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凤彩 刘昭志
关键词:婴幼儿 情感关怀 喂药器 创新 设计
引言
婴幼儿由于抵抗力低,是疾病的高发群体,易发生感冒发烧,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易腹泻等。这些病症的表现往往是由各种隐藏的原因引起的并发症,婴幼儿的健康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孩子能否及时的康复是父母们最关心的,婴幼儿生病的时候,最令家长们头疼的就是喂药,对于如何给婴幼儿喂药,应该是大多数宝妈头痛的问题之一。为了让婴幼儿顺利的服药,家长们往往要经历一场马拉松式的拉锯过程。关于婴幼儿喂药,如果有一个好用的工具辅佐是非常有益的。按时,按量,按方法吃药是患病幼儿恢复的关键。但目前国内有关婴幼儿的喂药器种类繁杂,喂药功能较为单一,缺少精确的量度和对患病婴幼儿情感化的关怀。
一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查阅法,互联网数据分析法,对国内外市场上以及家庭中的喂药器具及喂饮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详细地对喂药器产品进行定位、产品痛点分析、产品色彩与结构分析。
1.用户调研法:通过网络发出设计问卷。针对喂药经验,喂药工具,喂药人群,以及婴幼儿吃药时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去探讨婴幼儿吃药过程中的难点,和对市场上的相关喂药器的满意度和担忧。
2.个案分析法:根据问卷调研,为了确保结论的可信度,需要对部分受访者采用深度采访方式,进一步了解家长们的需求。针对具体家庭进行用户调研,进行个案分析。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调研,进行了个案分析。针对带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吃药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喂药过程的细节进行调研,在切身体会中发现问题。
3.数据分析法: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法推进,在百度指数上进行关键词的筛查,在互联网商城上对婴幼儿产品和喂药器类产品的销售数据和商品评价进行对比分析。
二、婴幼儿服药常见问题
1.不能按时吃药。很多家庭的宝宝不能按时吃药,而且喂药过程持续时间长。
2.吃药量偏差。喂药的过程中造成浪费或者遗留药液是常见的问题,其中不能准确快速地吃完药是首要问题。
3.不配合吃药。家长为了使孩子配合吃药,会采取各种方法。
根据调查发现75.76%的家长采用注意力转移或“蒙骗”的手段,有36.36%的家长强迫过婴幼儿吃药,极少数的婴幼儿会配合吃药。
4.不安全与呛药。用奶瓶喂饮药物的时候,宝宝吸空奶瓶的时候容易发生“吞气症”。勺子的开口面比较宽阔,伸入宝宝嘴巴易误擦伤婴幼儿。喂饮时遇到轻微的动作摇晃,很容易伴随抛洒药液,孩子哭闹时还容易发生呛药,造成危险。
5.耗费精力。大多数家长都是抱着孩子的同时兼顾喂药,完成一次喂药,甚至要经过分药、研磨、冲泡、喂药、清洗等程序,过程复杂。
三、市场上现有婴幼儿喂药器分析
目前市场上婴幼儿产品很多,常见喂药器品牌有贝亲、满趣健、好孩子、爱得利、米苏塔等品牌。针对市场典型喂药器的分类,对重点类型产品进行独立分析。大致婴幼儿喂药器上分为以下几类:滴管喂药器、量杯喂药器、针筒喂药器、奶嘴喂药器、压缩头式喂药器、药匙喂药器,如图1所示。
1.滴管喂药器:滴管喂药器作为一种可以喂食少量药液的工器具,也大量存在市场上。它能把吸取剂量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当所需剂量极少时发挥作用很大。特点是结构简单可拆洗,标注刻度较准确。
2.量杯喂药器:量杯喂药器外观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结构是常见的具有刻度,能夠量取液体功能的量杯,透光,造价低廉,量杯的专器专用,能一定程度上保证相对准确和卫生。但杯型较大,容量大,不适合婴幼儿直接服药使用。
3.针筒喂药器:针筒喂药器工作原理:抽走针筒内的空气,外面的空气将药液压入针筒内。抽取时药量可控,适配大部分的药液。可以单手操作喂药,两根手指夹住喂药器的双耳把手,大拇指在勺柄的端部向前推给婴儿喂药,这种喂药方式喂药较为方便,两根手指夹持平稳,不会将药洒在外面,药液的流出速率可以控制。
针筒喂药器使用的为食品级的硅胶奶嘴,针筒和推杆采用食品级的塑料,有聚丙烯、碳酸聚酯等常用材料,透明与半透明的设计有利于视觉观察的结构。而且这些材料普遍达到了耐热100℃到170℃之间的温度。
