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工巧匠”源于劳动教育落地落实

2022-05-23 16:46游晓畅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工匠劳动育人

树德、增智、健体、育美,都需要通过劳动教育来支撑,坚持“劳动育人”导向,才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大任提供人力保障。劳动教育,从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习惯等方面,帮助大学生获得劳动素养,让大学生不仅爱劳动,更要会劳动,懂得劳动的意义,让大学生能够结合所学专业,有尊严、有教养地生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能工巧匠”,要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需要各行各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来支撑。“质量之魂,源于匠心”。弘扬劳模精神、传承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要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社会风尚。对于大学生而言,更要从精益求精的劳动实践中,炼造自我的“匠心”,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如何打造“能工巧匠”?唯有全面落实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来实现“五育并举”目标。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职业岗位越来越专业化,劳动教育应该如何落地?加强课堂教育与学科专业实训实践的融合,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力和劳动素养,发挥劳动教育在培养优秀人才中的综合育人作用,让大学生能够端正劳动观,积极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为国家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一、“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的耦合分析

(一)勞动教育是“工匠精神”的外化表现

“工匠精神”是劳动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内核,“工匠精神”,蕴藏着“能工巧匠”的现实价值,将“尚巧”与“求精”作为劳动的标准和态度,倡导劳动者要专注、要敬业、要踏实、要求新、要创新等等。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劳动者,更要践行“工匠精神”,立足职业岗位,勤勉努力奋斗,用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来成就自我,服务社会。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素养包括劳动观、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习惯等。劳动观的培养,从认识劳动的意义入手。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作为人生的信条,让大学生从劳动中获得优秀的品格,炼化成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劳动知识,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劳动课程的开设,让大学生懂得劳动的方法,明晰劳动的价值。学习劳动理论,增强大学生的劳动技能,从劳动实践活动、劳动竞赛中,提升大学生的劳动品质。劳动能力,包括劳动技能和劳动创造。精湛的劳动技能,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劳动技能逐渐形成劳动能力。劳动本身具有多样性,有简单的劳动,也有复杂的劳动,有重复的劳动,也有创造的劳动。利用劳动实践来增强大学生的劳动创造力。劳动习惯,有劳动意识和劳动行为两方面。劳动意识,具有精神性,反映了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体认和觉醒。劳动行为具有实践性,从劳动实践中,让大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劳动品格。

(二)“工匠精神”是劳动教育的灵魂

“工匠精神”是一种价值观,倡导通过劳动实践,让大学生从中感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内涵来看,“工匠精神”有两大方面。一是质量标准。“工匠精神”,需要将质量意识贯穿于劳动全过程,大学生在劳动中,要树立质量意识,用质量标准来衡量劳动成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劳动成果的品质。二是精神追求。“工匠精神”是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职业信念,通过专注、专业、敬业、用心,来践行“止于至善”的职业操守。可见,“工匠精神”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指导,“工匠精神”,让大学生能够从极致求精、专注持恒、尽善尽美中获得优秀的本领。劳动教育通过劳动课程,帮助学生从劳动实践中学习“劳模精神”、炼造“工匠精神”。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注重大学生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创新能力。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落实强国战略,必须要提升人才综合竞争力。“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彰显人才竞争优势,促进实干兴邦大业稳步展开。

二、高校劳动教育实施中的共性问题

在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主要体现在劳动课程设计、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如下。

(一)劳动课程设计碎片化,缺乏系统性

很多高校在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上,形式单一,内容碎片化,缺乏学科专业特色。如在日常劳动方面,以个人内务整理为主,叠床单、清洗衣物,打扫宿舍卫生,以及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劳动教育与学科、专业衔接不紧密,在实训环节,主要体现在设施设备检测、维修维护,实验样品制作。在校外实践活动中,以关爱特殊人群为主,如走访敬老院,关爱特殊儿童,维护公共秩序,参加大型社会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这些劳动教育内容,并未真正体现学科职业性特点,特别是日常劳动、服务性劳动、志愿者劳动,各院校重视度不一,学生对劳动课程学习热情不够,制约了劳动教育价值。同样,在很多院校,劳动课程缺乏特色。劳动教育实践性不足,科学性有待提升。如一些经济、科技类专业,多以知识讲授为主,忽视学科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或者以相关领域主题讨论为主,未能将劳动育人与课程深度结合,忽视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的培养。另外,在劳动课程设计上,缺乏层级递进性。劳动内容、劳动方式陈旧,劳动教育目标与“工匠精神”脱节。很多高校,在劳动课程内容上,未能考虑课程实用性、实习、实训难度,内容单一,缺乏挑战性,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劳动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劳动教育实践浅层化,缺乏内生性

