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昭瑞 郜翠平
茶亭或凉亭,是古代交通设施的一部分,也是民间救助体系的一部分,它一般处于官方驿道所不能及但又为民生所必需的地段,面向的是民间社会;而铺递或驿站则属官方驿道的附属建筑,服务于官府。官方驿道对区域性商业中心的形成至关重要;民间茶亭或凉亭,则是一定地域内平民的临时聚散中心,甚至因此形成小型墟市。
一般认为公益性茶亭或凉亭兴起于唐、宋,至明、清遍及中原、江南、西南、岭南各地,但明、清时期,茶亭或凉亭分布密集地区还是以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为最。此一地区素有“闽粤赣三角地带”或“闽粤赣大峡谷”之称,横亘于今福建及江西边界的武夷山脉、江西境内罗霄山脉南段以及南岭诸山脉,是其隆起的部分,陆路与河流则是大峡谷的通道,它们在广东掠过南雄、增城一线,一直延伸至粤东濒海地区。居住于此一地区的人群,除了汉族以外,还夹杂部分少数民族;即使汉族也有客家人、潮州人、闽南人之别,其中尤以客家人分布最为广泛。该地区自古以来即是流民迁移转徙的通道,也是历史上反叛者的渊薮;天下承平,则有大量商贸人、出行者奔走于途,民间力量筹办的茶亭或凉亭由此而生并分布于大小交通路线。
就笔者阅读到的广东地区地方志而言,《民国新修大埔县志》(下文简称“民国大埔志”)卷九《交通志》所记茶亭的数量最多,也最为详实,可以略窥晚清、民国时期粤东地区茶亭的运作及其兴废。本文使用的资料,除地方志外,还包括其他文献资料及近年公布的相关图像,尤其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所藏的粤东地区老照片,其中两张亭式建筑照片的功能及用途颇值得深究。
大埔县属粤东客家人聚居区,东北与福建省平和、永定两县毗邻,东南接饶平、丰顺,西依梅州市,其间山高林密,境内外人口移动主要靠大小陆路交通,故茶亭类建筑分外发达。民国大埔志《交通志》出有“茶亭”条,记述了境内茶亭或凉亭的分布:“邑中道路稍繁者,每五里以上或十余里,必有凉亭一所,以备行人休息”,列出“旧志已载者”茶亭共21座;又列出“调查新增者”250余座,剔去重复,新、旧调查所得茶亭数合计,共260有奇,可以说遍布全县大小陆路交通路线。
大埔境内茶亭建筑的年代,早的到明末,清代早期有康熙年间的茶亭,如康熙三十九年(1700)的松云庵茶亭、康熙五十五年(1716)的憩斯亭;晚的则到民国,如民国三年(1914)始建的敬止亭、民国十六年(1927)始建的梯子岭凉亭、民国十八年(1929)始建的乐善亭及石子冈凉亭等。从有纪年茶亭的始建年代看,相对集中于清光绪年间(1871-1908)至1920年代之末这一段时期内,约占一半强。至于境内茶亭的起源,嘉庆《大埔县志》认为与僧道之寺观攸关,该志卷七《寺观志》将茶亭置于“寺观”之下,记云:“凡茶亭之设,或先有寺观而后有茶亭,或已设茶亭而招僧人看守,亦塑佛像焉。”这一说法与学术界一向认为的公益性茶亭由地方士绅主导的观点并不算矛盾,因为由嘉庆、民国大埔县志的记载来看,茶亭的创置大部分还是地方士绅所为,只不过部分早期茶亭的出现与僧道有比较明确的关系。
有记载的清代至民国年间的大埔茶亭,都属民间资本所为。据嘉庆及民国大埔志,创置茶亭的资金来源,大致可分为下述几类,一是民间集资,如在城甲界内的羊子岗茶亭,民国大埔志记该茶亭在“往永定大路,离城十里。清康熙年间,江、邹、曾、张各姓协题创建。”这类茶亭占大埔茶亭的大多数。二是个人之力募建,如百侯甲界内的憩斯亭,在“百侯马山之麓,康熙五十五年杨之徐募建。”其他如腋风亭、光济亭等等,皆其例。三是僧侣创置,如嘉庆《大埔县志》卷七所记的松云庵茶亭、翔凤阁、乘风亭等,该志记松云庵茶亭“在狮子口河东,康熙三十九年僧阿缺募建。雍正三年僧自信置买泥淤坝新桥内田种三斗,岁租九石,为香灯;乾隆十六年杨翰周、饶史仪、谢任纲等置租二十九石六斗,给僧施茶。”又记乘风亭“在锦山下,三河入湖寮大路。同仁耆民刘三亦创建,内堂祀观音,前堂施茶。”乘风亭是一组建筑,并非单一的茶亭。