4.奶嘴喂药器:奶嘴开孔位置独特,绕开婴幼儿的味蕾,使药味淡化。喂药工具外壁标有刻度,小杯子可以冲泡颗粒,一体化与安抚奶嘴直接用于喂饮药液。挡板设计阻碍奶嘴过于深入口腔。
5.压缩头式喂药器:压缩头式喂药器外形最为独特,结构包含气泵、手柄、管壁、管口等。它是滴管结构的变形,指环、压缩钮的变形结合产品,拇指在最顶端垂直发力,不太能控制力度,吸取的时候不容易控制药量的精确值。
6.药匙喂药器:药匙喂药器是由壁身与勺子结合而生。用勺子来喂药时,勺子的开口面比较宽阔,伸入宝宝嘴巴里容易误伤宝宝口腔。配备管口塞,使用一次拔塞一次,操作麻烦,也不适合长期使用。普通勺子的边界是不科学的平面容器,它深度浅薄,盛放药液量比较少,倾倒时液体向四周流出,不能简单控制液体流动方向,不能精确量取药液。
四、设计痛点
多数喂药器的功能比较单一,只是起到喂药的器具的作用,易造成“野蛮”的喂药方式。本文从基于情感关怀的角度出发,进行以下设计痛点分析。
1.减少婴儿痛苦,增加安抚功能:缺少关怀性,婴幼儿吃药时情绪波最大,家长们因为将关注点放在药上而忽略对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在不配合吃药时强迫往往会带来更多和持续的抵触。
2.降低喂药操作难度:考虑喂药过程的可持续性,降低操作的难度,重点考虑一位家长单独喂养孩子的场景。当婴幼儿每次所需的药剂种类是数毫升到几滴的范围之内时,就需要特殊的喂药器来针对性的解决。
3.喂药器和喂药过程的安全性:喂药器的安全性体现在材质与结构上,选用食品级材料,结构上无尖锐部件,无外漏的硬质结构,在喂药的过程中保证婴幼儿的安全性。
4.用药量的精准性:把握好药量是喂药器首当其冲的必要功能。婴幼儿药物往往多到十几毫升,少到几滴。容器的开口越大,它的量取的精度就会越低。喂药量大,喂药次数多,喂药过程与时间拉长,孩子极易产生抗拒的行为,更难把握用药的量度。
五、设计分析
从婴幼儿的视觉观察入手,令婴幼儿感兴趣的外形结构可以首先勾起兴趣,从心理上吸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针筒喂药器的纤细结构均由硅胶材质包裹,可作为一个柔软安全的硅胶玩具与牙胶使用,从心里婴幼儿非常容易接受它。
(一)功能分析:对宝宝的情绪上尽力做到友好,抚慰。产品整体简洁易于收纳,宝宝喜欢外形,成人使用顺手。能够覆盖绝大多数种类药物,精确冲泡颗粒状、粉状以及液状药物。测量标示精确,兼顾小剂量和正常剂量的药。
1.小剂量辅助功能:滴管喂药器在遇到微量药物时,发挥作用。
以滴来增减药量。滴管的盖子和球头都是卫生的相连的设计,保证不会单独丢失其中的一个部件,单侧结构较长可以在放置与桌面上时避免滚落。
2.量取功能针:筒喂药器的吸液口在奶嘴的最顶端,同时它也是出液口。口的截面与量杯底部垂直,可以完全吸取到杯子底部的液体。不造成残余浪费。滴管喂药器壁上有精准刻度。量与取,都有刻度可依存。
3.安抚功能:将安抚作用的部件设计结合于喂药器主体,使喂药器本身成为具有情感关怀功能的喂药器设计。
4.易清洁消毒功能:为喂药器推杆支撑柱子之间的角度设计为120°,宽大的开口有利于内部缝隙的无残余设计。同时保证了三角形结构带来的稳定性。
(二)材料分析:选用婴幼儿喂药器的材料定位为:透明、结实、耐磨、安全无毒的食品级材料,根据产品的常用消毒方式必须能够经受高温消毒。透明部位必须可以从外部观察到内部结构。保证对喂药器内液体变化的观察。
1.硅胶 100%食品级硅胶。硅胶又名硅酸凝胶,耐高温及低温,化学性能稳固,物理性能随几乎不随温度的高低变化而变化,触感柔软细腻,透光率极高。
2.PP 聚丙烯是一种安全的材质,无毒性。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表现优秀,抗划痕特性非同寻常。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PP耐受150℃高温 ,密度小韧性高且质地纯净。很适合用于制作卫生要求比较高的容器制品,如奶瓶,水杯,饭盒等。
3.PE 聚乙烯性质稳定并且在室温下可经受各种化学物质腐蚀。
半透明无毒性,比水还要轻。熔点达到140℃,是常被用到的食品器具的一种安全材料。
(三)色彩分析:给婴幼儿选择一款产品,除了造型上差异,视觉感官上的刺激也同样重要。随着婴幼儿的发育成长对物品的形状、颜色感受越来越强烈,家长可以从他表现出对某些颜色及亮度的喜好,察觉其视觉功能的进步。相关研究指出,四大基本色:红绿黄蓝,具有明亮色调的颜色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心理学家们很早就发现了颜色对人心理活动的调节作用。一般说来,红色容易使人兴奋,蓝色容易使人安静,绿色容易使人具有活力。
