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萍
培育学生的数字素养,是时代需要,更是国家数字发展战略的内涵。202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至关重要。随后,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中明确指出,设立信息科技相关必修课程,将数字素养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仍把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课程目标,通过数字化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甄别和有效使用的关键能力,形成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增强信息社会责任。作为信息素养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时代的新发展,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还要把握好“两个侧重”。
一是要侧重于学生数字化胜任力的培养。数字化胜任力包含学习力、创造力,以及跨學科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关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了解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理解数据在数字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数字技术,有效利用数据和算法解决生活或学习上的问题。
二是要侧重于学生积极健康的数字文化生活习惯的培养。具体包括:积极利用数字时代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广泛的数字化工具和泛在的数字化平台,借助数字化工具和计算思维素养,发现、甄别并创新性使用网上的共享信息,内化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通过社交媒体等形式规范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形成积极、健康的数字文化生活习惯和创新的品格。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走在时代的前沿,应充分认识到数字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和数字素养的内涵,掌握必要的数字技能,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以应对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给教学带来的挑战。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能够在充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和大概念的基础上,系统设计好学科结构知识单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构建学科知识地图;教师还应多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通过合理设计跨学科的主题项目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与体验身边数字化生活中的各种应用,理解真实项目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提升学生利用数字工具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发现真实项目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不足,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也为数字社会中的全面育人奠定扎实的数字素养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