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利芳
周末,回家看父母,给母亲买了一件新衣服。母亲怪我又乱花钱,我照例“骗”母亲说:“是换季打折的,可便宜了,赶快试试合不合适。”
母亲耐不住我的执拗,换上新衣服,红色喜庆的衣服配着母亲的银发,有一种别样的慈祥之美。母亲满意地笑着说:“衣服是很好看,但你给我买的那么多衣服都还在柜子里,没穿烂呢,以后可别再买了。”
我笑着说:“妈,现在都什么时代了?现在的衣服不仅代表着咱们的精气神儿,也代表着咱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呢!”母亲这才高兴地穿上了新衣服。
看着母亲幸福的笑容,我想起小时候,生活还不富裕,我和哥哥所穿的衣服大都是用大人的旧衣服改制的。偶尔过年要件新衣服还得凭布票从供销社买来布料,再找裁缝做,花色品种也不多。谁家闺女如果能从城里买上一块布料做件新衣服,就会成为全村女孩儿羡慕的对象。
记得有一天,同村的一个女孩穿了一条新裙子上学。长长的裙摆一直垂到脚踝,温润柔滑的丝绸面料,翠绿的颜色,美丽极了!
“好漂亮啊!”“布料真柔滑啊!”
“瞧,裙摆上还有几只绿色的蝴蝶结呢,多像蝴蝶飞到了裙子上!”女孩一到学校,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而我则是羡慕得不得了。
回家后,我也向母亲要新裙子穿。母亲怜爱地看着我,说:“不管旧衣服还是新衣服,只要干净得体就好看。”看着我噘着嘴,满脸的不乐意,母亲也没再说什么。
那天晚上,半夜醒来,我隐隐约约听见缝纫机在咔嚓咔嚓响个不停。
第二天,我一睁开眼,母亲笑眯眯地拿着一件翠绿色的裙子对我说:“芳,快试试新衣服合不合适?”我迫不及待穿上新裙子。翠绿色的绸缎滑润绵软,上面一朵好看的刺绣牡丹花绚丽无比,百褶的裙裾正好到膝盖。我快乐地转起圈圈,裙子随风绽开,像一朵漂亮的喇叭花。
我高兴地问:“妈,您从哪儿买的?”母亲笑着说:“不是买的,是妈昨晚上给你做的。”
“做的?从哪儿买的布料?”我惊诧地问道。
“是用你小时候襁褓上的绸缎面改的,那个襁褓是你奶奶用她的嫁妆被面给你做的。那年生你时正是寒冬腊月,你奶奶怕宝贝孙女冷,用自己压箱底的嫁妆给你絮了一个厚实暖和的包被。昨天你想要新裙子,我就想,现在你长大了,包被用不上了,就旧物利用给你做了件裙子。”母亲一脸微笑地说道。
我从母亲的诉说中,感受到了她和奶奶对我的爱,也感受到了母亲平时教导我要珍惜物品,勤俭节约的道理。
后來,在母亲的教导下,我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考上了省城的一所中专。母亲把我亲戚的旧裤子反面翻过来给我改了一条裤子,又去外婆家所在的集镇给我买了件上衣。临走时,母亲对我说:“农村条件差,去了学校,不要和城里的同学比吃穿,去学知识才是重要的。衣服不管新旧,只要洗得干干净净,就体面。”
我牢记母亲的话,在学校努力学习,和同学友善相处,年年拿一等奖学金。城里的同学们一点也没有歧视农村来的我,还经常把自己多余的衣服送给我穿,说衣服闲着也是闲着,有人穿才能体现衣服的价值。我知道那是同学的爱心和善良,她们唯恐伤害我的自尊。直到现在,那份纯真的友谊一直留在我的心底,每每想起,我便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
成家后,日子越来越好,衣柜里各种时髦漂亮的衣服应有尽有,但母亲教给我勤俭惜物的品格一直是我内心深处最珍贵的宝。
有时,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把曾经穿旧的花裙子做成小巧的手提包,把旧了的牛仔裤改成逛超市用的手提布袋,用旧毛线织成独一无二的手机套,用雪纺裙的飘带做成发卡上的蝴蝶结或者领巾上的小飘带……
有的同事笑我太节俭,现在生活那么好了,为啥不舍得买新衣服?我笑着辩驳:“衣服固然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但修养和品格却是骨子里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衣服朴素、得体就好,最重要的是从内到外的气质,那才是衣服遮不住的风华啊!”
如今,母亲已经70多岁了,依然朴素、祥和、善良,是全村公认的好人,我想这与母亲勤劳节俭的美德密不可分。母亲言传身教,从穿衣吃饭小事做起,告诫我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对任何物品不能不加珍惜,随意糟蹋,要养成勤俭节约细水长流的良好习惯。
一袭素衣,一颗素心。朴实无华,善良本真,清欢淡雅,韵味深深。感谢母亲教给我勤俭惜物的品格,让我受用一生,幸福久长。(作者单位:汝州市地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