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华
还有不到两个月,小刘就要毕业答辩了。因为疫情,她还不能回到学校做实验,没有实验自然就没有研究报告,毕业论文也随之搁浅。
小刘心急如焚,给导师打电话沟通。导师耐心地宽慰她只要一返校就马上做实验,并告诉她实验全程用不了一周,时间应该来得及。小刘又问:“要是这个学期返校条件不允许怎么办?”导师顿了顿,答复道:“那到时候再想办法,总能解决问题的。”说完之后导师又叮嘱道,现在最要紧的是把能做的论文内容全做了,论文框架和文献部分的内容还要再完善一下。
挂了电话,小刘打开电脑,面对上个学期就写了初稿的文献综述,千头万绪涌上心头:万一做不成实验,这个文献综述是不是就没有用了?没用了还修改它做什么……或者能做成实验,万一时间不够怎么办?实验效果不理想怎么办?难道要伪造数据?伪造数据万一被人举报怎么办?即便不伪造数据,拿不理想的数据写进报告,答辩的时候评委老师不让过怎么办?要不想办法把这个研究变成非实验研究,但当初在课题组许下的豪言壮语岂不是看起来很打脸?那该多怂……
焦虑,意味着有选择的空间
在一个又一个的“怎么办”轮番轰炸下,电脑面前枯坐一下午的小刘颗粒无收,她终于无法忍受,干脆关上了电脑。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一个月了,小刘问自己:我这是得了“毕业焦虑症”了吗?
考研成绩出来了,小张离本校的复试线只差5分。心急如焚的他马上与一所省属一本院校联系,对方告诉他有调剂指标,并且欢迎他去复试。得到了肯定答复的小张,按理说可以松一口气了,但随之陷入了更大的焦虑中。
小张所在的大學在国内985高校中排名靠前,那所省属一本院校的名气显然不如自己的学校,万一以后研究生毕业还不如现在本科毕业更容易找工作,那还有必要去吗?小张想到这里,眼前浮现出“鸡肋”两个字。如果不去,是不是来个“二战”?再复习一年,争取考本校或者清北?但是这一年变数太大,万一没考上又要跟下一届的学弟学妹抢就业机会,作为非应届生显然就没有优势了……
敏感,是一种保护
那就去工作吧?上学期为了考研就没有好好准备求职的事,投了一家互联网大厂,薪资挺高,负责面试的人力资源总监还挺好,说愿意等他考研成绩出来后再做商量,但是从事的岗位似乎一眼能看到天花板,万一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温水煮青蛙,岂不是断送了一生?要不去创业公司吧,有一家创业公司对他挺感兴趣的,也是他喜欢的行业,就是创业阶段薪资不高,再说万一公司创业失败怎么办?
要不去稳定点的事业单位吧?考研结束后,小张倒是投了几个事业单位, 有一家给他发了面试通知,看来应聘上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提供的不是技术岗位,以后要做的是非常琐碎和具体的事务工作,而且毁约成本非常高,万一自己受不了约束想要跳槽怎么办?
小张每天晚上都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几天下来,神情恍惚,黑眼圈严重。他拍着脑袋长叹一口气说,我这是得了“毕业焦虑症”了吗?
“要不然,我们再试一个月……一个月之后,再做决定吧。”小陈刚把这条信息发出去,他就后悔了,好不容易昨天和女朋友分了手,两人决定重新做回普通朋友。但是昨晚一躺下,甜蜜的往事一幕幕重现,他觉得十分伤心,彻夜未眠。早晨一醒过来,一冲动就发了这条求挽回的信息,发完之后他又后悔了。
临近毕业,两人面临着何去何从的现实选择问题。小陈是本市一所重点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已经签了北方一家科研单位。这家单位今年的进人指标非常少,竞争非常激烈,小陈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最后凭实力过五关斩六将,终于留了下来。而且这个岗位与自己的专业非常对口,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女朋友小李是本市一所二本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在本市就业难度大,她父母已经帮她在南方找了一份既稳定又离家近的工作。快毕业了,在讨论将来到底怎么办时,两人都认为长痛不如短痛,与其在离校时肝肠寸断,不如提前分手,给彼此一段缓冲的时间。
然而这一个月来,他们无数次“冷静”分手,又无数次“冲动”复合。眼见离校的时间越来越近,难道真的要被迫分开,不给彼此冷静处理的时间吗?想到这些,小陈在手机上点了一个“撤回”。刚撤回不久,女朋友小李就来信息了,她说:“我都看到了,要不我们再想想办法?我就在这里找工作?或者你跟我一起回南方?”