茶亭纯属公益慈善,据民国大埔志,有的并不那么富有的地方士绅,为筹措茶亭之资,不惜倾家荡产,如长富甲界内的成美亭,“在彭公番水口□子湖。光绪十六年村人张志干募建,因崩倒二次,无人再题捐,张君卒毁家独资成之。”所谓“题捐”,意思是张榜募捐,认捐者题写姓名及金额于榜上。
部分茶亭的出资人,不仅建起了茶亭,还在茶亭名下置备田产,出租以收取谷物,用作施茶成本及茶亭维护费用,甚至还包括长期雇佣煮茶人的费用,如大宁甲界内的清润亭,嘉庆志、民国大埔志均记载“大宁甲水口。乾隆五十八年罗育才、张荣惠、赖鸣皋、曹宗发等募建,创置田种一石一斗八升,施茶;另置田,在亭前,与煮茶人耕作,以当工资。”又如兰砂甲界内的九峻岭茶亭,始建于嘉庆六年(1801),嘉庆、民国大埔志均记亭在“埔、饶交界地。枫朗罗继光捐施黄窠田种三斗,并田居园塘埔地,载租七石二斗,为施茶费。”
大型茶亭所费不赀,包括茶亭建筑费用及施茶成本等,所见最高达到银450两,置买田产费用另计。如前举始建于嘉庆六年(1801)的九峻岭茶亭,嘉庆、民国大埔志均记为“枫朗黄萧氏仝(同)男连茹首创,捐出银四百五十两,并合募题创建。复捐出下石圳田租十五石,每年施茶百斤,余租收贮为修亭费。”又如源高甲界内的马鞍亭,民国大埔志记亭在“往兰砂、百侯大路之侧。黄兰、黄连如捐银百两,置田租为施茶费。”
嘉庆大埔志所记茶亭,基本都有施茶记录;但民国大埔志所记的200余座茶亭,多称为“凉亭”或“亭”,并且有的一开始就不具施茶功能,如同仁甲界内的云梯岭凉亭,在“庵坑,此地上通百侯,下通莒村,山路险峻。咸丰间,里人陈联奎倡修,石路屋级如梯,并于山半作此亭,为行人休息之所。”另据民国大埔志,晚清至民国年间的茶亭,有施茶功能的茶亭已较为少见,如在城甲界内有亭19座,称“茶亭”者仅“黄泥峡茶亭”一例,并记其“施茶”,其他均仅供行人歇脚。又如维新甲界内共有亭15座,无一例有“施茶”记录。但有的地方还保留有比较高的施茶比例,如岩上甲界内有亭8座,其中2例有“施茶”记录;高陂河东界内共有亭37座,是大埔县境内茶亭最多的地区,其中13座记“施茶”。导致部分茶亭施茶功能退化的原因比较复杂,例如地方士绅富庶能力的变化、施茶成本的增长、新道路开辟导致旧道路废弃等。
茶亭或凉亭建筑,既是偏远地区交通的支撑之点,同时也是往来驻足者信息及物质的交流场所,毫无疑问,它为山地乡民走向外部世界提供了便利。
大埔县地方文献中未见到有官办茶亭的记录,其他地区则偶见,如雍正《从化县新志》卷五《艺文》,收有知县郭遇熙《茶亭小记》一文,文中称茶亭为“茶舍”,记云:“从邑之有茶舍也,自庚午昉也,庚午之建茶舍也,自宰官昉也。”庚午年当康熙三十年(1691),宰官即郭遇熙。该文又记茶舍创建之由:“宰官每过兹土,俯仰徘徊,见士女往来络绎而不绝,或劳苦倦极,虽求一饮而不可得。恻然者久之,遂谋建茶舍以济斯民。”这是官办的茶亭。该文对茶亭功能也有很好的概括:“然非独疗饥渴已也,凡夫耕者、耘者、负者、提者、樵者、牧者、为贸易者、为游人者,至此可以息肩焉,可以避风雨而眺望焉。”《从化县新志》卷一还附有茶亭之图(图一),但比较简陋,与“见山亭”“迎恩亭”并列,可能只是示意图,并非原地实测。该志卷一并载有邑人张德桂《蓝田茶舍图说》一文。
