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仁凤
摘要:目的:研究音乐干预对自闭症语言障碍儿童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闭症语言障碍患儿40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音乐干预+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评价患儿护理前后自闭行为、依从性与效果。结果:干预组ABC评分,依从性与有效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音乐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自闭症语言障碍患儿的自闭行为,并提高治疗依从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自闭症;语言障碍;音乐干预;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0--02
自闭症(autism)即孤独性障碍(autisic disorder),是常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疾病之一。本病好发于学龄期或学龄儿童,其机制为大脑功能紊乱,导致患儿不同区域难以协同工作,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1]。对于自闭症语言障碍患儿,早期开始系统、有效的行为管理和语言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沟通能力与自理能力能够得到相当大的提高,并且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音乐干预辅助护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自闭症患儿的管理,逐渐显现出一定成效[2]。本次研究以我院自闭症语言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试验,探讨音乐干预对自闭症语言障碍儿童的护理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2016年8月~2021年8月收治于我院的40例自闭症语言障碍患儿,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2~7岁,病程1~4年,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1)呼吸训练:训练患儿经口换气,并反复经口呼吸动作;
(2)口型训练:由模仿肢体大动作开始,缓慢过渡至口型模仿;
(3)发音训练:诱导患儿自主发音,对于之前训练中患儿偶然发音立即给予肯定,并鼓励反复发音;
(4)词句训练:诱导患儿模仿发音,逐渐过渡至说出实物名称如患儿感兴趣的玩具或食物等,或通过模仿一些动作诱导患儿说出常用的动词;待患儿基本能够清楚发音后,诱导患儿说出常用短语、短句,逐渐增加句子长度,最长20字/句左右为宜;
(5)对话训练:训练患儿倾听朗读并鼓励患儿加以模仿,逐渐过渡至患儿复述甚至自主朗读,尝试与患儿日常对话,可适当加入肢体动作以鼓励患儿主动对话,并逐渐增加对话次数与词句长度;
注意事项:与患儿交流时尽量使用简短的话语,禁忌在患儿情绪激动或低落时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注意多次示范、反复训练,加以耐心引导与指导,并适时给予奖励,达到正向鼓励与强化训练的目的。
1.2.2 干预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音乐干预[3~4],具体内容为:
(1)声音感知:选择铃鼓、板琴、沙锤、手鼓、木鱼等打击乐器,轻击不同旋律,观察患儿反映,确认最感兴趣的乐器与旋律,并反复轻击、变换节奏,诱导患儿对旋律做出回应;
(2)身体节奏:选择患儿最感兴趣的乐器,轻击患儿最感兴趣的旋律,指导和帮助患儿随音乐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随着训练的加强,逐渐加入不同旋律,诱导患儿自主动作,并逐渐从肢体大动作过渡到精细动作,鼓励患儿反复多次练习;
(3)即兴创作:选择不同乐器,轻击不同旋律,伴以轻声吟唱出患儿姓名,逐渐过渡到常用词句、短语,重复吟唱,与患儿身体节奏训练相结合,通过肢体动作强化训练;
(4)语言表达:选择不同乐器,轻击不同旋律,伴以轻声吟唱出日常对话,与患儿交流,鼓励患儿做出回应,并逐渐增加对话次数与词句长度,鼓励患儿开始主动交流,并给予肯定;
注意事項:训练开始前和结束后为患儿播放轻柔舒缓的自然乐音或钢琴、吉他演奏的纯音乐,与患儿建立亲近感与信任感,帮助患儿舒缓紧张情绪,帮助提升患儿对音乐的敏感性与注意力。训练过程中尽量避免节奏与旋律突然改变,而应缓慢过渡,以避免患儿突然出现情绪激动或低落,从而不能配合训练,影响训练效果。
1.3 观察指标
(1)自闭行为量表评分(ABC评分)[5];(2)治疗依从性;(3)治疗有效性。
1.4 评价标准
(1)ABC评分:分为感觉(30分)、交往(35分)、躯体运动(28分)、语言(31分)和生活自理(25分)5个维度,总分≥31分:怀疑自闭症状;总分≥62分:高度怀疑自闭症状;
(2)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者+部分依从者)/总例数*100%;
(3)治疗有效性:(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实施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ABC评分
干预前两组ABC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护理后,两组患儿自闭行为较前均有改善,其中对照组患儿ABC评分变化不明显(P>0.05),但干预组患儿ABC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2.2 干预依从性
干预组患儿干预依从性更佳,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3:
2.3 干预有效性
干预组患儿干预有效性更佳,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4:
3讨论
自闭症作为一种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多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与重复刻板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病情的进展,可能出现感知觉异常、智力障碍、注意力分散与兴趣单调等,对于已发病的学龄前、学龄期患儿,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为原则、以改善自闭行为为目的,对患儿实施训练与管理[6~7]。音乐干预作为一种新兴的辅助护理手段,具有形式新颖多样、适用范围广泛等优势,乐音具有规律性声波振动和频率,且其内部共振也能产生规律性节律,乐音通过刺激大脑网状结构,调节边缘系统TEM、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能够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鉴于当前对自闭症语言障碍儿童的治疗效果并不凸显,音乐干预也逐渐介入针对自闭行为的管理与训练中。然而,致力于针对音乐干预对自闭症语言障碍儿童护理效果的研究有限,不足以为临床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本次研究设计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对干预组患儿,护理人员在音乐干预的辅助下,采取科学、合理的沟通技巧与患儿进行交流,能够显著改善患儿自闭行为,同步提高患儿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和生活自理状态,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自闭症儿童能够很好的接受简单的音乐情感表达,并对旋律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以上结果可从国内外多为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得到一定支持[8~9],音乐干预不仅能够帮助自闭症患儿提高感知能力、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还能够帮助患儿改善情绪问题,促进患儿的提高专注力,增强社交能力,建立规则意识。然而,由于纳入研究对象人数有限以及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较多,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
综上所述,音乐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自闭症语言障碍患儿的自闭行为,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有效性,适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牛源.音乐治疗在自闭症儿童康復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北方音乐[J].2019,39(16):248-249.
[2]陈文新.音乐对自闭症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干预治疗个案研究[J].黄河之声,2017,11(5):22-23.
[3]赵秉禹.奥尔夫音乐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有效性研究[J].北方音乐,2017,16(23):203.
[4]陈婧颖.对自闭症语言障碍儿童采取音乐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J].健康之路,2018,17(06):235.
[5]周浩,王艺.中文版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评估工具的现况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7(12):327-329.
[6]田利媛.音乐干预疗法对自闭症患儿语言障碍的康复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8,26(09):108-109.
[7]王丽娅,冯维.音乐治疗对我国特殊儿童干预的研究进展[J].绥化学院学报,2016(10):156-157.
[8]杜杨.音乐治疗自闭症儿童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医药指南2016(36):273-274.
[9]陈佳,邹婉莹.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情绪障碍的个案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7(3):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