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2022-05-23 07:54
科教新报 2022年13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化学意识

德育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贯穿于中小学教学的全过程。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教育过于趋向功利,笔者认为,当前部分学校德育脱离生活实际,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该把传统中适应现状的积极部分加以阐述,培养学生良好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笔者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化学教学中成为一项重要的使命,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知识,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感化学生,让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好德育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在初三化学《绪言》中知道化学的发展历程分为古代化学、近代化学和现代化学,不同时代的化学发展为当时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古代化学中,火的发现和使用是人最终脱离猿的一个重要标志;指南针的发明,加强了国际之间的交流,促进了航海技术的飞速发展。近代化学中,德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伽德罗分子学说的确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使人类对物质的研究由宏观逐渐向微观过渡;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现代化学,纳米铜、单晶硅技术和玻璃钢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通过对化学发展史的学习,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热情,鼓励同学们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在化学领域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的发明运用比欧洲早10个世纪,火药的发明早5~6个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们祖先在化学工艺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金属铜、铁的冶炼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在近现代,侯德榜的制碱工艺和技术将制碱工业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最先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成功提取青蒿素,为人类抵抗疟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81年,我国是第一个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国家。

通过指导同学们对我国化学家先进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在我们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将环境保护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的教学中,虽然地球上的总水量非常丰富,但是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因此,我们提倡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为了减少因大量使用塑料薄膜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提倡改用纸袋或布袋代替塑料薄膜袋,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将环境保护意识灌输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要告知学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应急预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到酒精灯加热,燃着的酒精灯不小心碰倒就会导致失火,我们要在实验之前告知学生应急处置措施,以免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在《燃烧与灭火》的教学中,我们要告知学生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在家炒菜油锅着火时,可以直接用锅盖盖灭,并建议在家配备一些必要的灭火设备。如果遇到火灾时,我们可以用毛巾捂住口鼻,順着墙角匍匐前进,迅速离开现场,不能乘坐电梯。

初中化学教学过程是实施德育教育的良好阵地,在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坚强的意志,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C759AA93-A9BC-4F4A-980C-ECFA7C5BF860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化学意识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消防意识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