图一(14)采自(清)郭遇熙等纂修《(雍正)从化县新志》卷一,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辑:《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府部》,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珠三角地区民间资本筹建的公益茶亭,或称为“风雨茶亭”“风雨亭”,如民国《顺德县志》卷二《建置》条记:“风雨茶亭,在旧寨乡太平山腰,光绪元年乡绅程选等创建,并在山下东西岸各建风雨亭,以利行人。”《顺德县志》将其与赠医施药、送死迎生的同志善社、义社、济生善社、来苏院、辅仁社等并列,均视为公益慈善设施。大埔县也有类似的专业之“亭”,如民国大埔志记高陂河东的“救生亭”,“为安置外来病人及收敛死者之所”,并记亭中有楹联语云:“救之不外乎如是,生也姑听其自然”,可谓意味隽永。
不论是大埔县的茶亭,还是其他地区的茶亭,大部分已灰飞烟灭,但也有若干茶亭或凉亭建筑一直保存到现在,某些偏远地区的茶亭,一直到1980年代,仍保留有供行人歇脚及区域内农产品临时交易场所等功能。
图二(17)转采自http://tieba.baidu.com/p/2118230041,访问日期:2020年6月10日。
图三(18)转采自http://tieba.baidu.com/p/2118230041,访问日期:2020年6月10日。
近年不断有清末民初相关老照片公之于世,让人得以一窥清代晚期或民国时期茶亭的场景,如图二至图四。图二拍摄地点不明,临时搭建的草棚而已,至为简陋,图中的小桌子上可见茶壶与茶杯。图三为1930年代广东信宜某地的路边茶馆,图中的左、右侧建筑均可为行人提供歇脚、消渴的便利。图四为1928年罗定县某地茶馆,屋内的桌子上可见茶具等,并可能提供简单食物,图中左侧立者为一外籍传教士,旁边是他乘坐的轿子。
图四(19)转采自http://tieba.baidu.com/p/2118230041,访问日期:2020年6月10日。
图五(20)http://digitallibrary.usc.edu/cdm/search/searchterm/China!photographs/field/coveraa!format/mode/exact!all/conn/and!and/display/200/order/nosort/ad/asc,访问日期:2021年8月15日。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SC)图书馆所藏老照片,近年得以数字化并对外提供公开浏览的便利,其中多有与粤东客家地区相关的照片,拍摄者大都是清末及民国年间来华的传教士。图五为该校所藏照片之一,为粤东地区某地一间路边茶亭,茅草苫顶,比较简陋,照片中坐者二人为传教士,男性骑马,女性乘轿并戴白色圆顶凉帽、着长裙。从照片中其他人物的装束看,拍摄时间可能早到清末。
图六(22)http://digitallibrary.usc.edu/cdm/search/searchterm/China!photographs/field/coveraa!format/mode/exact!all/conn/and!and/display/200/order/nosort/ad/asc,访问日期:2021年8月15日。
图七(23)http://digitallibrary.usc.edu/cdm/search/searchterm/China!photographs/field/coveraa!format/mode/exact!all/conn/and!and/display/200/order/nosort/ad/asc,访问日期:2021年8月15日。
