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农人的手机里有什么?

2022-05-24 13:52卢宥伊
中国名牌 2022年5期
关键词:达州市农业

卢宥伊

“以前干完活会出来在场镇上坐着抽烟晒太阳,现在除了烟杆子,我捧着手机也能捣鼓半天。”四川省宣汉县清溪镇锣寨村的村民覃大爷抖了抖烟灰,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他女儿发给他的200元红包。

72岁的覃政富生活在中国西部的大山里,今年初,覃大爷花了千余元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与家中的电视电话信号绑定后,每个月的通讯花费不到百元。从与在外打工的女儿视频到刷短视频瞧稀奇,他开始逐渐接受并喜欢上了这种全新的交流方式。

近年来,随着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同步享受信息社会的便利。记者走访中国西部山区多个区县观察到,数字经济正在重构中国农村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变化延伸到乡村的各个角落。

“今年青花椒采摘季,我不用去基地,在家就能通过手机控制冻库的温度湿度。”四川达州,80后新农人黎春来向记者展示了他手机里的“冻库遥控器”,通过一款手机软件,他可以在家直接操控冻库,还能看到花椒市场数据,方便分析、管理库存。

“去年青花椒刚上市时大约每斤28元,如果通过冻库管理,行情好时能卖到34元。”七鑫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黎春来和他的合伙人们管理着达州市达川区桥湾镇2600亩青花椒产业,2021年,达州市七鑫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青花椒行情走低、普遍利润不高的情况下,仍然赚了100多万元。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提到智慧农业。文件指出,要“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在生产一线,农业生产要素化为数据资料,集合在小小的手机里。新农人们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政策、技术、价格、库存、气象等信息,从而做出科学的市场预测分析;将标准化的种植模式落实到田间地头,实现科学种田、降本增收。

基层探索智慧农业发展,助力农业生产由传统向现代农具转变。在开江县,遥控无人机播种、农田气象监测、土壤情况监测……“稻田+”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搭建京东数字农业智能管理平台,动态采集农机作业、农业生产数据,反哺生产。围绕农业生产开发出的智能手机应用越来越多,像黎春来一样的新农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调配机具、田间管理,实时掌握土壤墒情、病虫害、买卖农资,像玩游戏一样通过摆弄手机从事农业生产。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认为,智慧农业是解决中国人口与土地矛盾的重要路径。对于西部偏远地区农村而言,大规模的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短期内还不现实。但是高普及率、高渗透率的手机终端载体,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快速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的作用。

“叮,您有新订单了。”达州市达川区赖巴石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90后小伙杨强的手机里每天至少能收到二三十次这样的推送。

过去,大部分西部三、四线城市和县域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欠发达,人才技术和资本难流入,农业主体常常面临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014年,杨强回乡创业,先后养过鸡、鸵鸟、孔雀,但因为缺乏经验、信息闭塞,一度亏光了30万元本钱。

绝望之中,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条站在泥泞土地里给自家土鸡求销路的视频,没曾想一下获得了近40万的点赞,网友纷纷留言给他鼓劲加油,滞销的土鸡和鸡蛋很快被销售一空。

“我的手机里几乎安装了所有的电商平台应用,现在还在指导周边的乡亲们搞生产。”杨强和妻子尝到了信息时代的甜头。在区委、区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小两口在废弃的村小张罗起了电商直播间,向粉丝展示他们在柑橘地里劳作、制作腊鸡的原生态生活,还吸引了几个年轻人返乡在他的直播平台工作,一个月底薪就有三四千元。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夏志强介绍,许多偏远地区虽然具备农业的優势资源,但欠缺产业化发展基础,难以建成规模化经营和品牌效益。农特产品“进城难”问题一度成为许多返乡创业者的桎梏。“手机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不充分的难题,打通了优质产品‘出山路’。通过简单的操作,可以让传统农民迅速实现与外部大市场的有效连接。”

陈端分析,信息的溢出效应提高了农户的知识技能水平,改善了传统农业信息缺乏的软环境。电商平台的广泛应用减少了产销对接的中间环节,实现了消费者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品质追溯,流通领域的变革又反向拉动了生产层面的提质增效。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直播带货”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21年快手三农生态报告》显示,2021年,快手三农兴趣用户超过2.4亿,新增三农原创短视频突破2亿条,三农创作者生产的短视频日均播放量超过10亿,日均消费时长超过900小时。

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成为短视频创作者,从偏远山区走到电商直播的舞台上,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除了产业层面的建设,数字经济对乡村治理的赋能,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近年来,基层在乡村公共服务和应急管理的数字化领域,系统化推广政务公开、便民服务、乡村特色等平台,村干部服务群众也有了新招式。

“确实很方便,我每个月的粮食补贴、带病还乡待遇发放情况,一点开就能看得到。”59岁的达州市宣汉县蒲江街道明月村村民夏仕玖刚刚登录宣汉“清廉乡村”掌上平台,就收到了一笔村财务支出信息推送。“以后想看村上的收入支出等账目,不用专门跑到村委去了。”

村级“小微权力”直接关乎群众利益。然而受监督力量所限,乡村“两委”干部极易出现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贪污侵占等不正之风和违规违纪问题。2021年来,达州市宣汉县纪委监委将全县423个村(社区)的财务、项目、惠民政策等信息通过宣汉“清廉乡村”掌上平台实时动态公开,及时给村民交上一本明白账。

面对农村各种利益矛盾交织等老问题,达州高新区金垭镇结合农村安防特点,与中国移动四川达州分公司合作,探索数字化乡村治理的新办法。金垭镇金鱼村副主任饶青林介绍,现在可以通过“移动看家”平台有效掌握本村交通、卫生、治安及地质灾害等状况,实时查看监控画面和回放,提升了村委会的服务效率。

宣汉县与高新区的探索只是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陈端认为,在线办事和服务缩短了时空距离,透明化管理推动了社会的广泛参与,推动乡村治理由“单向管治”变为“社会共治”。不仅如此,许多城市公共资源,如医疗、教育和文化等通过网络平台加速下沉到乡村,大大提高了社会运转效率。

许多农村人像夏仕玖一样,加速追赶信息潮流,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网络生活。除了参与村台账的监督,夏仕玖常常和过去的战友通视频电话,村里大小事都能及时在微信群里看到通知。他自豪地说,“有了发达的网络,还有越来越轻松的庄稼活,咱的日子以后比城里人还好。”

猜你喜欢
达州市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达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初探
达州市达川区:开展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川东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达州市为例
新时代达州市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