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三期工作回顾

2022-05-30 16:38孙洪斌
音乐探索 2022年2期

摘 要: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专业音乐学院,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是四川音乐学院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与研究资源,是学院几代学者跨专业多学科持续精进合作共建重要学术领域的代表。以四川音乐学院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三期建设工作为线索,通过回顾四川音乐学院从20世纪90年代持续至今的关于西南少数民族乐器数据的建设,梳理了“课题积累时期”“陈列馆建设时期”和“数据修复整合时期”3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为四川音乐学院乃至中国民族乐器的博物馆化与数据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个案。

关键词:乐器陈列馆;四川音乐学院;乐器学

中图分类号: J632;G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2172(2022)02 -0022-06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2.02.003

梳理國故、厘清文脉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延续的重要传统,从盛世修书到易代修史,文明的基因是在这重重叠叠的整合与发展之间层垒延续而来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学界通过集体作业的方式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整理,除了编修国故之外,还带有建设中国音乐现代知识体系的明确目标。第一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省区市成立“音乐工作组”和“戏曲工作组”,1963年《中国民歌集成》编定完成;第二期是1979年开始,历时30年完成的10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共计4.5亿字450册,其中“民歌集成”“戏曲集成”“器乐集成”“曲艺集成”“舞蹈集成”等8部直接关系到各种类型的传统音乐。到了200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下的大规模体系化传统整理行为,应该算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第三次面向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国家行为。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直接参与到整理传统音乐文化的三次学界集体学术行为中,并形成了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一支学术力量。尤其在参与二期“音乐集成”的编纂过程中,四川音乐学院的学术团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想法,认清西南文化特有的学术视域,并通过几代学者的持续努力,以“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为基础,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话语空间。

简而言之,可以将四川音乐学院从 20世纪90年代持续到 21世纪20年代的西南少数民族乐器数据建设工程分为三期:第一期(1992—2006年)以3次代表性的课题成果完成了从乐器实物搜集到乐器文化诠释的重要过程;第二期(2008—2013年)是将乐器实物与乐器文化研究相整合,策划建成了“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第三期(2014—2020年)是通过西南民族乐器学术考察影像的数字化抢救研究,对1992年以来的全部声音和音像数据进行修复与编码。本文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三期建设的回顾,一方面梳理这段川音学者集体攻关的学术历史,一方面为该项研究在川音的延续奠定重要的历史脉络基础。

一、从“乐器实物”到“乐器文化”的三次课题延展

从 1992 年到 2006 年,四川音乐学院学术团队以西南少数民族乐器为研究对象,共获批3项省部级课题,并借此契机以西南丝绸之路为线索,在乐器实物采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乐器文化解读的成果。

1.国家教委“八五”规划课题“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1992)

1992 年,四川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的黄银善教授携川音专家团队申请获批了国家教委“八五”规划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在手写的申报书中,专家团队提出了课题价值的宏观预设:“该课题对其西南少数民族乐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将对我国音乐史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对弘扬民族文化和繁荣国内外的音乐文化交流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当时的课题设计中,课题组将课题的研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1993年和1994年,侧重进行收集,采用乐器实物与文谱音像同步的方式进行。课题负责人将课题组成员分为3组,分别负责云南、贵州和四川3个区域,调查对象主要是民间乐手艺人,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广泛的乐器采集。第二阶段:1995年,课题组成员集中进行乐器结构研究改良及乐谱音像的整理研究工作,以期见到实效。中期成果为建立一个较完善的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室。在这个关于课题的宏观设计中,不仅能看到课题将牵涉的族群、区域、采录对象,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看到课题设计者对田野工作方案的详细考虑。透过这段简短的描述,似乎能了解到课题组在课题筹备阶段相当扎实的前期工作。

