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典的“梗文化”,该怎么看

2022-05-26 10:20田可新赵静
党员文摘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文化

田可新 赵静

“能在周末闭关念书本是极好的,怎奈内容甚多,前记后忘,臣妾为此寝食难安,倍感力不从心。”借助电视剧《甄嬛传》兴起的“甄嬛体”一度风靡全网,短视频平台上模仿段子层出不穷,掀起二次创作热潮;微信上流传的《甄嬛传》表情包也实时更新,成為聊天必备“神器”。

“甄嬛体”作为一种网络流行语体,半文半白、颇具古风,这么多年过去了,当下爆火的“黛玉体”“黛玉发疯文学”,仍可视之为“甄嬛体”余波。作为“梗文化”的一种,“甄嬛体”在网络热梗的交替浪潮中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从经典衍化出的“热梗”,为何能成为一种“强势模因”,并跨越网络,在现实中频频得以应用?这样的“玩梗”是否存在过度娱乐化?

“甄嬛体”能在网络上爆火,并走进大众生活,有它自身的魅力和特色,也离不开社交媒体的红利。“甄嬛体”作为一种“强势模因”,即传播学上讲的复制能力强、散布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存活时间长的复制因子,爆火原因在于语体本身的易传性和泛化性。古韵台词和现代话语的融合,使“甄嬛体”的内容显得新颖、引人关注,同时转换自由,便于流传。“极好”“本宫”“真真”等词成为“甄嬛体”的固定用法,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自由发挥、填充内容。

“什么‘梗’它都能接上,适用于调侃、戏谑、自我解嘲、黑色幽默的各种情境。”山东大学研究生杨冰玉自称“《甄嬛传》超级爱好者”,她表示,必得反复观剧,才能把这些段子讲得自如。不论是看剧还是“玩梗”,都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情绪宣泄的一种渠道。“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儿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今日查到分数,小主倍感乏力,恐是昨夜梦魇,扰了心神”……这些句子,脱胎于荧屏,带着原作文艺又拿腔拿调的“DNA”,自然而巧妙地和当下流行的吐槽、内涵、躺平、摆烂等社会心理有机结合,产生新的网红桥段。

网络上金句横飞的次生文化,也不一定就是非主流的。这一点在“甄嬛体”的流行上尽显。在央视总台春晚的舞台上,康辉就用“极好的”进行串词,曾经令一众“嬛嬛迷”激动不已。

如今,此类句式早已不是“Z世代”的表达专利,凭借委婉含蓄的表达,很快突破了代际圈层,在各种社交场景中得以广泛应用。比如,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的官方微博“江宁公安在线”曾在五一假期提醒大家,“今儿个是小长假最后一日,赶着回家虽是要紧,却也不能忘了安全二字”让人牢记在心;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赵海良用“甄嬛体”教高数,“积分路径为一姣好半圆,人见人爱;被积函数,憨厚朴实,给人以喜感,但二者同台,不搭调却也是真真的”被学生直呼可爱。

由此看来,这场火爆的“造梗”狂欢背后,狡黠的智慧,有腔调的幽默,正成为一种交际符号在线上线下急剧泛化,形成了一定的语用效果和交际价值。

这种泛化,在当下愈演愈烈,几乎天天冲上热搜榜单。

为什么单单《甄嬛传》成了网红爆款?其中当然有一定偶然性。在日渐发达的网络环境中,在平台或推手推流的作用下,某些演绎和创作会被有意识地放大,最终成为爆点。这么看,影视文化和互联网文化碰撞后产生的化学反应,可以有1+1>2的效果,而“甄嬛体”便是这样的意外之喜。

“用心去做,便能有效地成就真正的文化传播。”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谢锡文认为,《甄嬛传》《琅琊榜》等,在艺术创作上,有独到创新之美,又不失古典美学旨趣,恰好契合了这个时代观众日渐挑剔的收视偏好,因此会收获强烈反响。

同时,这也反证了一个尴尬的现实:老剧热度居高不下,衬得近些年的影视作品特别是古装剧创作优质内容稀缺。

“当下,古装剧追逐流量的情况依旧明显。基本的历史逻辑错误、千篇一律的角色、古代的外衣现代化的演绎,假到极致的场景服化……这类剧其实已经形成了‘网文IP+偶像明星+炒作宣发’的流水线生产营销链条,哪里还能传递出历史文化、影视艺术之美?”娱评人苟瑞雪说。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甄嬛传》超出边界的泛化也带来一些文化隐忧。

相关部门之前出台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越来越流行的“淘宝体”“甄嬛体”“舌尖体”,虽然反映了社会生活,也受到年轻人的喜欢,但须注意,学生通过使用不规范字体写作文,有获得高分的极个别案例,也有低分案例,高考作文规定必须使用规范汉字语言答卷,有章可循。

除应用范围的“越界”外,近年来盲目追求流量的模仿解读也频现“失误”。恶搞视频价值观扭曲、二创侵权问题频发,都成为《甄嬛传》衍生物推陈出新带来的现实问题。基于经典之上的“开花结果”,看似夺目,但若想长期生长而不是昙花一现,还是要在狂热中保持理性思考,守住合规合法的底线。

沿袭了“甄嬛体”的二次创作,近期“黛玉体”“黛玉发疯文学”悄然走红。比起对《甄嬛传》的魔改,很多人更担心过度娱乐化、庸俗化会把《红楼梦》“玩坏”了。

山东省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济南市作协副主席徐清源认为,这种玩法,对文化的正向贡献“几乎等于零”。徐清源说:“一个‘00后’不会因为读了‘黛玉体’,就把《红楼梦》看一遍,或者把《红楼梦》再多读两遍。说到底,年轻人搞这些新奇的内容,多是为了对抗传统文化,想在比较严肃的环境里搞出很有新意的东西,没有任何恶意,也无伤大雅。”

不过,这也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了醒:精神的舞台或者文化的舞台,如果正统的文化不去占领,必定会被外来的一些东西覆盖。假如传统文化足够及时,或者声音足够大,这种所谓玩梗、演绎就上不了热搜。这恰恰证明传统文化的精确品读还没有深入年轻人的“骨髓”。文化学者、作家、相关部门也要有这种自觉性,要及时发出声音,帮年轻人做好厘清和分辨,让其学会科学地审美。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大众日报》)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