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
4月3日,比亚迪汽车正式宣布,根据其战略发展需要,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比亚迪在汽车版块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而早在去年3月,小米公司就宣布进军造车领域,决定以全资的形式,对智能电动汽车项目进行开发。
智能电动汽车的角逐,就是人才的竞争。据统计,2021年,被称为三大造车新势力车企的“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员工数量剧增,至2021年末,三家公司员工总数较上年增加超过2万人。
随着新能源车企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除了更为火爆的秋招,今年的春招也是各企业抢人的主战场之一,成为去年秋招的延续和明年秋招的预热。长城汽车于2月初就开启了春招提前批;蔚来也于近期开启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春招,在自动驾驶、数字技术、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新能源等九大方向多个岗位招揽人才;比亚迪则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电子、半导体五大领域面向机械、电子信息、自动化、材料、外国语言文学、美术等30余类专业背景的应届生招聘,当然其中以技术研发和设计开发相关岗位为主。
本次新能源车企春招有几大特点。其一是用人岗位聚焦,主要集中在研发和制造两大门类。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趋势愈加明显,行业对于软件研发人才的需求攀至顶峰。目前智能电动汽车人才需求领域主要有三电技术、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三个。其中,又以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更为稀缺。在今年的春招中,主流车企发布的研发岗位包含智能驾驶、智能控制、底盘开发、整车集成、电子电器等十几类。在小米汽车发布的春招岗位中,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和电控系统两类研发岗;蔚来汽车、奇瑞汽车等多家车企则不约而同将自动驾驶技术人才提至首位,作为此次春招招揽人才的重中之重。
其二是招聘范围广。蔚来、理想、比亚迪等车企均将今年春招的范围扩大至2021届毕业生,允许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之间毕业的2021和2022届毕业生投递简历。小鹏汽车虽未公开发布2022年春招计划,但是却公布了2023届实习生的招聘计划。蔚来在应届生春招的同时,启动了2023届春夏实习生招募,以此最大程度招揽青年人才。特斯拉的暑期实习生招聘也在4月中旬正式启动,为2023届毕业生开放研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职能支持等9大岗位,实习表现优异者可获得转正机会,提前获得秋招Offer。
三是招聘方式新。2020年疫情暴发后,各企业陆续做了将宣讲会改为网络宣讲的尝试,称为“空中宣讲会”。而今年,除了常规宣讲,各车企也开始“直播带货”式宣讲,力求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上汽集团在3月举办的春招空中宣讲会中,就邀请了四位年轻的学长,作为新一代上汽人,与直播间的毕业生互动,分享自己的求职感想和工作经验。直播间以清新的蓝色为背景,谈话氛围轻松愉快,有超过3万人观看。新能源汽车界的“网红”特斯拉则直接将真车作为直播间背景,营造氛围感,并将公司专家请到现场答疑解惑,及时回答各类细节问题。极氪汽车将直播地选在了杭州湘湖湖畔,在绝美的露营直播间,职业大牛和职业新秀围炉座谈,畅谈入职变化,更有学长、学姐化身烧烤师傅,实力演绎“斜杠”青年。
由于各车企对高端技术人员求贤若渴,所提供的丰厚收入、股票期权激励、人才补贴,以及越来越多的人性化福利,应该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
除了智能汽车行业,航空航天、生物制药等其他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招聘规模也明显增加。近日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以下简称《观察》)显示,在今年的春招中,新能源、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等行业招聘规模同比增幅超过40%,远超金融电子、互联网等行业。而高端制造业中的数字技术/IT类岗位,招聘规模同比增幅达75%。
值得一提的是,据《观察》显示,产业界对博士的需求连续三年增长,今年春招中的招聘岗位规模同比增幅达120%。其中,高端制造业中的工程技术类岗位最缺人。特别是医疗行业,对竞聘者的学历、专业和研发经验要求最高,因此更迫切地吸纳博士等高学历人才。迈瑞医疗就于近期开启了春招研发专场,全面招揽软件开发、试剂研发、自动化开发、临床工程师等岗位的人才。中国航天502所也明确只招收力学、计算机科学、航空宇航科学等12个专业的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
自2021年底以来,京东、字节跳动等大厂降薪、裁员的负面消息甚嚣尘上,互联网行业的高速扩张似逐渐降温。但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在近期中国网信网对12家互联网企业用工和业务发展情况进行的访谈中,企业纷纷表示,互联网行业人员流动普遍较快,目前员工数量和业务发展情况总体稳定,部分新业务增长强劲,用工人数稳中有增。在今年的春招旺季,一众大厂也依然先声夺人,成为“抢人大战”的领跑者,并开始将目光投向2023、2024届毕业生,提前锁定高校优质人才。
据《观察》显示,2022年春季,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规模仍然保持增长,同比增速为13%。从整体来看,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规模整体增速放缓,相比职能岗位,核心技术岗位仍然有较多的人才需求。其中,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的用人需求同比增幅高达87.7%,大数据和測试方向的用人需求同比增幅则分别为44.2%和38.5%。
责任编辑:贾倩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