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三马地区旧城更新设计探讨

2022-05-24 07:47王沈丽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2期
关键词:业态哈尔滨铁路

王沈丽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4)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发展逐渐由追求快速高效城市化阶段转向城市更新改造与适应性开发并存阶段[1]。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的兴衰史是城市发展轨迹的投影[2]。旧城更新城市设计着眼于老城区的系统性更新,盘活城市存量空间,挖掘多种资源,利用旧城区域优势,联系周边各区,补足城市功能不足,差异化发展,实现功能的转型和文脉的复兴。

1 研究背景

项目位于哈尔滨市道里、道外、南岗三区交界的三马地区,位于中东铁路干线松花江铁路大桥以东,西临中央大街、圣索菲亚教堂,东临中华巴洛克,北临松花江。面积约2.2km2。

在哈尔滨的城市发展史上,铁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渗透于城市的内在发展逻辑之中。1898年8月中东铁路正式动工,拉开了哈尔滨城市文明的序幕,造就了老哈尔滨的“八站”地区,也就是后来的三马地区。该地区原为中东铁路附属用地,历史上曾遍设货仓及实业工厂,铁路岔道满布其中。时至今日,三马地区已成为哈尔滨市最大的传统物流商贸集聚区,建筑、人口和交通趋于饱和,但空间效率和环境品质逐渐降低。随着新时代城市发展战略的调整,未来所有物流商贸功能将逐年萎缩并退出三马地区所在的道外区。在新常态和新型城镇化的大趋势下,传统满铺式的产业和空间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型城市空间的发展。尤其是三马地区作为哈尔滨旧城的中心区,其处于道里、道外、南岗三区的交界处,有极优越的交通和文化区位。以城市存量资源为基础,转变疏离的产城空间,充分挖掘内在的城市文化,为打造体验、服务、文旅、创新智能发展提供空间,成为三马地区更新再生的重中之重。

2 设计思路

通过上位规划研究和基地现状调研分析,提炼核心矛盾,并分析推演设计定位和功能发展方向,以此为依据提出设计主题;结合相关理论支撑,对哈尔滨和基地展开专题研究,通过生态环境、旅游业态、严寒地区人群活动模式、哈尔滨街区尺度、哈尔滨街区特点等多个专题研究,提炼总结出对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策略;基于新理性主义的城市设计理论,通过开放空间、交通体系、核心功能等多层叠加,推导出城市设计的总体结构,以此为基础展开总体城市设计。最终目标是:实现功能提升,保持地区活力;融入城市结构,优化区域交通;提升空间品质,改善特色环境;延续历史记忆,体现场所精神。

3 三马地区现状问题解析

3.1 上位规划定位不明

对比总结发现,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对基地的功能定位主要倾向于商贸、金融和旅游,但比较宽泛,不够明确。对比场地周边区域规划,在哈尔滨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周边缺乏高质量旅游服务的前提下,可以中东铁路文化和八区体育文化记忆为基底,实现差异化发展。

3.2 业态分布混乱

场地内土地利用混乱无序,业态类型较多,大量为居住区的底层商业,部分工业用地和仓储物流用地、商业用地零散地分布于场地中部和南部,类型混杂;缺乏衔接中央大街和中华巴洛克区域的业态;缺乏旅游开发,未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

3.3 公共空间不足,活动形式单一

基地的公共空间以城市街道和社区形式的半开放空间为主,多样性较差;整体可达性和可识别性较低;人群以必要性活动为主,自发性活动类型单一。根据访谈调研结果,场地现有娱乐健身和购物的场所较少,绿地公园无法满足需求。