有意思的是图六、图七两张照片,亦藏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馆,均摄于粤东客家地区,据照片发布者提供的说明,拍摄时间为清末至1920-30年代。图六可见十余人在亭式建筑内小憩。图七建筑与图六相似,但部分有墙体封闭,或为后来加建。两座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坐落于人工砌筑的平台上,目测建筑面积约40平方米左右,结构精美,规模较大,其建筑性质值得进一步讨论。
如上两图所示,两座建筑虽然为亭式,但若视为茶亭或凉亭,却颇有可议之处,原因有下述数端,其一,明、清茶亭建筑,在各地都有不少留存,近年也不断有研究涉及,但没有类似形式和体量的建筑。其二,从建筑结构看,均为木结构梁架,单檐歇山式屋顶,有正脊、垂脊、山花,规制仅次于重檐庑殿顶,结构较为复杂且耗资甚巨,显然非一般民间资本力所能逮。第三,从两座建筑的位置看,它们均处于路面平坦的大道旁,与普通乡间茶亭建筑所处的位置有异。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其可能是官方驿道上的建筑。
驿道为官方开辟,也称为“官马大路”,平时与商道合一。驿道上的官方配套建筑,明、清时期因用途不同,有各种称呼,但就明、清地方志所见而言,以称铺递、递铺似最为常见,或简称为“铺”。由于铺递兼具补充粮草、安置来往官员歇顿功能,也称为铺舍等。图六、图七两座亭式建筑的后面,均有稍低矮的房间,应该是驻守铺递的“铺兵”用房,也应兼具“铺舍”功能。驿道附属设施逐渐退出传统驿传系统,始于晚清时期邮政事业的逐渐成熟,但部分铺递建筑完全可能保留了下来,变身为民用茶亭或凉亭,如图六、图七所示。
两座亭式建筑的年代也可以做大致推测。从建筑上方的俗称龙船脊的屋脊装饰看,它与今从化市钱岗村陆氏广裕祠非常接近,广裕祠始建于宋代,明代重建。广东地区的其他早期祠堂,如番禺沙湾何氏留耕堂、江门蓬江良溪罗氏大宗祠,也有相似的龙船形脊饰。另外,图片中两座亭式建筑的平面均呈长方形,与明代各州县官方所建的申明亭、旌善亭也相似。
如果上述推测成立,那么,图六、图七所显示的就是明代粤东地区官方驿道建筑的直观图像,可以说极为罕觏。
最后略谈几句茶亭与茶馆、茶楼的关系,权作本文的结尾。
地理之便使茶亭不乏往来过客,免费饮茶最终必然会过渡到有偿饮食,地方性小吃则是经营者能够提供的方便食品,这一点从上举图二、四、五似乎也可以看得出来。在对广式茶楼起源的追溯研究中,人们一向认为其源于设置简陋但又处于城乡结合地带交通点的茶馆,清末民初广州城北郊的“宝汉茶寮”(图八)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然它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宝汉茶寮”的得名有一段故事,清咸丰六年(1856),广州小北出土南汉马氏二十四娘买地券,为小北门外李月樵所得,后李月樵开了一间盈利性茶馆,取买地券中“宝汉”二字命名,该茶馆是清末民初著名茶楼之一,以白切鸡、郊外油菜、山根豆腐、沙河粉等乡土蔬食而闻名,“宝汉茶寮”可以说是茶楼的早期形式之一。
图八(30)天下老照片,http://www.laozhaopian5.com,访问日期:2020年6月10日。
历史上茶亭的基本功能是免费提供给行人歇脚消渴,同时也是底层社会各色人等的聚散中心和公共空间,清末民初兴起的盈利性茶馆甚至茶楼与之有相似之处,两者无疑存在着渊源关系;至于出现在城市商业中心的消闲式茶楼,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