有时,动静大的,进展反而慢
看到这里,小陈的脑子里又蹦出了很多“万一”:万一小李在本市找不到像样的工作怎么办?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以后要是经常为此吵架,那又何苦在一起?去南方也不行,万一我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岂不是要靠她家接济?寄人篱下会不会很窝囊?
可是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可不可以呢?万一运气好,她也能在这个城市找到更好的工作呢?万一我以后发展得很好,她都不需要工作了呢?可万一她找不到工作失去价值感,成天跟我吵架怎么办?为何不把这些隐患提前排除呢? 可谁知道这就是隐患呢?万一这不一定是隐患呢?
一阵痛感从头顶开始,朝着四面八方漫开。最近几周,这种头疼反复出现,去医院也检查过,啥病都没有。小陈长叹一口气,暗自琢磨,这该不会是患上焦虑症了吧?是不是该去看精神科了?
悬而未决的论文、去向未明的工作、举棋未定的感情,在这三个故事里,三位同学都面临毕业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都有引发各自焦虑的现实议题。这三件事的共同特点是不确定性,只要拥有不确定性,就会引发焦虑。
其實,焦虑情绪会促使我们去寻找一种确定感。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人类学会了用紧张不安的身心状态来激发斗志,去战斗、去防御,以赢得一份相对安全有保障的内外环境。在猎物丰盛的季节,猎人们焦虑地四处猎杀,不敢停歇,并把猎物熏干保存,是为了在食物匮乏的季节也有足够的粮食,以免除未来的生存之虞。可以说,这是一种为了生存激发的焦虑反应,是有利于人类族群的繁衍与发展的心理反应。
入学、毕业、履新这些事情的共同点,就是让我们进入了跟以往很不相同的环境,随之改变的还包括原有的关系、氛围和文化。可以形象地说,我们即将踏入一个新的时空,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连串未知的事件,还有纷至沓来的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会启动我们全身心的联动反应: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思维活跃、感觉敏锐、心思机警,并以坐立不宁、寝食难安的症状,驱使着人们逃离安逸,想尽一切办法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某种确定感,融入新的时空环境中去。这种联动反应,就是通俗意义上的焦虑反应。
有些路,孤独,但必须亲自走
“也许”“如果”“万一”……正是由于有某种假设层面的最优解,正是因为我们仍然有选择的空间,我们才会焦虑,才会出现三位同学口中的毕业焦虑情绪。但这种焦虑能否称得上焦虑症,可以问问自己以下5个问题:
1.这种焦虑是否有合乎常理的现实依据?
2.这种焦虑给生活带来的弊端是否远远大于它带来的获益?
3.这种焦虑是否依靠自己或者亲友的帮助能够缓解?
4.焦虑有没有被泛化?有没有因为焦虑一件事情,没由来地焦虑很多事情?
5.这种焦虑持续时间多久了?
焦虑反应是:身体被困当下,精神早奔向未来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焦虑反应和焦虑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本文的三个故事里,三位同学都有思虑过多、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但是在实际细节上略有差别。小刘只有在面对论文的时候才有焦虑反应,不学习的时候可能还挺好的;小张的焦虑已经严重影响到睡眠了;而小陈不但有严重的睡眠问题,还伴随着难以克服的躯体症状,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这确实是需要去精神卫生机构进行诊断和评估的。而小刘和小张则更有可能是遇到了毕业带来的一般性的焦虑反应,大可不必紧张。
大部分情况下,毕业生在毕业季焦虑的原因是毕业论文、就业选择、感情走向这种具体的现实问题,如果并没有对其他事情也产生焦虑的泛化、持续时间也不长,经过时间的缓冲和积极的应对,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随着问题的解决,自己的调适和朋友的帮助,焦虑情绪也会得到缓解。
责任编辑: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