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女战士艺术形象解读

2022-05-30 12:42莫雪华王超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丽达女战士战争

莫雪华 王超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于1969年刊载在前苏联《青春》杂志上。小说叙述的是1942年苏联卫国战争时期,171火车站的军事运输指挥员瓦斯科夫准尉带领五位女兵在沃比湖畔一带与十六个德寇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小说自发表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好评,并数次被搬上银幕。这部作品缘何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呢?可以说这与小说中所塑造的几个女战士形象密切相关。普列汉诺夫曾指出:“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1]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2]因此,本文将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四位女战士形象加以解读,以揭示出这些形象在作品中所具有的艺术魅力,挖掘出作者借这些形象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旨。

1 坚毅稳重的丽达

丽达是小说中刻画的最丰满的人物。在小说中,她有三个身份,分别是妻子、母亲、机枪班班长。作为妻子和母亲,丽达是坚毅忠贞和无私忘我的。她与她的丈夫奥夏宁中尉相识于一场边防英雄联欢晚会,结婚后她去到丈夫所在的边防哨所并生了儿子阿利克。一年后,苏德战争就爆发了,她的丈夫牺牲在了战争的第二天。得到噩耗的她悲痛不已,但為了给丈夫报仇雪恨,她很快振作起来并主动向上级申请到丈夫牺牲的地方去。到达前线后,丽达全心投入工作,并在痛苦的处境中严格地恪守着自己的原则。当队伍中的姑娘们在讨论爱情奇遇时,她斥责她们表现轻浮,自己则“把腰带勒得紧紧的”[3]12。换防到171火车站后,丽达为了照顾留在母亲家的幼小的儿子,不得不选择在半夜大家熟睡的时候冒着危险偷偷离开驻地。为了给儿子弄食物,丽达省下自己的给养,长期的奔波再加上营养不良,丽达变得又黑又瘦。尽管如此,她却觉得十分幸福。丽达很爱自己的儿子,哪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心里想着的依然是自己的儿子的未来。在丽达身上,充分展现了伟大的母性光辉。

作为机枪班的班长,丽达平日里不苟言笑,表情严肃。她所带领的全是女生的机枪班,曾与敌机顽强激战两个小时而不退缩。后来丽达作为准尉瓦斯科夫的副手,与其他四个战士一起执行了追踪德寇的任务。其间,丽达表现得十分沉着勇敢。在沃比湖附近的森林里,她不仅与其他战士一起假扮伐木工人成功拖延了敌寇进军速度,且在遭遇敌军时勇敢地与敌军进行枪战使对方撤退,在之后与瓦斯科夫寻找杀死索尼娅凶手的路上她还击杀了一名德寇,使瓦斯科夫脱离险境。直到最后她被手榴弹炸中,她也依然表现出无畏的勇士气概。小说的第十四章写道:“冷酷而阴森的无底深渊在她脚下张开巨口,丽达勇敢而严峻地正视着它。[3]141”丽达知道自己的伤势致命,为了不连累瓦斯科夫,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用手枪结束自己的生命。临别之际她请求准尉吻她一下,这表现了她对生活的眷恋,对和平与幸福的无限向往。但所有这一切都被战火无情地吞没了。当我们听到树林深处那一声微弱的枪声时,一种对英雄、对生命的敬仰和惋惜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

2 美丽机智的冉卡

冉卡是小说中塑造得最动人的形象,外在美与内在美在这个人物身上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冉卡来自一个红军军官家庭,战争爆发时她亲眼目睹自己的妈妈、弟妹惨死于德国军队的枪口之下,之后她为一个上校所庇护,部队觉得她与已婚的上校走得太近,因此将她转移到了机枪班。冉卡外表非常得出众,她有着“修长的身材,金色的长发,雪白晶莹的皮肤。[3]13”女兵们夸她是“美人鱼”“模特”。此外,冉卡还多才多艺、乐于助人,她的到来为兵站增添了许多快乐与温馨。小说第二章写道:“她不是当着全班去窘迫某个中尉让大家开心取乐,就是在休息的时候,随着姑娘们的伴唱,完全正规地跳一阵吉卜赛舞,或者突然有声有色地讲起了爱情故事,简直叫人听得入迷。[3]15”机枪班里有个小可怜嘉丽娅,冉卡为了使她变得精神,不仅帮她洗澡还给她梳了新发型,把军服也改得合身些,嘉尔娅从此也变得容光焕发起来。

在与敌军的战斗中,冉卡表现得十分勇敢机智。在沃比湖岸森林,假扮成伐木工人的她当发现敌方为侦察情况准备越河搜索树林时,果断地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假装游泳。小说第六章写道:“此时此刻她是多么美啊,简直是美得出奇!她是多么婀娜、白皙和矫健——距冲锋枪却只有十米啊。[3]71”此处生命的美丽和枪炮的冷酷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以一种惊心动魄的形式展现出了冉卡的智慧和勇气。冉卡的突然出现,使德寇不得不因为怕暴露行踪而暂时撤退,从而为战斗最后的胜利奠定基础。后来在阻止敌军渡河的激战中,丽达中弹,为了引开敌人,冉卡一个人单枪匹马跑向树林另一个方向。由于敌人众多,在奔跑的过程中,冉卡被一颗子弹打中肋部而倒地,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与德寇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冉卡的牺牲令人肃然起敬,她的英勇行为,彰显了俄罗斯女战士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冉卡的牺牲既是战士的献身,也是美的毁灭,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展现了战争对人性、对美丽生命的践踏与摧残。