申报书体现了课题组关心并试图透过课题解决的两个乐器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第一,资料搜集的完整性问题。该课题“八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开展调研活动,广泛收集乐器实物、文字曲谱和音像资料。因此,如何做到完整收集上百种乐器;怎样解决音像设备器材问题,做到文字曲谱、音像与乐器实物同步收集是课题组关心的重要问题。第二,传统乐器的乐改问题。少数民族乐器大都构造单一,且多为独奏乐器,在进行乐器改革、组建新型民族乐队的过程中,如何解决乐器的音准、音量、音区、音色及统一律制等是课题组关心的另一问题。在申报书中,课题组坦言“处于首要地位的莫过于经费问题,且不说深入乐改和理论研究,仅把西南少数民族中现存的几百种乐器收集到手就难于筹集到这一笔庞大的经费开支”。在教委课题立项经费的支持下,课题组首先通过两年多的田野工作,收集到云贵川地区少数民族乐器实物 60 余件,并为这些乐器形成了系统的文字介绍,整理出部分乐器的演奏录音与图片,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育部“九五”规划与“十五”规划课题的延续

1993 年的教育部“八五”规划课题于1997年结项,在结项期间,川音的乐器学术团队从未停止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乐器的研究。这为1998年王其书老师牵头再次申请教育部“九五”规划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项目名称从“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扩展为“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研究”,说明研究者对西南少数民族乐器认知的升级。从申报书可见,尽管乐器仍然是项目的核心,但项目的视野从纯粹的乐器器物关注转向对“乐器音乐文化”的关注,从西南这一驳杂的概念更准确地指向了“西南丝绸之路”这一文化区域。当时全国尚无人对西南丝绸之路这条鲜为人知的中西文化交流通道进行过系统的考察研究,该课题填补了对南丝古道传统音乐的考察与研究部分的空白。

当时的课题组计划从田野考察、资料搜集入手,从音乐文化方面对南丝古道全线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搜集了这条古道上的各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资料,特别是与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川滇民族音乐文化交融、渗透等有关的各种资料, 以及在南丝古道全线各县文物、历史资料馆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史资料,并将研究过程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08—2000.08)主要任务为田野考察和资料搜集,从成都出发对古牦牛道、五尺道分别进行考察,再经保山、腾冲、潞西、盈江至缅甸八莫与密支那;第二阶段(2000.08—2001.08)为资料整理研究阶段,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归档,然后进行比较研究,写出考察报告及论文,汇集成册,最终形成并发表了《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报告》书稿。

2004年,在时任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敖昌群的带领下,四川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申请到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南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对比研究”。作为“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研究”的延续,课题组希望“对掌握的资料从音乐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不同历史时期南、北丝绸之路各民族音乐进行分类整理”。 同前课题相同,本课题也将研究计划分为资料收集和资料整理研究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对北方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音乐文化资料进行全面搜集;第二阶段主要进行资料分类整理研究工作。

自1991年以来,对于以“田野”为核心的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的整理工作前后延续了近20年时间。3个课题的成员对西南各少数民族乐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研究,行程达数万公里。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课题组成员不仅带回了数量庞大的少数民族乐器,还将乐器搜集、制作及采风的整个过程都用照相机、摄像机和录音机记录了下来,为每一件乐器都留下了最完整的历史档案。音响、影像资料近100盘,照片3000余张,文字、曲谱资料50余册,并整理出了《西南少数民族乐器资料条目汇编》等专题文献资料。但如何处理这些珍贵的资料并使得资料发挥出它应有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是课题组从始至终都关注的问题。

二、“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建设过程

在课题进行的前两年时间里,课题组成员陆续收集回校了百余件乐器,这些艰难收集回的乐器都是由天然的竹、木、革等材料制成,易受潮和虫蛀,因储存方式和环境的影响而受到毁坏。考虑到乐器置放保存的长期性以及发展性,时任科研处处长的王其书向学院领导报告了情况。基于课题已收集建立的乐器、影像、照片、文献和曲谱等大量资料,学院领导决定将资料整理汇合,作为学院特色项目建立乐器陈列室。1993年,在当时的学校演奏厅二楼成立了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的前身“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室”。