劳动教育,在课程实践环节,缺乏与课程思政的衔接。一些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强调“五育并举”,但在执行中,又难以将劳动教育与思政育人融合起来。教师缺乏应有的劳动素养,劳动教育思政元素挖掘不足,思政主题劳动课程不显著。同样,学生缺乏应有的劳动认知力。劳动教育,要关注大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情感的培养。很多高校缺乏对劳动课程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在实践环节,单纯以观光、考察为主,学生缺乏亲自动手的真正体验劳动,学生未能从劳动中获得情感浸润。比如,以社科类专业校企实训为例,课时安排少、走访企业、了解生产环节、加上食宿行程等,真正能够学习、实践的时间更短。一些高校对学生参观科研基地重视不足,学生往往是“走马观花式”地参观,并未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训项目连通起来,导致实践性不强。另外,一些高校组织的校外实践活动,多以“实习报告”为主要成果,学生并未真正走进劳动现场,劳动与教育分离,降低了劳动课程实效。

(三)劳动评价简化,缺乏激励性

在劳动教育评价方面,一些高校通过“项目化”方式,来考评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实际成效。如在日常劳动中,以“优秀宿舍评选”活动为主,对学生宿舍卫生工作进行评价。对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也往往以“分值”形式来评定,将学生的劳动实践得分,纳入到学分体系,如组织学生参加特定类别的执业资格证书(如学驾照),自主寻找实习单位(单位提供盖章的实习报告)。这些评价方式,缺乏针对性、客观性、过程性、激励性,导致劳动教育考核薄弱,效果不理想。

三、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推进的发展建议

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大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建设,以劳动素养为核心,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高校劳动教育,要厘清职业教育与劳动素养之间的天然关系,要坚持“劳动育人”导向,将劳动教育内化于学科实践体系中,多措并举,推进劳动教育全面落实。

(一)确立劳动育人导向,科学统筹劳动教育工作

高校要紧紧围绕“以劳树德、以劳促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树立“以劳育人”目标,将劳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转变观念,贯彻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方面,将劳动教育纳入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任务中,构建劳动教育课程群,分步、分段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全面展开。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表率,提升教师劳动素养,围绕各个学科课程,完善课程教育与劳动教育互融互促体系。如加强校内外资源整合,引入校企协同共育模式,组织大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唤醒大学生劳动幸福感。高校要出台劳动教育制度、规范,协同后勤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部门,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进行评价。积极拓宽校外劳动实践平台,为大學生设计各种类型的劳动实践课程。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全链条。明确学科专业认证核心地位,将劳动教育与育人目标统合起来。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以通过“必修课”方式,让学生体会劳动、感受劳动最光荣。同时,注重与学科专业教育的衔接,建议制定“劳动教育指导手册”,涵盖学生所学专业课程。如理工类、人文社科类、农林类、艺体类劳动指导手册,丰富劳动纪实案例,从劳动专题讲座、劳动课程研习、劳动主题演讲、劳动实践技能学习、劳动活动记录等方面,让劳动教育落地。

(二)注重项目引领,提升劳动育人实效

高校在劳动育人实施中,要重视“项目”引领,聚焦大学生劳动教育难点,加强劳动课程建设,拓展劳动实践项目活动,提升劳动育人针对性。建议各院校成立“劳动教育”专门研究课题,结合校情、学情,完善劳动育人课程体系,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如编写“劳动通识教育”教材,将劳动讲座、劳动实践、劳模榜样等内容串联起来,打造“专业+劳动”特色育人模式。劳动教育,实质上是指导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在劳动中做到“知行合一”。劳动,有多种形式,不同学科,除共通性劳动课程外,还要增加生产性劳动、创造性劳动课程。建议高校结合专业优势,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遴选和合作,多途径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如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满足不同学科大学生劳动需求。同时,要打造体现学科专业特色的劳动实践活动。如农林院校,通过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农科教合作基地、各基层乡镇展开农林类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乡村,走进田间地头,从劳动中收获实用技能,培植劳动观念。深挖校企协作途径,依托校企联建基地,凸显学科素养与劳动素养的融合,打造劳动教育品牌,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养。

(三)倡导学用结合,从劳动教育中成才

高校劳动教育,在形式上要多样,要追求创新。劳动与思政的融合、劳动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劳动与社会服务的融合、劳动与校园文化的融合等等。从劳动育人中,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大学生的爱岗敬业意识。劳动教育,要拓深产教融合,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和内容,如“通用技术课程+职业体验”,“劳动技术课程+岗位实践”,找准劳动教育切入点,培养大学生的劳动品格。重视“学用结合”,鼓励大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从劳动体验中培养良好劳动习惯。劳动本身建立在体力活动基础上,从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劳动中,让大学生感受劳动的苦、体会劳动成果的甜,养成劳动自觉。统筹好校内与校外劳动实践资源,注重课堂讲授与课下实践相衔接,从劳动助教、劳动助管、劳动助研中,鼓励大学生多参与实训、实践,尤其是在一线岗位,从劳动中掌握技能。重视劳动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结合学生个性,为学生搭建走向社会的创新创业平台,让学生从劳动中创造性解决问题。

四、结语

高校劳动教育要从课程设计、活动组织、保障机制、劳动素养评价等方面,成立劳动教育专管专研机构,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劳动教育督导评价体系,贴近大学生、贴近学科专业实际、贴近思政教育需求,让大学生从劳动中练就“能工巧匠”。

(游晓畅,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制造工艺。)

猜你喜欢
工匠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90后大工匠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热爱劳动