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西省会南昌市沿昌铜高速公路驱车向西,不过半个小时,便进入了宜春市靖安县地界。
赵锡田看到包裹打开的是一颗人头,不免一惊,同样一惊的还有孔老一。孔老一怕军长收走老三,连忙又扎紧衣服,老三闪了闪便躲进黑不见人的地方。
“白云深处,靖安人家”。这座总面积1377平方公里的赣西北山区小县,按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目前常住人口仅12万余人。
人不多,史不浅。靖安地处吴头楚尾,春秋时属吴地,战国时越灭吴后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并越后属楚。据明刻本《郡县释名》记载,“靖安”在唐代以前本是里名,唐代因里名乡,因乡名镇;五代十国时期因镇名场,因场名县。自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始,建县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是教育思维模式的颠覆性变革,“关键是将教与学的重心真正地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上来,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1]。把这一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既涉及到教师的教学习惯,又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就教学本身的目的而言,这一理念也应运用于指导成人教育。我们这里提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不仅强调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更要明确指出,教育教学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地把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作为成人教育的中心任务。
在靖安,无论是行走在青山绿水、巨树老林之间,还是寻访于田野阡陌、农家民宿之中,我们都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方纯然宁静的山水秘境。
在这方秘境之内,满怀都是悠悠古意。靖安县高湖镇老虎墩遗址里,有着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商周时期、汉晋时期、明代中期等几个时期的堆积。水口乡李洲坳东周墓葬出土的人类遗骸,填补了我国南方体质人类学研究的空白,出土的纺织品改写了中国纺织织造史。贯穿靖安全境的北潦河上,分别始建于唐、明、清的蒲陂、乌石潭陂和香陂三座陂堰工程,是江南丘陵地区现存最完整的传统灌溉水利系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在这方秘境之内,满目都是浓浓绿意。亚热带湿润气候给靖安带来了充沛雨量,让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4.1%,成为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的“绿心”。
杨湾生产队总共237人,只活下来109人。10岁以下的孩子没几个活下来的。杆子让人把红薯地里没冲走的红薯拢起来,倒伏在地上的玉米也掰到生产队里。先紧小孩和妇女吃,余下的再分给青壮劳力。
在这方秘境之内,满心都是缕缕诗意。“横江舍轻楫,对面见青山。行尽车马尘,豁见水石寰。”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靖安留下的诗句。靖安曾诞生了明代尚书李叔正、“青天”况钟、《白香词谱》作者舒梦兰等诸多历史文化名人,刘慎虚、陆九渊、王阳明也都曾在这里游历挥毫。如今,这个山区小县仍然诗韵流淌、文脉绵延,乡乡镇镇有诗社,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诗词之乡”称号。
山水如画、人文厚重、诗风久远,如今的靖安,是江西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列2021年中国最美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