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妍
2022年8月,由OMA设计的台北表演艺术中心(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向公众正式开幕。剧院位于以日常文化活力著称的士林夜市,大胆的形体概念模糊了城市空间的边界,让台北的日常生活从城市穿入建筑。
2022年8月,由OMA 设计的台北表演艺术中心(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向公众正式开幕。剧院位于以日常文化活力著称的士林夜市,大胆的形体概念模糊了城市空间的边界,让台北的日常生活从城市穿入建筑。
1.大劇院室内。2.立方体从地面升起,外立面不透光的剧场漂浮在城市上空。3.从中央立方体的波浪玻璃立面看出去,球形剧场仿佛神秘的量体。
站在高楼俯瞰,繁华的城市中心,随机生长的广告灯牌与人潮涌动的夜间集市自然交融——中国台湾台北市,一如既往充满生生不息的都市活力与极强的包容性。2022 年8 月,由OMA 设计的台北表演艺术中心(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向公众正式开放。
剧院位于以日常文化活力著称的士林夜市,大胆的形体概念模糊了城市空间的边界,让台北的日常生活从城市穿入建筑。正如大元建筑工场创始人,台湾建筑师姚仁喜的评价:“台北表演术中心呈现给台北市民的,是一个既特殊又熟悉的场所。在很多方面,它新颖、异质,又独特;但是同时,它友善、亲切,且似曾相识。它完美地与台北奇特的特性相容无碍。台北表演艺术中心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公共建筑。”
剧院非对称的形态颠覆了传统的盒形设计。能够灵活独立或组合的剧场,成就了意想不到的场景和功能。立方体从地面升高,飘的形体使剧场内部空间连结可能性,在创作人、观众以及大众之间产生各种关系,形成城市崭新的标志。外立面不透光的剧场飘浮在城市上空,仿如神秘的量体,停靠于多变而明亮、立面为波浪玻璃的中央立方体。形体定义了剧场的未知性,中心让文化创作人和大众探索表演术的崭新可能,同时体验剧场的不同面貌。
“我们第一次去台北的时候,感受到这是一个包容各种实验的城市。这座建筑回应了那个发现。” 如OMA始创合伙人雷姆·库哈斯解释所说,在这个项目中,OMA大胆地将三个传统的剧场以独特方式整合,从而为剧场创作人开创崭新机会去孕育场景和演出。
大剧院对面是可容纳800席的蓝盒子,是最具实验性作品的演出场所。可容纳1500人的大剧院和蓝盒子可以组合起来成为超级大剧场,具有工业建筑性的剧场让建筑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组合方式进行舞台设置,非正规和具有不确定性的演艺空间无时无刻不在激发出人意料的即兴的创作。
剧场本是让市民参与的艺术媒介。台北演艺中心用自由的动线,形体边界的模糊融合,创作者与参观者的互动,为台北这片充满活力的区域,带来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公众的创作舞台。
OMA管理合伙人建筑师大卫·希艾莱特(David Gianotten)说:“在这座公共建筑和周边,剧场文化与鲜活的夜市文化交织在一起。对我们来说,这种文化交融正好体现了台北的能量,这座城市一直都是开放又勇于改变的。”这里同时融合了城市新旧建筑的符号,承载了传统与前卫生活方式,讲述着不同时期的文化故事。台北演艺中心在独特的城市背景下,创造了一个微型的城市舞台,新的空间变革与文化碰撞即将展开。
4.球形剧场观众席。5.中央立方体从地面升高,形成一个景观广场。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市,基河路 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