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屠燕燕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师(通讯作者)
石丹青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师
社区中心是居住区域的邻里中心,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文化娱乐活动和感情交流机会的场所。《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中提出了5、10、15 分钟生活圈的概念,并明确了各级生活圈适宜以设施集中或相对集中的配置方式,组合布局、合建形成各级居民服务中心。新的社区中心将是一个集社区管理、文化体育活动、卫生服务、养老托幼残疾人服务、社区便民商业配套和商业服务设施于一体的综合体。如何使社区中心发挥区域中心具有凝聚力的城市节点的作用,使其由等级化的行政性建筑向复合型的亲民性建筑转变,成为服务区域居民的心理归属地之一,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本文将首先分析社区中心设计的现状及难点,然后从城市性、公共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结合建筑的外部空间、内部空间、绿色策略、景观设计及韧性社区等层面分析新型社区中心设计中的一些切入点和创新思路,提供一些指导性原则。
基于政府规划的新要求,目前,各地已经陆续有一些社区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社区中心摒弃了传统的规式,开始呈现功能的复合化,并更多地考虑开放性。随着设计实践的推进,社区中心的设计要求也将更趋完善;设计思路也将更加多元,更加契合以人为本、人性化的设计宗旨。
新的城市背景下新型社区中心作为一个多功能复合体,其复杂的功能组织与内部流线组织,必定是设计的难点之一;同时,其作为为公众服务的功能建筑,其如何对具有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体系进行营造,如何为公众提供舒适的社区环境,使之成为市民向往之地,也将成为设计的难点之一。
作为城市中市民活动的中心,社区中心建筑因其固有的公共性属性具有不可否认的强大的城市性,它是城市管理者与城市使用者交融碰撞的容器,既有一定的行政性,又是公众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需要体现开放性和亲民性[1]。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与生活的多样化,城市设计中对于具有公共性的,能激发公共能量的节点的需求也愈加明显。每一个生活圈都需要一个步行可至的,容纳各种功能的,设计独特而精致的节点,服务于周边居民,成为居民日常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联系周边居民的重要纽带。
城市性与开放性要求社区中心更多地与城市进行对话。设计中,首先,应尽量增加建筑与城市的直接联系,使建筑向城市打开,设置各种半开放、开放空间和灰空间,以连接城市空间,可通过后退街道的广场、连接城市的各种通道和建筑体块的分解,与城市空间产生联系,将城市空间引入建筑中(图1);其次,可设计一些能与城市产生互动与对话的空间,使其与城市产生非直接的联系。可将城市公共空间抬升至空中,在建筑体量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叠加,由此形成相互连通的空中活动平台,并注入具有城市公共性的功能,如大台阶、休闲景观平台、城市客厅等,从而在建筑的不同高度和不同水平维度上提供良好的与城市互动的体验,消解建筑无形的边界[2]。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打破水平各层之间的空间界限,使公共空间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在不同高度上设置不同功能属性的城市公共空间,打破各功能之间封闭的状态,从而促进各种使用人群之间的互动,形成向城市打开的立体城市公园(图2)。
图1 体块分解与后退广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空中活动平台(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社区中心建筑中商业、文体等功能的注入将有效推动建筑的城市公共性与体验的丰富性。社区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养老、托幼等功能更增加了其复杂性与多元化。商业功能因其属性固有的特点将吸引较大的城市人流,同时因商业功能的丰富性和文化体育活动等功能的休闲文化性内涵,将吸引各个年龄段、各个层次的人们聚集到这里,设计中需要融入更多的公共空间与开放流线,诱发场所中人们各种可能性的活动与交集。可以商业街的形式串联各小微社区生活服务型商业,在水平和纵向两个维度上形成层次丰富的室外平台和景观庭院(图3),室外平台提供步行路径,景观庭院带来停留和集会功能,同时在二层或三层以上布置其他功能,形成一个开放、自然的社区活动场所。亦可以商业综合体的形式组织商业功能,与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社区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便民配套等其他功能体形成组团,并以内部道路、公共景观、花园、连廊等连接各个单体,形成由城市公共空间向场地内外部空间,到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再到各个功能区的四个层次的过渡,立体化的街巷空间与内部公园是城市性的内化,是市民进行活动的“主体”空间,内外空间相互交融、开合有度,由此形成一个立体化的公园般的邻里中心。