2000年前后,随着学院的全面建设和演奏厅的重建,乐器陈列室不得不关闭,所有乐器被再次打包库存。当时的库存条件并不理想,竹制、木制、皮制和金属制的乐器都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存放局面。2006年学院迎来全国教学评估,在王其书、胡扬吉和时任科研处处长雍敦全前后三任科研处处长的联合推动下,向学院领导提交了《拟将“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陈列”作为我院特色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报告受到时任院长敖昌群的高度认可,借此评估契机,学院决定在原“陈列室”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并更名为“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2008年,一个特色鲜明凝聚着川音三代学者心血的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建设正式竣工。时至今日,“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仍然是我国艺术院校乐器博物馆中唯一以西南少数民族乐器为核心,自主收集、自主研发的民族乐器陈列馆。

“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位于四川音乐学院锦江校区图书馆9楼,展示方式为放置性陈列和粘贴性陈列,展馆面积约250 m2。长方形的展厅入口墙面有展馆文字介绍和乐器采集的田野工作视频;展厅四周玻璃展柜内放置小型乐器和中型乐器,乐器实物的上方墙面配有图片及文字介绍;大型乐器置于展厅中央,亦有文字说明展牌。目前陈列馆收藏有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景颇族、纳西族等17个民族,115种200多件(套)乐器,皆为少数民族艺人或工匠手工制作,个别乐器已在民间罕见。陈列馆以少数民族的地理区域分布为布局原则,从左至右,依次为川藏渝、云贵桂布局。

三、“西南民族乐器学术考察影像的数字化抢救研究”課题诉求

随着向全国各大音乐学院与乐器展馆的学习,在2013年前后,川音逐渐意识到自己展馆经过20余年积累的特殊价值。“西南少数民族乐器陈列馆”最突出的特点有二:其一在于全部乐器均为田野采集,并在田野中对采集过程进行了跟踪录音、录像、拍照等全方位记录;其二在于与“乐器陈列馆”同步建设的四川音乐学院“西南传统音乐特色库”,已经从另一个侧面与陈列馆中的乐器形成了数据链接与互动。

在意识到陈列馆价值的同时,川音学者也意识到了危机。从1992年到2013年,经过20年的时间洗礼,这批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实地考察的音像档案保存现状岌岌可危。学者们虽尽力维护,但因为条件所限,已经有部分音像档案发霉损毁,没有办法正常播放或观看。2015年,川音以“西南民族乐器学术考察影像的数字化抢救研究”为题,再次成立课题组,由副院长孙洪斌为课题负责人,希望从数字化保护的角度对老旧视频进行修复、整理与备份。

在当下的技术条件中,“数字化”已然成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学术手段。概言之,依据传统音乐口传心授之基本特征,对其曲目、曲库、谱本、传承、乐器、乐人、乐事、乐俗等进行数字方式的博物馆化存留,是抢救该类非遗最根本与最基础的一步。从学术与传统文化保护的角度考虑,急需对这批西南民族乐器学术考察影像进行数字化抢救之研究。

课题整理的首批音视频主要采录于1992—1997年之间,其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大多数地区尚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少数民族的音乐仍以相对传统的样式存留民间。这批音像材料以实地考察的方式,在音乐发生的现场真实记录了各族群音乐在民间生存的基本样态,对于族群音乐研究来说,是极其珍贵的音乐历史文化材料。从数字化保护的角度来看,“西南民族乐器学术考察影像的数字化抢救研究”课题试图达成以下3个目标:

其一,对田野考察音视频材料进行数字化备份与修复。在第一期田野考察中,绝大多数的音频使用卡式录音带(Compact Audio Cassette),视频使用索尼Betacam摄影机进行录制,针对这一批音频、视频数据需要进行格式转化处理,并进行多种形式备份。其二,对音视频中已经受损的文件进行数字化修复。其三,以采录人的田野口述记录整理为前提,通过对照整理乐器实物、现场音频视频、现场照片、现场笔记,完成对相关数据的整理统计与类型化处理,由此形成对单件(套)乐器的田野民族志描述。