3.4 步行系统混乱,交通体验不佳

基地西侧和南侧均有正在使用的铁路轨道,与周围的交通联系有一定阻碍;车行系统基本完善,步行系统混乱。

3.5 文化特征缺乏挖掘

文化方面,场地中部最具特色的历史遗留轨道基本废弃;松花江自然景观资源被新建高层住宅占用;南部老八区体育场处于废弃状态;对整个基地的文化特征缺乏挖掘。

4 概念与总体设计策略

总结基地问题,结合上位规划的方向指导和周边区域旅游资源条件,场地基本具备构建旅游文化服务中心的基底条件,明确将基地定位为哈尔滨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现状反映出业态、公共空间、交通系统和文化特质等方面为问题关键所在,核心问题是凸显文化特色,实现差异化竞争。

三马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特色丰富,场地中的铁路线是该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最突出的特征,将中东铁路文化作为核心概念的切入点,通过对铁道线的重新利用提升地区活力,实现“循辙而兴”,即因循场地的铁路载体和记忆,实现场地复兴。“循辙而兴”的概念分为3个层次:循辙而行、循辙而新、循辙而兴。“循辙而行”是指以现存铁路为骨架构建游览系统和公共空间;“循辙而新”是指寻找并植入新的业态;最终的目标是“循辙而兴”,即在场地内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体验,实现场地复兴。为了达成这些目标,综合进行旅游业态、生态环境、人群活动、交通组织、自身及周边特色资源的研究,得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指导城市设计。

4.1 旅游业态

基于“哈尔滨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的设计定位进行旅游业态专题研究,作为整个设计的基础。三马地区位于哈尔滨都市旅游空间的“一核”中和“一带”上,位置绝佳,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城市中心、周边数条旅游线路的交会点,一个综合性质的旅游服务区能够串联各条游线,激发旅游活力。除了场地周边,场地内部同样有许多潜在的旅游资源,例如历史上的八区码头和南部的八区体育场等,说明场地在作为旅游服务区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还可成为旅游目的地。

通过对哈尔滨市旅游业进行一系列分析得出核心问题:庞大的旅游体量并未带来相应的经济收入,未能将旅游产品转换为消费的动力,实现经济增长[3-5]。为完善基地的旅游服务功能,对其周边2km范围内的地区进行功能缺项的分析和补足,增设文化、商业等功能。除了旅游服务所必需的业态外,还需要结合场地自身具有的旅游资源,构建内部游线,以激发场地的旅游活力。综上所述,得出“对接旅游定位、打造特色业态”的业态组织策略。结合功能缺项分析和场地内部潜在旅游资源,构建3个不同的旅游区——北部滨江处定位为滨水休闲区;中部为顺应场地现存铁道线构建的铁路文化区;南部为依托于场地现状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开展的冰雪体育旅游区。同时植入新型业态,增加哈尔滨特色商业,打造精品酒店区、特色工业旅游区等;设置啤酒音乐广场等公共空间,用以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增设休闲娱乐、酒店民宿等旅游服务功能。同时结合“循辙而兴”概念,将旅游服务区所需业态和场地有机结合,推演所需空间。

4.2 公共空间组织

通过哈尔滨人群活动专题研究得出,寒地气候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持续的低温和恶劣天气使健身休闲等促进人们交往的社会性活动大量减少[6]。因此,哈尔滨市居民的室外活动集中于春季至秋季,冬季活动较少。场地内部的活动需要考虑季节性因素,哈尔滨市及场地内可以分季节开展相关活动[7](见表1),人群活动与原有空间肌理相结合,梳理组织公共空间。因此,总结得出“复原特色肌理,串联公共空间”的公共空间组织策略,分为3个层面:①城市空间层面 复原特色肌理,加强横向的两大联系——北侧滨江景观横向联系带和中部从圣索菲亚教堂到中华巴洛克的空间联系轴,推敲确定公共空间两翼渗透的模式,即从西侧的铁路公园带向基地内作软质绿地渗透,从东侧巴洛克、居住区向基地内作硬质的公共空间渗透,在基地内碰撞形成软硬交织的公共空间主轴,用公共空间主轴南北串联核心的旅游休闲和旅游服务功能;②街巷空间层面 沿袭铁路岔道和遗存仓储建筑肌理,形成特色街巷空间;③建筑空间层面 对原来建筑组合形态进行解析、提炼、变形,形成居住、商业空间模式原型。