图3 商业街(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立体城市公园延伸至屋顶,在屋顶设置慢跑道、运动场、屋顶花园、草坪剧场、社区菜园、移动木屋、沙坑等运动和休闲设施(图4),使屋顶成为地面公园的延伸,增加了城市中的公共活动空间和绿化面积,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市民们承载着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漫步至此,由室内空间进入空中花园,视野豁然开朗,身心立刻放松。他们可以是漫无目的的散步者,也可以因某个活动而来,可以是观看者也可以是被观看者,在这个开放流动的空间架构中产生着积极的互动。同时,低楼层的屋顶花园又是建筑中间的绿色活动驿站,成为建筑中的竖向联系纽带,使建筑更加接近自然。
图4 屋顶花园(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以室外扶梯和大楼梯、台阶、坡道、连廊等连接街角广场、各空中活动平台、室外平台和屋顶花园(图5),形成一条立体的24 小时开放的、悠游的漫步路径,穿越建筑内外,成为各种相遇、活动、交集发生的容器,仿佛一座承载着各种功能的公园,是居民们茶余饭后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场所。不同的人流在这个“城市立体花园”中停留、穿越和混合,与城市、建筑、自然、个体间产生丰富的互动与对话,成为激发城市活力的锚点。
图5 后退街角的大楼梯(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社区服务中心不仅要满足社区工作的需要,还要服务不同的社区人群,满足周边居民的各项生活需求,因此使用功能相对较多且复杂。其功能一般涵盖社区管理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社区食堂、养老及托幼中心、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社区便民商业配套和商业服务设施等。各功能相互独立,动静需求不同,服务人群跨度大。
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包含社区公共服务大厅和党群服务中心,具有行政办公性,且需要向公众开放;派出所包含公众办事流线、办公人员流线和犯人流线,也具有行政办公性,需要直接对外,同时由于犯罪对社会的威胁性以及派出所的武装性,其位置需要相对隐蔽且需要与其他功能分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级的医院,包含普通门诊、儿科、预防中心和病房等,为预防感染,需要与其他功能相对隔离,同时应处于下风向;社区食堂、养老及托幼中心、文化体育活动中心,这些功能的混合相当于以往的文化活动中心,空间相对活泼,但设计时应注意养老,需要考虑日照,同时环境需要相对安静;社区便民商业配套,包含超市、菜市场、早餐店、洗衣店、快递服务点、可再生回收点等,这些功能大部分需要位于首层,便于到达,同时菜市场和超市面积一般较大,人流量大,布局时需要仔细考虑其位置。商业服务设施则包含服饰、书店、亲子儿童城、电影院、餐饮等商业功能。
在传统的设计中,各建筑往往呈现单一的建筑功能;或者,在一个建筑中将各功能完全独立,形成各自封闭的区域,再加上单调的建筑外形,成为一个纯功能性的建筑,无法满足现代人对于生活品质与共享交流的需求。面对如此多的功能设于同一地块内,且每一项功能都需要有对外的流线,为满足当下对生活品质与共享交流的需求,必然需要一些流线的合并和一些功能的竖向叠加,以创造公共空间来组织各种功能。通过上面的功能分析,可以得出除了社区医院和派出所外其他功能流线均可进行合并叠加,社区医院也可通过楼层与其他功能进行分隔,养老最好考虑独立区域。设计中可通过设置具有主导性的公共空间来组织各种功能。商业空间置于低楼层可以最大化商业价值,社区文化活动、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服务大厅等功能,则可置于上部楼层,结合共享中庭,通过竖向交通到达各功能区。同时,设计中亦可通过外部公共空间来组织各种功能流线,形成一种拓扑化的思路。
《交往与空间》中分析和提到了“人们对于与人交往的兴趣”[3]。交流与共享是公共空间设计的内在需求,除功能要求的必须的分离外,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交往空间与丰富多元的活动空间,从而营造一个亲民的社区活动场所。在内部空间设计中采用立体交通的设计思路,通过公共空间、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组合形成便捷的空间行走网络,在整个开放的三维网络系统中,大大增强了建筑各功能的可达性。同时,在公共行走网络中穿插着丰富多元的活动以形成复合交通模式,为空间添加了许多趣味的空间环节,使建筑空间更加富有亲和力。
