框框”,产生更多的创造性结果。

对此,神经科学和人类行为研究所教授阿里安娜·安德森总结说:“非创造性人的神经连接往往沿着相同的路线在大脑中穿行,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则拥有独特的大脑连接,这种连接往往不走寻常路,会绕过非创造性大脑中的‘中枢,更快地建立远程连接。”

开个脑洞,如果用飞机航线来类比大脑连接和思维方式的话,那么常人的思维方式就好比路线固定的航班,需要在不同的航線中枢停留,然后再一步步转往更远的目的地。但拥有“大C”型思维的人,往往会跳过航班中转站,直接乘坐私人飞机,开辟一条新航线直达目的地。这种随机连接下的新航线不一定正确,相比固定航线效率也更低,但开发的是少有人走的路线。

原来,这些“天选之子”的脑洞能开那么大、那么跳脱,是因为走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这样的大脑,你羡慕吗?

猜你喜欢
航线创造性大脑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21)新航线
太空新航线
太空新航线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