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强 ,程思宁 ,迈力斯
(1.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2.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口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乡村地域空间的人口聚居点,其形成和发展受自然条件和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1]。清水河地区处于黄土高原北部延伸地带,在黄河及其支流冲击与切割之下的黄土丘陵地貌特征显著,同时也是历史上晋北地区汉族向内蒙古中西部移民的第一站,因此,清水河的传统聚落与民居在地理条件和移民文化的推动下形成了具有一定特征的景观格局。
清朝至民国时期,大量汉人进入蒙地,并以晋陕移民为主,其进入内蒙古中西部形成特定的移民圈,长达300多年的移民活动重构了内蒙古地区的原生文化,并形成多个移民文化区。在此历史背景下,清水河地区成为晋北汉族进入蒙地的第一站,聚集大量的移民人口。为加强对汉族的管理,清政府在此设置了包括清水河在内的口外七厅,同时清水河厅与晋中、晋北共同隶属于山西管理,因此在文化上与晋北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清水河地区属于黄土高原北部边缘与鄂尔多斯高原相交地带,形成具有大量沟壑的黄土地貌,其特点就是千沟万壑、丘陵起伏,即使在部分地区有平坦的顶部,也因沟谷分割呈现桌状[2]。黄土丘陵地貌通常根据地貌形态的不同划分出梁、峁、沟间等地貌类型,故在清水河地区最常见的黄土地貌是黄土梁、黄土峁。此地的黄土地貌土层堆积敦厚,土质均匀且富有钙质,故松散的黄土具有一定的胶黏力,这也就保证了建造窑洞需要的必需条件[3]。
通过文献阅读和田野调查,并参考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呼和浩特地名志、新编清水厅志以及Google Earth卫星地图等,选取建村年代在清朝至民国时期的88个村落作为研究样本。本次调研采用实地测绘、拍照和访谈等调研形式获取调研样本聚落及其民居信息。本文在进行聚落特征研究时所需数据均来自Google Earth,通过坐标配准并经过矢量处理得到清水河地区的海拔、河流以及用地类型等相关数据。
清水河地区处于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相接处,海拔1 000~1 700m之间,整体地势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将清水河县的DEM数据导入GIS中并统一聚落数据坐标,利用Arc Toolbox提取点工具,为传统村落赋予高程值,将其转化成等高线图并可视化(见图1)。通过统计可知,11.36%的聚落分布在1 000~1 100m海拔范围之内,20.45%的聚落分布在1 100~1 200m海拔范围之内,19.32%的聚落分布在1 200~1 300m海拔范围之内,其余聚落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由此可见清水河地区传统聚落对地形地貌的适应性较强,海拔并没有对其造成影响(见图 2)。
图1 清水河地区样本聚落等高线
图2 清水河地区样本海拔分布统计
通过调研,并参考清水河等高线图与卫星地图,将聚落分布的地貌地形分类整理为梁峁上、坪、黄土塬、沟、河道5种类型。
乡村景观是以大地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的景观环境综合体,乡村聚落的选址离不开海拔、地形、耕地、河流等传统要素。同样,清水河地区聚落也深受影响,其地理特征主要为聚集地、耕地在地形以及水源影响下的布局特点。聚焦聚落选址与海拔、地形以及农业景观的关系,分析聚落在不同地形地貌呈现的景观特征(见表1)。
表1 样本聚落分布位置及剖面
在梁峁上分布的聚落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顶-坡类型,另一种是底-坡类型,两者均分布于梁峁地形之上,但所产生的景观特征则完全不同,农田和水源的分布情况呈现相反的形式特征。在黄土坪地形内聚落的分布也分为两种类型:边缘台地聚落、黄土坪内聚落,除聚落位置外其他景观特征相似。黄土塬地形平坦,因此聚落分布在平坦区域内,村落的周围有成片的农田包围,黄土塬地形海拔较高,一般并非由自然河流汇聚而成。分布在沟底的聚落类型,通常靠近沟底聚集成的溪流、农田因地形起伏较多分布于梁峁的顶端。因黄河冲击形成凸岸的聚落类型,聚落接近河流位置,农田分布于地形较平坦的区域。
处于黄土丘陵的清水河地区传统民居以窑洞建筑为主,将清水河地区的传统民居划分为地坑窑、锢窑、靠崖窑、平房、窑加房5种建筑类型。
清水河地区的地坑窑多为三面围合建造的半地坑形式,也称“半开敞式”,受地形影响分布在西北海拔较低、起伏较小的地区;锢窑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窑洞来说对地形的适应性较强,所以在清水河地区普遍可以看到锢窑的建筑形式;靠崖窑是利用自然的垂直崖壁横向挖掘的窑洞,对地形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有较大的地形起伏,以满足适合建造的崖体[4];清水河地区的平房多分布在相对平坦的北部地区或者黄河沿岸;窑加房多采用锢窑与平房相加的形式,与平房相似,多分布在北部平坦地区。
民居是聚落中数量最多的人工景观要素,清水河地区的传统建筑主要以窑洞为主,其空间组织形式也相对多变。清水河地区的窑洞空间组织类型以三孔窑洞最多,有62个,占调研样本的61.39%;其次是两开间的平面类型,占比18.81%(见图3)。清水河地区窑洞的空间组合多是一进两开的形式,占据样本数据的53.47%,其次就是两孔窑洞的一进单开的形式,占样本数据的18.81%(见图4)。大多数窑洞的空间组合形式是由两开间(B)和三开间(C)发展变形而来,其中五开间的组合形式最多,有5种不同的组合形式(见表2)。
表2 清水河窑洞建筑平面空间类型
图3 传统建筑平面开间统计
图4 传统建筑平面类型统计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清水河地区的窑洞建筑由于清代晋蒙之间移民交流的原因,窑洞院落和平面形式大多沿用了山西建筑的传统平面布局。
通过对清水河地区的传统聚落及民居类型进行调研,构建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梳理出聚落和民居的类型,归纳总结出清水河地区传统聚落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类型,从聚落扩展到民居,结合历史、文化等其他学科背景,探究在历史的传播和演化过程中识别不同的景观基因的途径;通过分析传统民居在地理空间的分布特征,进一步建立内蒙古地区聚落类型以及民居景观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