在室内外空间设计中可采用互锁结构,将不同楼板分成多个小部分,重叠交错布置,形成流动的空间。在室外形成面向街道或公共空间层层退界的立面,创造许多露台,为室外活动和社交提供空间;在室内形成各种通高空间、活动平台,各空间视线相通。再通过连廊、坡道、楼梯等设置活动导向,在公共空间中置入丰富的活动功能,以楼板错置形成的公共流动空间为主体,来组织各功能空间,抛弃传统的功能分类,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形成可游可憩、空间交织融合的内部空间系统,从而激发社区内部的活力。
面对21 世纪最为紧迫的气候变化和社会问题。我们希望社区中心成为未来环境友好人居方式的探索基地,探讨与自然共生的全新范式。我们倡导一种花园式的建筑,让建筑的每个立面都充斥着绿植、连廊、露台、屋顶、底层架空、庭院……阳光、空气、水、湿地、飞鸟、芦苇……葱郁的景观将带来多样化的微气候,使建筑的功能空间延伸至户外,营造多样性的栖息生境和疏密有致、沉浸山水之中的体验式景观环(图6)。这些花园不仅能够为社区带来更加优美的景观,同时也能够促进集体性的园艺活动、乡村式的体验生活,通过种植、维护和收获式的体验来建立更加牢固的社区纽带。
图6 垂直绿化(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后疫情形势下,韧性城市、网络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城市应该是一个由不同的可独立运行的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一个社区并是一个完善的子系统,可以暂时切断与外界的联系,独自运行,从而增强社区的抗风险能力。设计并不一定完全按照任务书要求,每个社区中心设计相似的功能,而需要进行实地调研,对所在社区的人群结构、人群需求、公共设施结构与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填补社区公共片段缺失,体现不同社区的个性化特征,完善社区生物链。同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可持续设计原则。设计前期,充分了解该片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社群对社区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的诉求与愿景,并结合当下的社会问题,借鉴国内外优秀设计实例,发挥创造性思维,构造未来场景,设置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功能与空间,实现功能平衡,引入“置换”概念,实现空间灵活性,并为未来可能的空间改造提供可能。对城市公共系统进行构想,在建筑中置入城市公共系统,如步行道、自行车道、立体交通系统等,以期得到上部规划的认可,形成更完善的城市系统。
首先,在总体布局上应注重规划的整体性,生态景观与建筑形体、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相为共生、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设计合理的建筑形体和建筑朝向,合理布局各单体位置、裙房与高层关系,形成良好的区域风环境和光环境,避免强风以及闷热无风区域、眩光等的形成。同时,可通过设置绿化庭院,形成通风竖井与采光井,改善建筑内的风与光环境,改善区域微气候,营造舒适的活动场所。其次,应设计合理的建筑空间与结构形式,组织合理的功能流线,完善建筑空间的灵活性,提高可再生材料的利用率,以最大化的实现建筑的节约化与经济性。还应设计合理的立面形式,以最大化地利用自然光线与空气对流,形成舒适的室内环境,立面设计宜与遮阳一体化设计,以减少建筑能耗。
对建筑实施集中供暖和制冷系统、二氧化碳检测、热储存、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以及灰水/雨水的采集与再利用、余热回收等等主动式可持续策略,选用节能型的设备,选用优化的节能体系,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新的城市背景下,居民们需要的是更具公众开放性的新型社区中心,可以为人们提供相互看到、不期而遇的机会,可以容纳不同年龄人群的不同活动,是容学习、展示、社交、生活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是集开放、包容、绿色、科技于一身的新型建筑。
通过城市立体公园、开放的流线和社交空间、可持续性等设计策略,从建筑外部空间、内部空间、绿色策略、景观设计及韧性社区等多个层次出发,营造绿色、开放、亲民的社区中心,在这里,可以亲近自然,亦可感受人文科技;可以参与到群体活动中,亦可有单独的行动计划。这里是丰富而自由的社区生活舞台,是社区居民畅游的海洋,是富有归属感的社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