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制冷机与两相冷却系统被广泛用于核反应堆、热发电、海水淡化系统等。保证仪器维持稳定的工作温度是冷却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近日,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与俄科院热物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提高真空沸腾传热效率的新技术,使用该技术可开发出更为有效且可靠的两相冷却系统。相关实验结果发表在《应用热工学》上。
浸入式冷却系统是两相冷却系统的一种,主要原理是通过液体沸腾的方式从发热表面去除多余的热量来维持所需温度条件。该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双螺旋放热表面,该表面结合了疏水和亲水两种特性优点,可将沸腾时的大气泡分解为多个小气泡,从而保障表面温度均匀。这一新技术可提高传热效率3.7倍,还可提供稳定的冷却温度区间,也避免了沸腾过程中传热表面温度明显波动对仪器造成的破坏。
来源:科技部合作司
据悉,随着《北京市智能网联车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发布,在国内首开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本次《实施细则》的发布,标志着北京市正式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无人化示范应用申请,进入智能网联无人化发展新阶段。
对此,有专家表示,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背景下,这也是北京积极加大政策先行先试力度,抢抓产业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国自动驾驶发展历程中的新突破。
去年10月,北京市自动驾驶办公室制定并发布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无人化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该细则在政策先行区运行半年以来,自动驾驶道路测试里程数已超过8万公里,车辆运行状况良好,无安全事故,也为本次开放无人化运营奠定了扎实基础。
北京市自驾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率先开放乘用车无人化运营新阶段。从里程、接单量、安全运行要求、用户提示、移动应用App等方面,对申请主体、测试车辆、安全员作出了明确准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通过政策引导允许符合条件的申请主体可开展无人化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试点活动,为开展无人化商业模式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首批获得许可的自动驾驶企业共两家,本次政策发布后,无人化开放区域将由前期的20平方公里拓展至经开区核心区60平方公里,为测试车辆提供更加丰富测试场景,为无人化技术的全面验证与迭代更新提供支撑。
相比此前“自动驾驶出租车”在主驾驶位上配备安全员,本次试点开放的是副驾驶有安全员的无人化载人,首批将投入14台无人化车辆开展示范应用。
来源:人民网
为保障某型号产品环境适应性试验顺利进行,日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航空弹药研究院环境与可靠性技术中心组织试验人员对靶场环境试验室的远程试验设备、温度箱、温湿度箱、温度高度箱以及振动试验台开展接线、运行、调试、验收等准备工作,同步检查水、电、气等安全隐患,为即将开展的试验工作做充足准备。
与此同时,中心还利用此机会对新员工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现场模拟了UD振动台报警情形,完整演示了从设备报警到排查原因、解决故障、解除报警、恢复正常的工作流程,帮助新员工学习试验操作步骤,掌握试验注意事项,使其尽快进入角色、胜任工作,为科研生产任务的有序推进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航空弹药研究院
国家发改委4月16日发布《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自6月1日起施行。
《管理办法》要求,新能源发电企业应当加强发电功率预测管理。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规模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要建立与之适应的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加强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管理,防止大面积脱网,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燃煤(燃气)发电企业应当对参与深度调峰的发电机组开展可靠性评估,加强关键部件监测,确保调峰安全裕度。
电力调度机构应当优化调峰控制策略,综合考虑发电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水电流域梯级电站和具备调节性能的水电站应当建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做好电站水库优化调度,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来源:上海斯能
据悉,国网330kV汤峪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于近日顺利竣工。作为我国首批330kV变电站,该变电站已为陕西关中地区输送可靠电能长达50年。此次工程竣工将大大提升变电站的可靠性,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可靠电能。
汤峪变电站于1969年开工建设,1972年建成投运,是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刘天关输电线的枢纽项目之一。它的建成,为当时陕西关中地区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电力保障。
本次增容改造,是汤峪变电站建成以来最大最复杂的一次改造,也是陕西省电网补强重点项目。改造扩建后,全站总容量为300兆伏安,不仅大大提升了供电容量,而且优化了电网架构,让西北电网更加可靠。
来源:人民网
4月24日,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工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2〕88号),部署了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实施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行动、深化企业先进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运用、提高制造业产品可靠性水平、提升制造业关键过程质量控制能力等九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要推动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围绕提质升级和产业转型,加快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和质量管理联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水平。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动食品、医药等行业建立完善企业全过程质量信息反馈和质量追溯机制。
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要贯彻落实《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试行)》,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制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引导企业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趋势下,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质量管理融合。
