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凯 李兴波 吴思永
(1.屏山县人民医院,四川 屏山 645350;2.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4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类型,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部分患者围术期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增加治疗费用,明显增加患者治疗痛苦。目前有大量研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得出高血压、糖尿病是其高危因素[1-2]。
因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液黏稠,且极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增加血管动脉病变发生风险,在机体受到创伤后,会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3]。但目前并没有相关研究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与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以此肯定该研究的探索价值。现通过该项试验,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对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旨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0 月期间收治的113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患者合并症的不同分为四组,即A 组高血压组(n=27),B组糖尿病组(n=14),C 组高血压、糖尿病组(n=6),D 组非高血压、糖尿病组(n=66),四组基线资料并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四组患者基线资料(±SD)
表1 比较四组患者基线资料(±SD)
组别 男/女 年龄(岁) 血压(mmHg) 血糖(mmol·L-1)收缩压 舒张压 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A 组(n=27) 9/18 68.84±1.46 138.56±5.85 85.46±4.13 6.50±0.49 9.98±1.05 B 组(n=14) 5/9 69.15±1.18 140.12±6.13 86.10±4.21 6.48±0.51 10.13±1.08 C 组(n=6) 1/5 71.21±1.28 139.82±6.05 84.95±4.52 6.62±0.63 10.20±1.06 D 组(n=66) 31/35 70.52±1.35 139.50±6.10 85.86±4.38 6.70±0.65 10.15±1.05
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无相关的出血史及血栓性疾病史;(2)入组患者无凝血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及免疫缺陷疾病;(3)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4],均采用股骨近端旋髓内钉治疗;(4)患者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伴开放性骨折或病理性骨折;(2)伴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3)伴有脑血管意外史、血栓性疾病者。
四组患者围术期均由同一组手术、麻醉医师操作,围术期采用相同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措施,规范使用止血带,抬高下肢,减少下肢静脉回流障碍,鼓励患者肢体功能锻炼,术中术后补液,预防脱水,建议患者戒烟、戒酒、控制血糖、控制血脂;物理预防主要有肢体自主锻炼、足底静脉泵、间隙充气加压装置、梯度压力弹力袜等;药物预防为改变凝血功能,主要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Xa 因子拮抗剂、维生素K 拮抗剂等。
1.3.1 比较四组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显示静脉管腔内无回声,或存在低回声;病变静脉段血流信号减少,或无血流信号。
1.3.2 比较四组凝血指标
为了减少数据结果偏差,所有患者在早上8:00~10:00 点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低温离心机离心10 min,4000 rpm,离心后提取上层血清,置于-80℃冰箱内保存待检。采用XL1000E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武汉医捷迅安)检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1.3.3 比较两组生化指标
包括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栓素B2(TXB2);以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分别在术前1 d、术后24 h 采集静脉血后进行测定。
C 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3.33%明显高于A 组、B 组、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四组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n(%)]
C 组术前、术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A 组、B 组、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A、B 两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比较四组手术前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SD)
表3 比较四组手术前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SD)
注:与A 组、B 组、D 组比较,aP <0.05;与D 组比较,bP <0.05;与术前比较,cP <0.05。
组别 D-二聚体(ng·mL-1) 纤维蛋白原(g·L-1)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A 组(n=27) 3.18±0.41b 5.21±0.45bc 3.98±0.85b 4.85±0.86bc B 组(n=14) 3.20±0.43b 5.25±0.43bc 4.01±0.86b 4.88±0.87bc C 组(n=6) 5.51±0.56a 7.15±0.58ac 5.13±0.92a 7.13±0.95ac D 组(n=66) 2.15±0.38 3.10±0.40c 2.05±0.41 2.96±0.56c
C 组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A 组、B 组、D 组,血清VEGF、TXB2 水平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B 组血清水平与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比较四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VEGF、TXB2 水平水平(±SD)
表4 比较四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VEGF、TXB2 水平水平(±SD)
注:与A 组、B 组、D 组比较,aP <0.05;与D 组比较,bP <0.05;与术前比较,cP <0.05
组别 血红蛋白(g·L-1) 红细胞压积(%) VEGF(pg·mL-1) TXB2(pg·mL-1)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A 组(n=27)132.05±7.71b 117.41±4.56b 38.73±3.10b 34.01±2.06bc 395.56±35.48b 582.46±46.28b 198.85±24.20b 295.24±28.43bc B 组(n=14)131.52±7.68b 116.76±4.68bc 38.85±3.06b 33.52±2.08bc 401.52±36.82b 591.46±48.72b 200.52±25.68b 312.41±30.48bc C 组(n=6)121.45±7.51a 107.54±4.48ac 36.52±2.95a 31.43±2.18ac 498.85±38.12a 685.43±51.24a 295.53±35.81a 485.43±36.72ac D 组(n=66)138.52±8.46 121.36±5.18c 41.10±3.15 36.51±2.46c 245.52±41.25 310.27±49.52 165.25±19.35 215.25±21.46c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并发症,是指深静脉腔内血液异常凝结,血液流速缓慢、血液高凝及血管内皮受损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5]。一旦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若干预不及时,血栓脱落经血液循环诱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便于为临床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高血压、糖尿病均是高血脂、脑血管病变等病症的主要诱因,且这两项诱因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基础有共同基础。此时探讨高血压、糖尿病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显得极其重要。
本组研究,C 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3.33%明显高于A 组、B 组、D 组,其余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发现当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后,明显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但合并单一糖尿病或高血压,其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可能是因研究纳入样本量少、患者围术期合理控制血压、血糖,以及采用规范、合理的防治措施,使单一合并症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有所降低。但合并两种基础病症患者,两种疾病共同作用,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增加。
分析原因:长期高血糖状态会降低微血管前阻力,升高后阻力,使糖尿病微循环异常升高;血液流速缓慢、微循环瘀滞,会导致微血管血栓形成;同时病程越长,慢性高血糖会造成血浆脂蛋白糖基化,加强血小板活性,致血小板高粘附、高聚集,造成凝血、纤溶系统异常高凝,故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重塑、血流充盈是致高血压形成的决定性因素,高血压患者周围血管阻力持续升高,血流滞缓,血管压力增加,故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周文娟等[6]表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DVT 发生率为25.00%,术后糖尿病、高血压是下肢DVT 形成的危险因素。叶茂等[7]表明513 例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DVT 发生率为8.97%,糖尿病使其高危因素。因此糖尿病、高血压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临床需高度重视。
本组研究,C 组术前、术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VEGF、TXB2 水平均高于A 组、B 组、D 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A 组、B 组、D 组,A 组、B 组与D 组比较差异明显。结果发现当骨折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也明显下降。
可能是糖尿病患者普遍地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导致内源性相关凝血系统中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等含量升高,也会改变外源性凝血系统,造成血液高凝,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升高[8];同时合并高血压后,血液流速减慢,增加血液黏稠性,导致血液高凝,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此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身体素质差、机体抵抗力下降等,血液流速慢等,会相应降低机体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压积含量下降[9]。VEGF 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因子,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并能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血管新生;TXB2 具有促进血管收缩,介导血小板聚集,两者均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10]。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是反映机体凝血酶活性及继发性纤溶系统活性的特异性指标,通过监测患者围术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VEGF、TXB2 水平,可评价血液高凝,对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会增加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加剧机体高凝状态,可为临床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参考依据。但该研究尚有一定局限性,研究纳入样本量少,且导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较多,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等均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此时仍需临床展开大宗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剔除影响研究的相关因素,以期进一步论证高血压、糖尿病对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