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协商,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使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150多年的安宁。然而,在谈判过程中,由于中方的两名外籍翻译充当了俄方的间谍,险些导致谈判破裂。
康熙年间,由于康熙对西方的历法和科技兴趣浓厚,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便趁机推荐法国人张诚、葡萄牙人徐日升来京任职。这二人平生最大的愿望是让天主教在中国传播开来,来到中国后,他们敏锐地发现,皇帝对天主教的态度至关重要,于是投康熙帝所好,很快获得了信任,并对他们的传教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可张诚、徐日升并不十分满意。此时,信奉东正教的沙皇俄国正在入侵中国。尽管东正教与张、徐二人传播的天主教有所不同,但他们还是認为,俄国入侵中国会加速实现他们“追求的事业”。他们希望沙俄侵略中国,而《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给他们提供了从中挑拨的机会。
1689年,康熙派索额图、佟国纲任钦差大臣,率领使团前往尼布楚与沙俄谈判。在中俄商定谈判阶段,南怀仁和沙俄秘密通信,建议俄方使用拉丁语作为谈判语言。因中国无一人能通拉丁语,康熙只好任命徐日升和张诚担任翻译,并在给索额图的谕旨中写道:“朕鉴于所用西人,皆忠贞可靠,足资信赖,特令徐日升随尔前往俄国。”这使得徐日升等人具备了类似顾问的地位。
中方谈判团一离开北京,俄方谈判事务代表吉诺夫就秘密会见徐日升。徐日升假装派人给吉诺夫送酒菜,有意避开清军守卫,将一封拉丁文书信秘密交给俄方。他还向俄国人献媚,并露骨地说:“我们看到永远拯救无数生灵的圣旗已经升起,我们的时代已经开始。”此外,徐日升还把中方首席谈判代表索额图、佟国纲的情况事先透露给了俄国。
1689年8月初,中方代表团到达尼布楚。首轮谈判尚未开始,俄方代表戈洛文就派人来无理取闹,认为中国军队离谈判会场太近,企图向毫无谈判经验的中国官员施加心理压力。这时,徐日升和张诚奉命前去调解。戈洛文一见到他们,就公开表示希望他们在谈判中帮助俄方。两人也十分配合,向俄方泄露了很多中方的机密,甚至包括中方的谈判底线。在后来的谈判中,徐日升还暗中捣鬼,在索额图的话中擅自加入“中方已向雅克萨派出大量军队”等话,致使戈洛文等人出言不逊。但无论张、徐二人如何作梗,索额图等中方代表始终秉承康熙的谕旨寸步不让,加上中方在雅克萨的大胜,双方最终签订《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这两个唯恐天下不乱、企图浑水摸鱼的传教士心中闷闷不乐。不过,由于中俄双方当时都不愿大动干戈,他们也只好把传教寄托于康熙皇帝,企图再一次骗取康熙的信任。
1692年,康熙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1708年,徐日升去世后,康熙帝还赐银二百两、大缎十匹,以示优待。就是在这种信任的前提下,康熙被徐日升蒙蔽了20年,至死也未察觉。
(摘自《文史博览》 陈令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