3 勤劳乐观的李莎

李莎是一个勤劳朴实且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姑娘。她打小跟随父母住在密林深处的护林所里,十四岁时母亲身患重病,李莎因此辍学并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家务。“每天,李莎到院子里去喂猪,喂羊,喂那匹公家的老骟马。她替妈妈洗脸,换衣裳,用小匙喂妈妈吃饭。她准备午饭,收拾房间,然后替爸爸巡视林区,跑到附近的乡村供销社去买面包。[3]74”每天她都十分的忙碌,但在繁忙的日子里她一直期盼着明天的降临,“每一个清晨,都在她心中燃起光辉灿烂的幸福即将到来的预感。[3]74”一年春天,护林所来了一位猎人,这个猎人打算帮李莎在城里找了一个技术学校让李莎继续学习,这让李莎有了新的期盼。然而战争爆发了,李莎没能进城,而是去参加了战备工作。起初她忙于挖工事,后来加入了高射机枪部队,并和战友们一起换防到171火车站。在这里,她喜欢上了准尉瓦斯科夫,但因为羞怯的原因,她一直把爱慕藏在心底。

在沃比湖岸临时布下的监测敌人的阵地上,李莎才和瓦斯科夫好好聊过一次天,准尉邀请李莎战斗任务结束后一起唱歌,这让李莎非常高兴。然而不久后德寇出现了,人数大大超出了预想,李莎因为长得比较壮实,被瓦斯科夫安排回驻地请求援兵。途径有一块危险的沼泽地,来时是大家一起,此时的李莎却完全只能依靠自己一个人。“稠密的泥团粘在胯股上,坠着她,李莎喘着气,一摇一晃,艰难地向前。[3]84”沼泽地寒冷、孤独,李莎冻得浑身发抖,但为了尽快赶回驻地,在登上沼泽地中的一个小岛时她也顾不上休息,而是立马又继续前进了。然就在离坚实的土地还剩一小段路的地方,一个突如其来的巨大气泡使她受惊而跨出了安全区域,最终李莎被沼泽地无情地吞噬,与她一起沉入黑暗的还有她一直拥抱的希望与明天,“朝阳冉冉升起在树梢上空,阳光照耀着泥沼,李莎最后一次看见阳光——温暖而又光耀夺目,正如充满希望的明天”[3]86。这里与其说是泥沼夺去了这一切,不如说战争才是罪魁祸首,是战争才使得这一切化为泡影。作者通过这样一个向往光明和美好的人的牺牲揭示了战争的黑暗与残酷。

4 朴实好学的索妮娅

索妮娅来自一个和睦的犹太家庭,父亲是一个勤勉的地方医生。战前她在莫斯科大学就读,是个朴素勤奋的学生。平时她总是穿着用姐姐们的旧衣服改的衣裳,且“从不参加舞会,老是上阅览室;如果买得到楼座的票,那就到莫斯科艺术剧院去看戏。[3]92”战争的突然爆发使她中断了学业,进而参军入伍。后来因为战线后退,她就被调到高射机枪部队。

索妮娅是机枪班里的高材生,她懂得德语,喜欢读诗。在执行追踪德寇的战斗任务中,她负责为部队做翻译,表现得十分勤勉可靠。她自己“瘦得像一只春天的白嘴鸦”,但在和队友分食食物时,却主动将更多的食物让给队友。在休整的陣地上,她喜欢时不时朗读随身携带的诗集。因为从小到大没穿过靴子,所以领的军靴比自己的脚大很多,走起路来十分不便,但为了取回准尉瓦斯科夫遗落的烟荷包时,她冒着危险不假思索地拔腿就往回跑。然而不幸的是她在为准尉取回烟荷包的路上被德寇用刺刀杀害,临死前唯发出一声十分微弱的叫喊。对于她的死,作者借瓦斯科夫之口表达了深深的痛惜:“主要的是索妮娅能够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可是现在这根纱断了。在人类这连绵不断的棉线上,一根细小的纱被一刀割断了……[3]104”在这里,作者特意强调了女性在孕育生命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她们在这个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这些,都有力地增强了索妮娅死亡的悲剧性,从而激发人们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

四个女战士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但她们都处于人类最美好的年纪。在和平年代她们可能会过上幸福生活,但由于战争她们的美丽与温情、她们青春与憧憬,都被无情地埋葬在了树林里。这几个女战士物形象是作者作为战争中万千苏联妇女的典型来塑造的,“众所周知,我国却有成千上万的妇女和姑娘参战,而在前线她们不仅是医生和卫生员,她们也在航空部队和高射炮部队里当通讯兵。[4]”这些无私奉献的女战士们通过这几个高度概括的人物形象得以被后来人所铭记。通过以上对瓦西里耶夫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所塑造的四位女战士形象进行分析,我们看到了战争与女性之间存在的根本性的冲突,“女性与战争,一方体现着生活的和谐,一方却总在破坏着这种和谐;一方是繁养人类的母亲,一方却在惨烈的厮杀中使人类走向毁灭;一方体现生命,一方趋向死亡……[5]”继而挖掘出作者写作的真实意旨——揭示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人性与残暴,表达对无数苏联女战士的崇敬与对和平的深切向往。

引用

[1] [俄]普列汉诺夫.论艺术[M].曹葆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4.

[2]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周扬,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4.

[3] [俄]鲍里斯·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M].王金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 [俄]鲍里斯·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创作过程[J].潘桂珍,译.苏联文学,1981(3):141-142.

[5] 何云波.战争与人:文化选择的困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及其它[J].外国文学研究,1995(1):101-106.

基金项目: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立德树人创新实践模式研究”(Hnjg2021ZD-19);2022年度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莫雪华(1993—),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就读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王超(1981—),男,四川内江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就职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丽达女战士战争
父子接力为女战士守墓80年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红心女战士”陈少敏的传奇人生
漫画乐园
老菊花更换——记新四军女战士、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乔宏
冰雪女王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