表1 可植入活动

4.3 交通组织

适当增加路网密度,加强基地的南北联系;中部道路延续原有铁路肌理,便捷联系圣索菲亚教堂和中华巴洛克。从上位的慢行系统规划来看,场地属于哈尔滨城市风貌区,且并未被划入重点规划单元,故慢行系统策略主要是在保持现有交通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快慢分离:①因循铁路线骨架并在原有路网基础上进行改造,构建内部车行体系;②快慢分离,行人优先;③用覆土建筑、下沉广场以及商业连廊等,打造全天候、多季节的慢行体系。

4.4 文化特质

基于场所理论研究,探究周边场所对于基地内部结构的影响。斯大林公园和兆麟公园可联系场地,打造滨江文化旅游休闲区,形成文化活动一站式体验;圣索菲亚教堂和长青公园成为文化旅游重要景观节点;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区域进行差异化发展;而对于铁路线和哈尔滨站,主要考虑人流来向及挖掘利用其自身的文化记忆。基于场地周边对基地的影响,结合场地内历史建筑的分布情况,对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进行保留,另外对部分建筑进行改造,梳理场地肌理,确定建筑拆改留方案。

4.5 基于策略研究,多层叠加构建城市设计结构

根据提炼的4个设计策略,进行分层结构推敲,通过道路交通、公共空间、核心功能、居住片区的多层叠加,得出总体结构为一轴串联、两翼渗透、软硬交织、有机共生(见图1)。依托城市公共空间组织串联,整合核心功能,联系周边场所,整体提升空间品质和场地活力,生成多维影响下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案(见图 2,3)。

图1 结构生成

图2 总平面

图3 鸟瞰效果

北部滨江船坞公园根据1946年的记录复原了船坞形态,打造可夏天游泳、冬天滑雪的具有多种休闲服务功能的活力公园,与西侧斯大林公园连通,吸引来自中央大街的大量人流。滨江绿地向内渗透形成多条绿廊。

中心片区为铁路文化片区,结合遗留的废弃铁轨改造为铁路文化公园,并在其中设置铁路文化展览馆、火车餐厅、火车墓地等特色功能,复原老月台,追忆历史记忆;东部结合铁路公园和地铁站设置休闲娱乐综合体,主轴和铁路公园在此交会形成软硬交织的空间节点。工业文化步行街区联系圣索菲亚教堂和中华巴洛克,延续原有的斜向铁路和厂房肌理,道路下穿使主轴形成连续的商业步行街。

南部为冰城乐园区和体育公园区,区别于兆麟公园的室外冰雪活动,此处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室内冰雪体验,结合设置冰雪主题酒店和购物娱乐功能。体育公园区结合基地遗留场馆设施进行改造更新,经测算分析,场地难以承载市级体育竞技赛事,因此将片区的比赛竞技功能弱化,转而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康体公共服务,打造富有活力的体育公园。原八区体育场改造成为文体中心、冰球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等,进而形成体育场馆集群。重新梳理两侧居住区的公共空间,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在旅游休闲服务功能的整体影响和带动下,打造高品质居住片区。

5 结语

本次设计探索从景观视角切入,组织重构公共空间体系,调整业态构成,挖掘自身特色,通过系统性的专题研究推演整体规划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案。设计回应了最初提出的3层概念目标:①循辙而行 因循铁路记忆,大致保持原有结构与肌理,对慢行系统进行构建;②循辙而新 调整和植入定位所需的业态,形成活力商业界面,完善旅游服务区的功能;③循辙而兴 场地复兴,主轴打通通江视廊,鱼骨状向两侧发散,渗透公共空间,将各个功能板块整合,构建业态完善的城市旅游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旧城转型与文化复兴。

猜你喜欢
业态哈尔滨铁路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共享员工”更需共同呵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静听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