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璆 辽宁省大连市口腔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21)
内容提要:目的:探究锥形束CT在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正畸前后髁突位置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45例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的正畸前后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上的颞下颌关节症状。在正畸治疗前、治疗后给予患者进行锥形束CT检查,并测量其关节间隙、髁突情况、关节弹响、双侧髁突动度、开口型异常率。结果:在锥形束CT下可见,正畸治疗后患者关节前间隙小于治疗前,关节上间隙与关节后间隙大于治疗前,关节窝高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同时正畸治疗后患者的髁突纵距大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但髁突横距与髁突头高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患者关节弹响发生率、开口型异常率明显高于治疗后,双侧髁突动度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正畸前后应用锥形束CT,能明确判断患者的关节间隙、髁突情况与颞下颌关节症状改善情况,对临床制定正畸治疗方案以及监测正畸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安氏Ⅱ类2分类是临床中较常见的错合畸形,与上前牙的内倾导致下颌骨处于后退位有关,常伴有弹响、吸收的症状[1]。正畸治疗方案需借助影像学手段明确关节间隙及髁突情况[2,3]。现今随着CBCT的引入能三维立体反映患者的关节间隙、关节窝以及髁突情况,避免二维影像放大、失真的误差[4]。对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45例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的正畸前后临床资料,就其锥形束CT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探究锥形束CT在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正畸前后髁突位置变化中的应用效果。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45例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的正畸前后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8~34岁,平均(26.19±5.13)岁。纳入标准:①属于安氏Ⅱ类磨牙关系者;②上前牙舌倾,且浅覆盖<2mm者;③ANB角>5°者;④未接受过正畸治疗者。排除标准:①有咬合干扰或早接触者;②存在颌面部外伤史者;③有偏侧咀嚼习惯者;④智力低下或严重精神疾病者。
在正畸治疗前、治疗后给予患者进行锥形束CT拍摄,首先,指导患者头部处于自然位,采用锥形束CT机对其牙尖交错位置进行扫描拍摄;其次,将垂直扫描基线重合于患者面部的正中矢状线,水平扫描基线平行于患者FH平面,指导患者口唇自然闭合,扫描完成后采集颅面部DICOM数据,使用Invivo Dental5.4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坐标轴上测量计算患者髁突位置及髁突-关节窝的相对位置。45例患者的锥形束CT拍摄均由本院同一名放射线科医师完成。
观察比较正畸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关节间隙情况、髁突情况、关节弹响发生率、开口型异常率、双侧髁突动度。
如表1所示,在锥形束CT下可见,正畸治疗后患者关节前间隙小于治疗前,关节上间隙与关节后间隙大于治疗前,关节窝高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
表1.正畸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关节间隙情况比较(n=45,±s,mm)
表1.正畸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关节间隙情况比较(n=45,±s,mm)
时间 关节前间隙 关节上间隙 关节上间隙 关节窝高度正畸治疗前 3.11±0.63 2.62±0.48 1.87±0.55 8.52±0.78正畸治疗后 2.42±0.54 3.14±0.57 2.75±0.66 9.45±0.83 t 2.12 2.05 3.02 2.28 P<0.05 <0.05 <0.05 <0.05
如表2所示,正畸治疗后患者的髁突纵距大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髁突横距与髁突头高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表2.正畸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髁突情况比较(n=45,±s,mm)
表2.正畸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髁突情况比较(n=45,±s,mm)
时间 髁突纵距 髁突横距 髁突头高度正畸治疗前 9.25±0.80 52.19±3.68 2.86±0.54正畸治疗后 10.28±0.93 53.11±3.52 2.75±0.50 t 2.44 0.48 0.39 P<0.05 >0.05 >0.05
治疗前患者关节弹响发生率、开口型异常率明显高于治疗后,双侧髁突动度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正畸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弹响发生率、开口型异常率、双侧髁突动度对比(n=45,n/%)
安氏Ⅱ类2分类所产生下颌前伸干扰以及下颌运动障碍极易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5]。目前,临床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主要采用正畸治疗纠正前牙的内倾型深覆合为下颌前伸运动提供空间来改善其颞下颌关节功能,以确保良好的咬合关系与咀嚼功能[6,7]。因此正畸治疗前后需借助CT明确患者的关节间隙、关节窝以及髁突情况及治疗效果。
