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洁,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会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委员会理事、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分会理事、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省级实验教学及实践教育中心负责人。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轻工业“十三五”数字化项目、江苏省教改研究等课题,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等二十余部。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轻工业优秀教材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项)、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优秀论文二等奖等。
在2021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上,魏洁教授被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授予全国“十佳设计教育工作者”荣誉。
《设计》:深耕设计教育二十余年,您见证了中国设计教育怎样的变迁?设计教育在推动中国设计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魏洁:中国的设计教育在发展之初,参考借鉴了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中国制造业公认的工具。但在面对更本土的、复杂的设计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时,设计的技巧难以解决复杂问题的本质。二十多年来,我能感受到,设计教育工作者和设计师不断就“如何将设计教育植根本土特色和本民族文化”这个问题做了许多讨论和尝试。我认为,中国在设计教育上的探索和设想是设计发展的驱动力。
近二十年来,设计教育的观念转变可以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首先经历了强调“形式赋予”的工艺美术教育,再发展至关注“服务”的人本设计教育,注重培养设计师通过产品和服务探索与人类体验相关的复杂问题。同时,寻求与利益相关者合作,以探索创新体验的可能性。在2015年前后,设计教育走向对“组织转型”的设计管理模式的关注,着力于塑造学生参与复杂组织挑战的能力,课程中强调诸如组织和业务系统变化过程的共同设计等主题。“共同创造”成为设计教育变革过程中的焦点。近几年来,设计教育的议题着眼于“社会转型”方面的思维培养。涉足于定义不清且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设计教育活动围绕原型干预的迭代,观察它们在社区中的影响,并重构设计问题。目前,设计教育涉及难以定义的社会和系统挑战。
整体上看,近二十年来,中国设计教育的视野与实践边界逐步扩大。重新定义着未来设计教育模式,延伸传统教育边界,从而促进中国未来设计教育全新模式的构建,推动全球设计教育可持续发展。
《设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依托地域性特点发展出怎样的特色设计教育?
魏洁: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聚焦轻工特色,传承江南文化,面向未来转型。围绕轻工行业与区域发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和系统设计观,解决民生问题,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江南地域文化研究,建设区域设计研究高地,构建适应未来转型的江南设计体系,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底蕴;在新文科语境下,挖掘创新视角下的当代价值,提出面向未来生活的解决方案,有力推进企业设计驱动创新能力及智能转型升级。
江南是手工艺文化的聚集地,设计学院素有关注地域文化的传统,建院之初就与无锡利民瓷厂、无锡惠山泥人厂、宜兴紫砂厂等地方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江南大学设计学科围绕民生问题,聚焦江南地域文化研究,系统地梳理、挖掘传统设计思想,建立传统造物认知体系与价值判断标准,构建中国传统设计创新体系,为挖掘中国特色、彰显江南风格的设计学体系构建而努力。学院立足地域资源,建立中国(宜兴)紫砂艺术设计研究体系。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十余年来围绕三个主题——设计教育再设计、为转型而设计、民生智慧设·计未来,持续主办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发出中国设计之声,促进国际交流中学术与科研层面的深度合作。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设计教育要主动与人文社科领域内的其他学科及自然科学进行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和拓展。为此,江南大学设计学科也在做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推动人工智能、数字媒体等新科技发展与各设计专业的融合;探索智能可穿戴与服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依托江南大学两个一流学科——食品与生工学科,拓展食品设计相关领域研究;与江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项目合作,开拓健康设计方向等新兴研究领域。
《设计》:在“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浪潮中,新近当选新一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委员的您,作为设计管理者与设计教育者,认为当如何从制度保障的角度去实现跨学科发展?