在整理的过程中,课题组遇到了若干困难,从技术角度来看需要将已经潮湿老化的音频、视频转化为高清数字数据,并对其中部分受损文件进行数字化修复。该阶段的完成几经周折,其中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目前已经很少有技术人员能同时对原有格式的音频、视频做到修复与转化。令人欣慰的是,经过课题组人员与音频、视频技术人员的合作,修复与拷贝效果出色,画面和音质都很清晰。

目前,这批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实地考察的音像档案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修复,内容涉及仪式现场、节日活动现场、乐器演奏现场、当地艺人以及官员采访、居民日常生活、当地自然风光等不同场景。

同时完成的,还有以实录方式对视频场景进行的多视角笔记整理与记录。如四川凉山州地区的音像资料,记录了从1995年6月11日至6月14日在当地采风拍摄的19个场景,时长90余分钟。其中有关当地歌舞表演、艺人器乐演奏的场景有6个,时长约50分钟,从不同的拍摄视角对当地艺人演奏葫芦笙、口弦等少数民族乐器以及众人跳葫芦笙舞的现场进行了记录,对演奏者的手型、嘴型及舞蹈脚步进行了特写镜头的拍摄,并保存了摄制组对当地艺人及官员的采访实录。在四川理县桃坪村及汶川县羌锋寨地区的音像资料中,记录了课题组从1998年11月10日至11日两天在当地采风拍摄的22个场景,音像记录时长116分钟,其中有13个场景涉及到当地艺人采访、村民音乐舞蹈表演、羌年庆祝会等约100分钟的现场记录。

再如云南地区的音像资料,所修复时长约155分钟,记录时间从1996年2月17日至1996年3月13日,内容包含与大理古城门相关的文化与地理背景的实地对话,蝴蝶泉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在当地演奏者的家中记录私人乐器藏品和现场演奏,当地仪式、风俗的相关讨论,对乐器的形制、音域、制作方式等方面的讨论等19个场景。其中,有关当地仪式、乐器、歌舞的场景约137 分钟,内容涉及景颇族“目脑纵歌”仪式、英固寨祭神仪式、当地村民舞蹈仪式、当地艺人的演奏演唱以及乐器特写、基诺山巴卡小寨当地艺人乐器制作与演奏等11个场景的拍摄。

根据已有数据,课题组对当年的项目参与者进行了集中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一批极其珍贵的“乐器背后的故事”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令课题组成员们深刻地意识到,这批馆藏乐器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作为“物的乐器”,乐器的真正价值是通过那些使“器物”变为“乐器”的人对乐器和音乐的理解与使用而实现的。老旧音频、视频的数字化修复工作,不仅厘清了四川音乐学院所收集的系列乐器的民间性、民俗性和现场性,也将以“乐器—音频—视频—图像—研究文本”多维一体的方式,更加形象、直观地呈现西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激活多种研究证据之间的互证关系,并因此建立起檔案的纵深历史感、多元族群感与空间关系感。这种档案关系的建构,为之后四川省西南音乐多媒体数字博物馆的建立打下了必然且关键性的基石。

本文对四川音乐学院西南少数民族乐器数据建设三期工作的回顾,是期待在历史梳理的基础上为四川音乐学院乐器研究打通院系与专业之间的壁垒,传统乐器研究在本质上需要多专业、跨专业的融合,在一个更多元的文化认知空间中讲好传统乐器的故事。进而,整合我院在乐器制造、乐器改革、乐器演奏、音乐创作、音乐学研究、音乐教育研究等多方面的力量,让传统乐器在一个完整且能动的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中成为源头,亦成为活水,为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事业助力。

◎本篇责任编辑 张放

收稿日期:2021-08-13

基金项目:2015年四川音乐学院重点项目“西南

民族乐器学术考察影像的数字化抢救研究”(CY2015029)。

作者简介:孙洪斌(1969— ),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四川成都 6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