锥形束CT是指利用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利用X射线发生器以及较低的射线量围绕投照体进行环形DR数字式投照,将围绕投照体多次数字投照后交集所获得的数据在计算机内重组,进而获得三维图像,患者在检查时可采取坐位的方式,以此减少运动缩影,节省空间,操作较常规影像检查更为简便[8]。近年来,由于其具有图像清晰、可重复等优势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能够分别在患者口腔部位的矢状位、冠状位以及轴位和3D图像中表现清晰,能够立体且直观的观察到患者口腔内的具体情况,可直接观察到安氏Ⅱ类2分类的具体走向,并通过图像发现早期的安氏Ⅱ类2分类病变,相较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9]。此外,锥形束CT与口腔全景机检查可见,锥形束CT能够提供口腔内的三维影像,帮助医师更好地观察到口腔内位置情况,满足口腔诊治的需求,应用效果更明显。不仅如此,锥形束CT能够在较低辐射剂量的情况下获得较高质量的3D、2D影像,且只需要一次扫描即可获得全口腔牙列、双侧TMJ、头颅侧位片及正位片影像,具有较高的体素、分辨率,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重建影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检查质量,低剂量的开展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患者的检查安全,降低传统检查中高辐射剂量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具有一定的安全性[10]。将其应用在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的疾病治疗中,CBCT采用锥形束X射线扫描可以显著提高X射线的利用率,只需旋转360°即可获取重建所需全部影像,能够帮助医师对患者日常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从而更改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正畸疗效。
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复杂,避免二维影像出现放大、失真的误差,现引入CBCT三维立体反映患者的关节间隙、关节窝以及髁突情况,为医生提供准确详细的数据[8]。据本次研究表明,在锥形束CT下可见,正畸治疗后患者关节前间隙小于治疗前,关节上间隙与关节后间隙大于治疗前,关节窝高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同时正畸治疗后患者的髁突纵距大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前后,患者的髁突横距与髁突头高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该结果提示,在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正畸前后髁突位置变化中应用锥形束CT,能有效明确患者的关节间隙、关节窝以及髁突情况。其原因在于,锥形束CT主要通过360°数字化三维扫描重建,并在Invivo Dental5.4软件处理下获得患者的颞下颌关节解剖结构三维重建图像。医生可以多角度、多方位、直观地观察患者的颞下颌关节解剖结构;同时定位调整3D影像,能获得的测量标准,准确测量患者的关节间隙、关节窝高度以及髁突位置,进而为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在张斌等[11]的研究中,将其收治的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锥形束CT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情况,主要分析锥形束CT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在正畸治疗完成后,利用锥形束CT可发现患者颞下颌关节后、上间隙较治疗前增大明显,而治疗后的关节前间隙明显缩小,此外,在治疗后发现,患者关节弹响发生率、开口型异常率明显高于治疗后,双侧髁突动度明显更高于治疗后,提示在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锥形束CT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治疗疗效,并可通过锥形束CT观察到患者髁突位置的变化情况,以此判定患者的正畸效果,方便医师在患者矫正过程中更改治疗方案,对安氏Ⅱ类2分类的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数据。
锥形束CT是一种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CT检查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不同的CT检查均具有不同的扫描优势,其中二维CT从单一探测器的平行束递增到多探测器扇形束旋转扫描,而三维CT主要是从最早的单排螺旋CT转变成为多排的探测器扫描,同时能够给出8-16层多层数据的多层螺旋CT扫描影像,在近几年,我国临床上逐渐广泛应用面阵探测器的锥形束CT其
拥有特殊的几何结构,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数据采集时间短、射线利用效率高等优势。在锥形束CT检查中使用的面阵探测器技术在我国临床中相对成熟,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平板探测器与需要成的像有大小相同的尺寸,由于探测器系统不会导致几何失真,因此探测器的厚度相对更小,而由于平板探测器的读数装置与探测器是互相结合,因此使得锥形束CT检查具有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在临床实际的应用中,平板探测器CT密度分辨率较高,能够达到比传统CT检查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对CT系统的射线利用率明显更高,这就表示在患者采取锥形束CT检查期间能够降低患者检查接受剂量,检测速度明显更快,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又减轻了对患者身体可能造成的影响。另外,在锥形束CT计算技术中,能够利用GRT算法重建0.2mm像素点,散射线校正XSCA算法,降低射线散射效应,稳定牙齿硬组织的亮度值,能够为临床提供任一角度、位置的高清晰断层影像,避免了传统CT扫描检查中的曲面断层影像固有的重叠及变形等问题。
综上所述,在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正畸前后髁突位置变化中应用锥形束CT,能明确患者的关节间隙、髁突位置情况,不仅能为正畸治疗提供依据,还能准确监测正畸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