魏洁:毋庸置疑,多元、开放、创造、有机、系统性的知识共塑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方向。知识的发展和转型体现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间不可分离的内在关系,以及共通共融的趋势。就设计教育的发展而言,近年来“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浪潮将设计学科推向了教育改革的新焦点。设计学科本身的知识共通性与边界模糊性,在“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与推动作用。
随着学科体系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设计教育的重点从物品的生产转向探索设计的过程。作为设计管理者和设计教育者,如何回应发展、顺应趋势、洞察教育方向是我长期思考的问题。就设计教育的制度保障角度来谈,“多元化思维”是重要的参照准则。设计学作为人文与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体系上是一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综合性的学科,因此规章制度势必在保证多元化的前提下开展。突破传统管理瓶颈,建立利于交叉学科教学和科研的管理结构和运行模式要从思维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范式创新三方面入手。将直线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多元思维,改变传统文科研究范式,将多元学科的方法引入设计学科研究,创新学科研究体系。将静态的思维方式转化为动态思维,运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设计学科建设,创新学科教学体系。从依附性的思维转变为主动的思维方式,创新以多元设计为主导的学科建设模式。
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是每个学校、各个学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对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学科建设的水平也是各院校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和可视化呈现。学科建设既受到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驱动与影响,又受到外部诸多因素的制约。新时代的中国设计教育,面临着全球一体化、信息智能化等多方冲击与影响,当然也给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活力。任何一个学科的建设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一个长期推动的系统工程,设计学同样如此。设计学科在做战略布局时,尤其要根据自身特点做好学科发展的规划。设计学科要紧跟时代发展,要面向新时代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文社科领域的问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许多新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层出不穷,且问题解决并无固定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调整,需要不断完善。
《设计》:您对文创设计的关注和投入始于怎样的契机?您认为中国文创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怎样的?目前存在哪些误区?您如何看待IP和“国潮”?
魏洁:当人们谈“文化”时包含了宏大的叙事语境,也包含了各种具体的对象、活动和环境表现。文化包括无形的信仰和价值观,也包括有形的人工制品。我长期关注文化体系和设计应用问题。在设计实践中,文化创意创新设计还处在缺口和瓶颈并存的囿困状态。这个缺口是指缺乏一种可以支持创意产生的“文化智库”,瓶颈指的是文创设计难以突破元素和符号的思维范式。我认为中国文创产品设计应当就刚才提及的“缺口”和“瓶颈”建立解决策略,突破以符号元素为主的文化创意设计,建构起植根于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包括认知、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的文化智慧设计策略,不断提高和发展文化智力能力。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IP和“国潮”是现代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IP和“国潮”相关的文创产品火爆出圈,对于设计行业是一件好事,体现了文化的魅力和活力。IP形象和国潮文化盛行的背后,我们能洞察到一条文化概念生成、传达、认同、交流的动力链条。这是一种建立在社会认知基础上的高效文化认同力。然而,IP和“国潮”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还有待深化提升,有待从文化内部挖掘人的思想、情感、行为产生的民族文化相关的信仰、价值观或心理模式。
设计学院多位学生曾受邀参加了《上新了·故宫》,获得了行业好评。中国文创产品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创产品中的造型、纹饰、图案、色彩等外观因素,避免文创产品仅具备一定审美功能,消费者冲动购买后束之高阁。文创产品设计也应该关注其作为产品的功能设计,使之具有一般产品的实用功能属性,提高文创产品在消费者使用中的黏性。
《设计》:您此次获评“十佳设计教育工作者”,在您看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设计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自我迭代?承担起怎样的社会责任?
魏洁:获评“十佳设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感谢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和同仁们的厚爱与支持!教育作为设计学科发展的基石、前沿和先导,在应对新的时代,科技、经济、文化快速变化与发展之时,需要具备一种“迭代常态性”意识。设计教育是一个过程,始终在调整范式,更新框架。作为设计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在观念上具备“融合”“进化”“实证”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面对设计培养模式和实现路径进行全面探索,设计教育者应当打破学科壁垒,强调学科融合和问题意识,持续关注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现象、新需求。同时,应当对知识体系进行全面的梳理,在跨学科的视角下重新组织各个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起设计学科的知识体系框架。最后,设计教育仍然应当在实证主义的认识论范式下进行,而实证主义范式正是大学教育模式的核心。
在当今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之时,应该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面向国家战略定位和社会未来趋势,不断进行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的迭代,拓展科学研究的范式,引入跨學科理念,将设计教育置于产业链的范畴,将专业设计教育与“大设计”相结合,系统谋划、精心设计、一体推进,着力将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引向深入、推向实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的设计专业人才与未来研究者。设计的终点是一个价值和可能性的开放答案,而不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设计教育应当是跨学科的协作,使社会创新成为可能,以全面系统地视角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推动社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