支持专业机构开展质量工程技术创新,开发推广全生命周期业务连续性管理、供应链管理、追溯管理等质量管理工具,鼓励企业运用先进适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和质量工程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支持开展全国质量标杆遴选活动,鼓励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对制造业企业培育和创建全国质量标杆的指导,加快培育和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
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推动实施可靠性“筑基工程”和“倍增计划”,加强关键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攻关,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促进整机装备可靠性关键指标提升。发挥标准对可靠性要求的约束和引领作用,组织编制制造业可靠性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加强可靠性设计、测试验证等基础标准研制和产业链上下游标准衔接。支持专业机构开展可靠性技术研究和联合攻关,开发试验工具,强化可靠性指标检测评价,提高可靠性综合服务能力。支持行业协会加强可靠性人才培训,开展质量与可靠性创新大赛、可靠性工作经验交流等活动,总结形成一批可靠性解决方案并加以推广,提高重点行业可靠性管理水平。
支持专业机构在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深入分析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制造过程,推动数据驱动的实时在线制造过程能力测量分析与控制,不断提高制造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提升产品制造的一致性、稳定性。
充分发挥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作用,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供问题诊断、分析试验、改进验证等技术支撑。鼓励行业协会、质量专业机构联合龙头企业研制先进团体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加快高水平质量标准供给,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
原材料行业,继续发挥测试评价平台在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中的作用,谋划布局测试评价平台区域中心。
装备行业,围绕机械、航空和汽车等领域,支持仪器仪表及传感器性能评价公共服务平台、航空基础产品质量可靠性检测服务平台等建设,推动提升装备制造业质量和安全水平。
消费品行业,部署开展数字“三品”行动,统筹推进数据驱动、资源汇聚、平台搭建和产业融合,加快数字化赋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电子信息行业,依托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和集成电路质量提升专家组,推广集成电路先进分析评价技术和方法,提高重点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水平。
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要积极推进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标准宣贯工作,举办品牌培育经验交流活动。引导装备制造业培育系统集成方案领军品牌和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标杆品牌,推动全球化布局和国际化运营;鼓励消费品行业开展个性定制、规模定制、中高端定制,加强在化妆品、纺织服装、家用电器、食品等领域的品牌培育。
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要结合中国工业品牌之旅、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品牌创新成果发布等活动,宣传推广“中国制造”品牌,讲好“中国制造”品牌故事。加强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品牌宣传,持续做好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专项行动,提升国产汽车品牌竞争力。
来源:工信微报
3月22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质量与可靠性技术中心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著平出席大会并为中心揭牌。上级单位、中国质量协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其他军工单位、航天科工集团有关单位领导及专家出席。
质量与可靠性技术中心依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1所,以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质量与可靠性专业机构为目标,引领集团公司质量与可靠性专业发展,打造质量与可靠性专业领域的技术研发、工程服务和监督管理平台,支撑集团公司质量制胜战略。
会议宣读了《关于设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质量与可靠性技术中心通知》,宣布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自力担任主任的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名单,中心主任李宏民进行表态发言。相关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了质量与可靠性技术中心成立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中心成立的祝贺并对中心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刘著平指出,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质量与可靠性工作,此次成立集团公司质量与可靠性技术中心,是集团公司优化质量管理机制、提升型号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提高质量预防与控制能力、全力推动质量制胜战略的重要举措;希望质量与可靠性技术中心锚定目标,加大投入,组织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的质量与可靠性技术工作,集聚专家力量,加快质量与可靠性专业人才培育。
来源:科技日报
4月12日,由青岛动车小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投集团)投资建设,由上海宝冶承建的整车走行系统振动试验台项目顺利移交使用单位: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
动投集团和中国中车对上海宝冶项目管理团队一年多来的艰苦奋斗表示赞扬,对工程优秀品质表示认可。项目团队将继续努力,发扬“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为青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整车走行系统振动试验台是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采用虚拟-物理混合试验技术,磁浮轨道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再现振动特性,车辆采用物理整车系统,实验室再现磁浮系统的车轨相互作用过程。试验台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49m宽20m深10m,内部为三向钢筋网,满布双向缓粘结预应力筋,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该试验台为国内、国际首创,填补了当前国内外磁浮车辆系统全速度级地面验证的空白,为磁浮技术发展,掌握磁浮系统核心技术,抢占磁浮技术制高点,夯实磁浮技术国内外的竞争优势并实现持续发展,对于建设交通强国、引领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技术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