通过对市场上的流行产品进行颜色归纳分析,得出浅绿色,浅蓝色是婴幼儿产品的较为通用的几种色彩。柔和的色彩不会刺激婴幼儿的视觉,同时可以舒缓的眼睛舒张度和缓解情绪的作用。
(四)情感分析:在婴儿的情感中,依恋是一个重要的情感,一种特殊的持久的感情联结。依恋情感的表现形式是婴儿喜欢同他所依恋的人或者物接近,此时他会感到安全,舒服和愉悦。在他因生病而产生不舒服和焦虑时,依恋对象的存在或出现会使他感到安全,情绪上会得到缓解和安抚。婴幼儿患病后,常会表现出烦躁不安。或者萎靡不振,或爱发脾气,易怒易哭,这个时候往往会比平时更加黏人,婴幼儿对家长们情绪上与口气态度上的变化信号十分敏感,更加需要父母的关心。
多数喂药器缺少基于情感关怀的安抚功能,服药过程中非常排斥药物和喂药器具。情感关怀定位整体喂药器设计秉承着可爱、有趣、色彩舒缓的设计风格,可以作为陪伴婴幼儿的牙胶安抚物品。儿童通过啃咬、玩耍熟悉喂药器,对婴幼儿先起到安抚作用,服药时宝宝更容易接受。
六、设计实践
结合不同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最后确定了独立产品在全面性和多样性上的缺乏。确立了系列产品的综合处理药液的能力。产品基于情感关怀,通过陪伴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年轻的父母们,同时帮助孩子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帮助分析初步的不同方案之间的可取之处与反思之处,包括安全性、易用性等。从下列几个方面考量然后确定最终方案。
结合喂药器的功能,适用对象是婴幼儿,设计方向开始决定向深入的方向思考,最大化地考虑婴幼儿。选择婴幼儿友好型的材料与结构,从婴幼儿的心理和情绪以及触感视觉方面深刻思考。整体造型先由局部开始汇集到整体,细节也要从整体到局部。针对刻度标示、婴幼儿吃药时的视觉角度的变化从而对喂药器产生观察。喂药器的整体形象与喂药功能不冲突,在手指用力抽取和推出液体时,符合人机工程学。从使用者角度赋予结构部件的功能实现。结合喂药的量的多少区分喂药器能力,喂药器主要解决常规出现的药量情况,辅助喂药器解决小剂量的情况。小剂量的药物的量取得的体积。
从量杯与喂药器的功能的结合,与造型的结合。主喂药器与辅助喂药器的范围的结合,外盒收纳喂药器部件的时候的尺寸相容。
(一)卡通动物圆柄结构。在整体上符合了一体化的卡通形象设计,外部是厚安全硅胶结构包围内部骨架。在喂药者使用舒适的同时保持结构强度。牙胶特性可在婴幼儿熟悉喂药器的时候保证安全,与舒适感。儿童通过抓握、啃咬收悉新的喂药工具。
(二)外壁手指硅胶握把。喂药器外壁的两只耳朵,是供食指和中指穿过发力使用,骨架连接着筒壁,外侧包裹柔软硅胶。在喂药者使用舒适的同时保持结构强度。牙胶特性可在婴幼儿熟悉喂藥器的时候保证安全,与舒适感。儿童通过抓握、啃咬收悉新的喂药器。
(三)可拆卸硅胶小熊。硅胶小熊取下来可以作为牙胶供婴幼儿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增加熟悉感和依赖感。作为喂药器的一部分有助于婴幼儿接受喂药器。喂药时安装在奶嘴后面,针筒外壁处。安放在这个位置的原因是当婴幼儿在吃药时,硅胶小熊竖立、呈现在婴幼儿眼前,起到熟悉、吸引的作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摘取下来。
(四)独特的推杆的支撑结构,让推柄与两侧的手柄形成为三边交于一点的结构,再减少原材料使用的同时,秉承了三角形稳定性,又结实又简单。同时,每个面之间的角度达到了120°,大角度的面之间的夹角易于清洗,不容易藏污纳垢。推杆底端设置硅胶软塞可用于阻挡水流药液,在吃药时不漏掉每一滴液体。
(五)奶嘴设计对婴幼儿吃母乳进行了一定参考,透明的奶嘴柔软并且适于观察内部药液流动的情况。针筒喂药器外部结构与奶嘴分离式,拔插的结构稳定性较高。分离的设置可以在清洁时很方便地易于清洗。
(六)量杯支架设计。量杯自身具有测量作用,宽阔的截面可以相对较多地容纳药液的体积,掌控着药液量的大小。把量杯精心设计后结合到喂药器的支架上,在喂药器暂停使用时,支架起到提供放置的功能。起到给喂药器的奶嘴处盖帽的作用。从而使喂药器与量杯成为一体。喂药器吸取药液的时候,将管口深入量杯里就可以单手吸取药液。
整体设计外观和结构如图2 、3所示,外观造型采用可爱卡通动物的特征作为产品的主要形象,包括宝宝喜爱的牙胶包裹设计,喂药器主体上的可分离,可视化卡通形象设计定位,创新点如图4。
结语
本文对婴幼儿的特点及用药器的色彩、结构、尺寸、材料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调研分析,针对喂药环境和使用需求特点,从情感关怀的角度出发,在喂药器的安抚功能、喂药器量取准确性和方便性、卡通外形、服药方式及储存方式上进行了创新设计,为婴幼儿用具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